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19 中國日報房產(記者 朱盈潔 陳永鋒)
7月18日,中國首家兒童職業體驗投資運營商融道中國執行總裁鄭展做客中國日報網《高峰訪談》欄目,鄭展表示,近幾年隨著房地產的調控政策的緊縮,社會資源和投資商業的這一塊越來越熱,商業地產可謂遍地開花,未來激烈的同質化競爭的態勢也可想而知,有關資料顯示是中國的購物中心現在每年以300家的速度在增長,2015年預計可能達到4000家,可以想到未來商業地產同質化競爭是特別嚴重。
因此,鄭展對中國日報網記者表示,“中國特色就是獨生子女這個政策造成的中國特色家庭結構的形成,在第四波嬰兒浪潮的帶動、電子商務的沖擊,加上體驗消費也逐漸成為主流,兒童消費能力不斷增強,這一切讓體驗式兒童商業也成為炙手可熱的一個新的藍海,然后很多投資商也將職業體驗館放到核心位置,在商業同質化的異常嚴峻的明天,兒童主題商業會給商業地產帶來新的契機。”
以下是訪談實錄:
中國日報網: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高峰訪談》欄目非常榮幸的請到了中國首家兒童職業體驗投資運營商融道中國執行總裁鄭展, 近幾年隨著房地產的調控政策的緊縮,社會資源和投資商業的這一塊越來越熱,商業地產可謂遍地開花,未來激烈的同質化競爭的態勢也可想而知,而且第四波嬰兒浪潮的帶動、電子商務的沖擊,中國特色就是獨生子女這個政策造成的中國特色家庭結構的形成,加上體驗消費也逐漸成為主流,兒童消費能力不斷增強,這一切讓體驗式兒童商業也成為炙手可熱的一個新的藍海,然后很多投資商也將職業體驗館放到核心位置,兒童商業主題商業的魅力在哪里呢?在商業同質化的異常嚴峻的明天,就是兒童主題商業會不會給商業地產帶來怎樣的契機?今天我們請融道中國執行總裁鄭展先生來給我們分享一下他在這方面的經驗和思索,鄭總先跟網友打個招呼。
鄭展:各位房地產界的朋友們,網友們大家好,我是融道中國的鄭展,今天很榮幸做客中國日報網房地產頻道,也就兒童在中國發展包括給商業地產的一些帶動,包括對中國兒童教育的一些帶動,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中國日報網:可能很多人對咱們這個公司或者對您也不太了解,您先簡要的介紹一下您自己,然后再介紹一下咱們公司。
鄭展:鄭展這個名字也是很簡單,鄭是我做人的標準,展是我做事的追求,我一直這么介紹,然后我們這個企業成立于2004年,應該是從2007年開始涉足到整個的兒童職業體驗館這個行業當中。
截止到目前來說,整個中國的兒童職業體驗館目前來講應該是79家,這79家當中我們已經占到了20家,也就是占到了將近三成的一個市場份額,這目前我們在中國的一個市場發展,目前我們體驗館應該說是從北京到廣州、南京、石家莊、昆明等等一系列的城市都有我們的項目,應該說從這個行業還沒有發展,到誕生,到萌芽我們就在這個行業開始研究。
中國日報網:首先匯集到這里。
鄭展:對,所以我們自己本身定位就是中國兒童職業體驗首家兒童職業體驗的投資運營增值的一個機構,應該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這個行業5年的時間了,也是跟著這個行業從0開始起步到現在,應該說從整個的場館的數量來講,場館的運營品質來講,包括每年的體驗人數來講,都應該是目前是中國第一。
我們去年測算了一下,來我們這些體驗館的整個的人流量,我們測算了一下,去年應該是一百萬人次,這是一個非常夸張的一個數字。
中國日報網:那咱們目前有什么新的項目要推出嗎?
