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制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后果自負!)
近日,高鑫零售發布年中業績報告,旗下法資品牌歐尚上半年在中國未開一家門店。不僅如此,全球三大零售巨頭沃爾瑪、家樂福和樂購此前也傳出了將要調整在華戰略甚至被收購的消息。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外資零售巨頭在華發展遭遇困境主要是受我國宏觀經濟和市場競爭環境的影響。今年以來,國內零售企業普遍業績下滑,這導致了外資巨頭放慢了在華發展的步伐,持以觀望的態度審視國內市場。
首先,人工、租金成本的大幅上漲,是零售巨頭們無法避免的痛。2011年,連鎖零售企業人工成本上漲26%,租金成本上漲10%,成本上升壓榨零售企業利潤將無法避免。外資巨頭在2005年前后加快在華擴張步伐,以大賣場形式一路高歌,實現在華市場的領先地位。但前期瘋狂的擴張也是導致其當前業績困境的重要原因,人工、租金的上漲將大大壓榨了核心商區大賣場的毛利空間。
其次,來自電商、社區超市等多業態的競爭,也是導致外資零售巨頭們在華業績下滑的重要因素。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賣場郊區化、消費者需求便利化,核心商區大賣場逐漸不受消費者的歡迎,而外資巨頭卻以大賣場經營為主。另外,電商的沖擊,也對零售巨頭業績造成一定的影響,特別是服裝、家電等領域,電商引流作用非常明顯。
最后,同業態國內超市巨頭的崛起,也與外資零售巨頭形成激烈的競爭。國內發展勢頭良好的超市巨頭如華潤、永輝超市不斷加速全國擴張步伐,地盤的搶占加劇了三巨頭與國內超市的競爭,導致了其在我國市場份額和業績的下滑。國內超市經過多年的發展,在資金、經營管理能力、管理理念等方面逐漸成熟,使得外資巨頭的優勢逐漸喪失,其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無法避免。
前瞻網指出,短期內,國內經濟增速持續下滑,市場競爭環境漸趨激烈將無法改變,外資零售巨頭應該從加強自身經營管理能力,調整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以適應中國市場。加強供應鏈管理能力和物流配送能力以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同時不斷的開拓多種零售業態以適應中國市場,如社區超市、標準超市、電子商務等。
前瞻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零售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提到,我國已形成內資區域割據,外資全國布局的超市市場競爭格局。外資巨頭依托雄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管理理念、高效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和政策的傾斜快速地占領了我國零售市場。但隨著國內超市的崛起和政策紅利的退出,我國將形成內外資超市全國爭霸的局面。
資料來源:前瞻網《2013-2017年 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百度報告名稱可看報告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