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寺院香火還算不錯,在當地一帶還有點名氣。這一天,寺院來了一個小伙子,請求住持讓他出家為僧,干什么都行。于是,住持為他舉行了剃度儀式,并安排他去撞鐘。
小和尚開心的領命。剛開始幾天,感覺還挺新鮮挺好玩;可是,時間一長,他便覺得撞鐘的工作太簡單、太枯燥無味了。于是,他就真正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
這樣又過了幾個月,住持突然宣布要將他調到后院去劈柴擔水,并嚴厲的指責小和尚“不能勝任撞鐘之職”。
小和尚很是納悶:“住持方丈,難道我撞的鐘不準時?或是不夠洪亮”?住持告訴他:“你撞的鐘非常準時,也很響亮,但鐘聲空乏、疲軟,沒有一點穿透力和感召力;因為你心中沒有理解撞鐘的意義。鐘聲不僅是寺里作息的準繩,更為重要的是喚醒沉迷眾生。因此,鐘聲不僅要洪亮,還要圓潤、深厚、深沉、悠遠。一個人心中無鐘,即是無佛;如果不虔誠,又怎么能擔任撞鐘之職?”
由這個故事來看看我們的職場,員工頻頻跳槽或被革職或被解雇,真是他們不能勝任工作嗎?我們該如何減少類似問題的發生呢?首先,一定要抓好員工培訓。從小和尚進得寺院的第一天起,告訴他撞鐘的要領及意義;在小和尚撞鐘的過程中,及時指出他所存在的問題。一個新員工入職,
首先一定要接受公司的入職培訓,要讓新員工了解公司的基本情況、生產的產品、社會地位、公司的發展目標及愿景;在職責培訓上,要讓他清楚的了解:自己是負責什么工作的?我對誰負責?誰又對我負責?我的工作目的和意義在哪兒?只有經過這樣的崗前培訓,新員工才能了解公司,了解自己即將擔任的職責,從而掌握好工作標準,給自己設定好職業生涯規劃,進行“修行”。之后,還要為他們的晉升提供培訓,讓他們的能力適應發展和新崗位的需求,在公司得到不斷的成長,找到歸屬感。
其次,直接領導者要當好教練員的角色。從表象看,小和尚沒有把鐘撞好,而被調去擔任劈柴擔水之職,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小和尚沒能將鐘撞好,難道寺院或者寺院的領導者就沒有任何責任了嗎?在這個事件中,住持就缺少了“教練員”的心態,發現問題沒有對小和尚進行敲鐘的技術指引和心態引導。現代職場中,許多企業的領導人都明白“教練”的角色。而作為一個“教練員”,不僅要給學員傳授基本的職業技能、指導一下專業技巧,更主要的是要把握好員工的心理活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之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心態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目標”,具有良好心態的員工才能在崗位上做出成績。
最后,管理者要積極營造并發揮好集體的傳幫帶或是團結協作的精神。從三五人的小部門,到成千上萬人的集團公司,和諧的團隊精神是成功的基礎。培養和營造和諧的團隊氛圍及團隊合作精神,是每個部門主管及經理人的份內職責,只有建立好了良好的團隊精神,營造好了良好的團隊氛圍,這個團隊才能發揮巨大的潛能作用,才能無堅不摧。剛進廟的小和尚,不能勝任撞鐘之職,從某一個角度來說,也是情理之中,如果在小和尚撞鐘的那幾個月里,能夠有師叔、師兄之類的來教導一下或是提出良好的建議,小和尚一定會盡快掌握敲鐘的要領,在這個團隊中得到成長。
總之,要讓小和尚避免出現“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現象,并能夠得到成長的空間,除了需要必要的培訓、管理者的引導,還需要團隊其他人的協作;而一個團隊如能做到這些,又何怕留不住必須的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