鄭展:其實今年推出的項目蠻多的,比方說鳥巢項目就是今年我們4月份,4月27號重新推出的。
中國日報網:北京的鳥巢。
鄭展:對,正式開業,然后包括烏魯木齊的店,應該也是在近期,同時江西九江、長春、廣州、淄博等地的店今年都陸陸續續開業,包括今年下半年其實我們還會在北京再會布局一個店,最近也在選址,包括整個的商業的規劃。
中國日報網:我剛才其實了解一下咱們,就是奧林匹克鳥巢體驗中心是一個品牌,I Do夢想城,這兩大品牌是咱們公司的兩個主打?
鄭展:主要的品牌,奧林匹克鳥巢這個項目有點特殊,首先這個名稱我們是跟國際奧組委申請的,也就是中國也沒有權使用的,就是得到了國際奧組委的一個支持,目前來講只做了鳥巢里邊,然后總共是兩萬多平方,應該說目前來講從單體面積上是全國最大的,包括從整個的體驗的定位上來講也是很獨特的,整個很多這種奧運的元素體育體驗的部分融入在其中,這個作為整個的職業體驗或者社會體驗這個行業來講,他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跟創新,比方說我們在里邊,今年的8月8號在下個月的時候,我們將會來舉辦一屆兒童的模擬的奧運會的開閉幕式,這也是這個項目奧林匹克鳥巢中體驗中心這個項目非常盛大的一個活動,屆時將把整個模擬奧運會的開場閉場開幕閉幕,然后包括運動員的選拔,奧組委的一些工作,奧運的禮儀等等的全部的全面的展現在這個項目當中。
I Do夢想城應該說是我們的一個叫做精品項目或者精品的品牌,目前來講主要在三線城市為主,體量相對較小,我們會定位在三千坪到六千坪,一般不超過六千坪,那這么一個體量的定位基本上會,我們叫做中小城市為主,或者中小經濟較好的城市為主,這是我們的一個定位,這是一個精品品牌。
中國日報網:另外咱們還有一個成長灣兒童社會體驗公園,跟前面這兩個品牌是有交叉還是說不同的三個?
鄭展:我們其實是這樣的,我們從整個中國的,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市場比較特殊,他分一線、二線、三線、四線,而且南北方的整個市場差異。
中國日報網:發展也有差異。
鄭展:對,這些差異其實從地上的差異,其實從整個的中國尤其是消費者的需求的差異也是非常之大的,從文化的差異從對對教育的一些需求的差異,差異很大,那成長灣也就是我們去年成立的一個新的品牌,為什么成立這個新的品牌,其實我們是去年做了一系列大量的一些調研研究性的工作,首先第一個兒童節中國進入的時間較短,但他也進入了一個同質化的階段,大家從最開始的模仿。
中國日報網:很多市場上可能創新的還少,但模仿是能力挺強的。
鄭展:對,其實這個行業很多行業進入中國可能最開始都是這么一個一哄而上,沒有太多創新,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希望一個創新的項目和創新的品牌,從整個的市場的我們叫消費者的研究角度來講,我們去年發現我們假設如果創立一個什么樣的新品牌,中國更能接受,尤其是中國的消費者孩子們接受,那我們去年做了一個叫做中國家長跟兒童主流價值觀的一個調研,跟我們這個產品和項目連接最多的是表示說我們調研發現整個中國的孩子他未來的從生活方式上,從他的學習從他的興趣包括購物跟消費的方式上,都趨于或者是比較向往那種美國范,美國狀態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其實這個成長灣定位的就是一個美國范的兒童職業體驗館,當然從形象上雖然有那么一個定義,但是從整個我們叫做體驗模式上,體驗流程上,包括商業模式上都有非常大的顛覆跟創新,跟目前的體驗館來講。
