業內人揭潛規則:供貨商補損 大超市不怕偷 “10余人團伙定點偷盜昆明家樂福4年” 追蹤報道
昨天,《10余人團伙定點偷盜昆明家樂福4年》報道見報后,引發強烈反響,百余名讀者打進熱線訴說超市盜竊見聞,稱超市被盜已是一個普遍的“行業現狀”,紛紛指責“超市大盜實在太囂張”。
昨天,重案組對昆明部分大、小型超市進行暗訪,發現“頻繁丟貨”現象在任何一個超市中均有存在。不同的是,小超市自負盈虧,大型超市則由供貨商來分擔部分損失。
測試 大小超市報警器都會失靈 暗訪發現,不論大小超市,都在說報警器不靈,事實果真如此嗎?帶著這個疑問,記者在某大型超市用店內部分商品做了“警報測試”,測試過程由該超市防損部人員監督。
最先拿一條未付錢的“士力架”進行測試。這條“士力架”未付賬,在通過出口報警器時,報警器并未報警。將“士力架”在報警器處晃動,報警器仍舊沒有反應。
隨后,我們又拿了“彩虹糖”等袋裝小食品重復測試,得到的結果仍是“不報警”。
超市員工建議拿貼了“電子防盜標簽”的口香糖試試。“益達口香糖”瓶身條碼處貼了一張帶條碼的紙條。防損員說:“這是超市為防盜,專門貼的防盜電子標簽。這種標簽如果不經收銀臺消磁,會直接觸發門口報警器報警。”
果不其然,貼有“防盜電子標簽”的商品未經收銀臺消磁,在出口處都會觸發報警器,可這種紙標簽都能被輕易揭下。
揭秘 “補損”規則太坑供貨商 一名不具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一些大型超市,每天的損耗只要控制在幾萬元內,都可忽略不計。除此之外,丟失、損壞的一些商品,超市還會要求供貨商"補損"。”
該業內人士描述,超市在運營過程中出現的變質、被盜竊等損耗在供貨商進場時已算在各種費用中了�?梢恍┐笮统袕妱莸眠^分,在經營過程中還會伸手向供貨商要求補損。
代理商張先生在昆明各大超市均有貨柜,他表示:“商品進超市主要費用有進場費、端頭費、堆垛費、DM 費(宣傳廣告費)、年節費、店慶費、年底返利、賬期(提前結賬費)、毛利補償費、生鮮產品還有補損費等。”
“我的東西放到超市里賣,交了各種費用,可一旦丟貨,供貨商要共同承擔責任,這是說不過去的。如果硬是不給,超市也不強行要,但你的貨品以后要想有一個好位置就難了,甚至有可能面臨下架的危險。”張先生說。
“這種"潛規則"讓供貨商壓力很大,貨物被盜就意味著要補損,有時一些實力不濟的商家每年補損就要貼進去好幾十萬,這對供貨商來說非常不公平。”張先生說。
�。ɡッ餍畔⒏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