中國日報網:介紹一下咱們的創新點跟亮點在哪里,我也很好奇。
鄭展:首先他是一個美國范的兒童職業體驗館,你進到整個成長灣里面去之后,就像進了美國城一樣的,從整個的職業的設置從場景的設置都有很大的不同,現在所有體驗館都在玩我們叫做虛擬環境或虛擬職業,而成長灣其實他又有不同,首先我們叫在里邊體驗的是虛擬的環境虛擬的職業,加上虛擬的主題文化,加上虛擬的社會事件,我們構成了一個全方位非常逼真的一種美國范的一個社會的這么一個職業。
中國日報網:他這個虛擬的社會事件是咱們根據每天不同的就是每天都有不同的還是說比如說這一周就從這個事件。
鄭展:他是這樣的,其實大家俗稱的就是所謂的職業聯動,職業聯動就是這發生火災了,發生火災了之后有人報警,然后消防員出警去救火,然后警察去封鎖現場,電視臺的人去報道發生什么樣的事情,然后最后醫生抬著擔架去救人,最后警察局抓縱火犯,最后把他判刑送到法院,最后送到監獄,這個事我們叫做這是一個職業聯動,但是這個都是一種我們叫做社會任務的一個體現,他其實讓人感覺就是連接社會更真實的一些事件。
比方說我們說的事件就是假設我們在那邊做一場兒童運動會,那我們在那邊做一場兒童廟會,我們甚至是模擬一些高考等等一系列的這樣的事情,也就說他既是一個社會事件,我們把社會事件融入到體驗館當中去,讓家長或者讓小孩子體驗更真實的社會,真實的社會其實不只是簡單的要每天循規蹈矩的事情,他一定是社會事件,甚至發生了地震,發生地震之后大家如何去救援,如何去應急避險,從那個當中會學到哪些東西,甚至是讓小孩子去做一些所謂的心理輔導,我們心理的一些干預,我們把真實的社會事件或現有社會上發生哪些所謂的事件放到體驗當中去,讓他形成更逼真的一種效果,小孩子去體驗,那從整個商業的規劃來講,他的變化也就很多,第一個他的面積相對要大一些,我們基本上其實就是六千平米起,一般是六千到兩萬方為止。
從整個商業的角度來講,他其實有60%是職業體驗,另外的40%是商業,我們這個項目就是把商業的面積加的很大,為什么加的很大呢,其實目前來講全國體驗館從營收上來講,現階段還較單一,主要是以門票為主,可能有些場館開的時間較長,占七成或八成,由于新開的是九成,就是他整個衍生的業務收益很小,再加上本身體驗館能帶來這么大的人流,那這些人流其實你沒有把他價值最大化,也就是這些人流他除了陪護式的這種體驗,沒有產生太大價值,就是多設立一些商業項目在里邊,簡單來講是這個。
中國日報網:比如說咱們這塊是打算畢竟要引入一些商業這一塊,會引入一些什么樣的品牌或者合作的商家呢?我知道我也參加過,就是帶孩子去過其他那種體驗館,參加實際上里面的商家確實挺小的,可能就餐飲的會多一點,其他的好像確實挺少的,咱們這塊加在商業這一塊就是出于什么考慮,另外比如說在引入商家這一塊有些什么樣的劃分或者是規劃?
鄭展:其實現有的體驗館他的商業是不能滿足現有的尤其是小孩子的家長的消費需求的,比如說就拿一個吃飯來講,現在的體驗館大部分給到都是快餐盒飯,我們都知道我們其實這些家長都是相對中高層來消費的群體,都是開著車,每個小寶寶都是非常金貴的,他們吃盒飯其實也不能滿足,本身體驗館的定位是相對高端的一個成長教育游樂的一個場所,所以說你給他吃盒飯,包括吃一些烤的香腸,這些都不能滿足,就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首先會有餐廳,把這種主題餐廳文化餐廳包括營養餐的概念全部引入到其中,這樣能夠滿足大家就餐的一個需求。
其實從整個的其他的層面消費來講,我們可能會加大整個的叫做教育的項目會多一些,其實說到這部分,也是我們考慮主要是考慮一個商業聯動的問題,因為體驗館其實跟這種我們叫做輔導教育藝術教育表現英語教育這樣的機構我們互動會非常多,他們經常會到我們的場館來辦各種各樣的活動,甚至對我們做一些贊助,做活動,夏令營、冬令營等等一些東西,因為體驗館本身不是一個純游樂的場所,他是一個教育加游樂這么一個。
中國日報網:寓教于樂。
鄭展:是寓教于樂這么一個場所,所以他們其實對我們的場地包括一些活動包括人流都是有需求的,也就是他日常搞這種商業聯動非常多,這時候我們其實可以跟他很好的結合,我們會進入教育類的項目會比較多一些,其他的部分可能考慮家長的部分會多一些,因為現在體驗館家長都是。
中國日報網:肯定都有家長陪護,要不不放心。
鄭展:這種陪護式的消費體驗,其實家長是無事可干的一個狀態,我們就想其實閑著不如做一些其他方面的一些消費,比方說咖啡館,比方說偏年輕一點的女性家長一些美容。
中國日報網:商業或者是品牌。
鄭展:包括親子類的消費項目,甚至是包括一些純的百貨,會放進去。
中國日報網:因為我是把孩子放進去您肯定不能陪著他玩,你在外面的時候可能要稍微逛一下,其他的也是可以,或者約朋友一塊聊聊什么的。
鄭展:對,也就是在這個層面會把家長的項目放在其中,其他的可能就是一些我們叫做周邊類的比方說商店,比方說水吧,包括一些其他的有特色類的項目設置的比較多。
中國日報網:偏休閑類的嗎還是什么?
鄭展:有一部分是文化類的,有一部分是休閑類的,基本上相當于跟體驗館或者講職業體驗項目業態關聯較緊密的,會放在其中去,通過我們的人流通過我們的特殊的商業模式帶動周邊的這種商業的帶動。
中國日報網:我很想知道咱們成長灣這個項目現在已經有實體館在做是嗎?
鄭展:目前為止應該會有4家到6家會開出來。
中國日報網:同時會開出來。
鄭展:對,因為主要集中在今年的下半年到年底的時間。
中國日報網:會分在哪些城市或者布局怎么樣?
鄭展:北京會有一家,長春像等等其他的幾個城市,我現在不太方便透露更多。
中國日報網:北京這一塊比如說在哪個地方方便透露呢?
鄭展:北京這個項目其實我們一直在看場地,或者說在接洽,深度接洽有幾家了,我們其實現在目前來講深度接洽的有4家,但是還沒有最終定,所以現在也是一個不方便透露的。
中國日報網:想問一下,如果方便的話我也可以去瞧瞧,因為北京挺大的,東西南北你會布局在哪個方位?
鄭展:其實說實話,北京這樣的市場布局在哪里都沒問題,他的消費他的人流包括整個商業的環境都是問題不大的,我們主要是看競爭的一個情況,因為現在比方說現在北京已經有4家了,當然這4家遠遠不能滿足了,我們自己測算整個北京未來可能會八家左右問題不大,也就是起碼還有四家的增量,所以我覺得其實東西南北都可以。
中國日報網:你們這個比如說定于寶寶的兒童體驗的,那個歲數大概是在多大?我知道其他家他會有對孩子的限定多大到多大之間有個限定。
鄭展:其實體驗館用戶群體還蠻寬泛一些,是3到14歲為主,我們認為核心的群體是以3到12歲為主,在這邊的劃分就是3到6、7到9、10到12,13、14,就這四個年齡段,這四個年齡段其實他是。
中國日報網:給他不同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關注點是不一樣的。
鄭展:對,所以說我們在整段的我們的體驗店或者職業的選擇上也會不一樣,比如說哪些年齡跨度更大的都可以玩,哪些針對年齡偏小一點的,哪些針對年齡偏大一點的,男孩比例多一些,女孩比例多一些都會有考慮,商業規劃上有這樣的考慮。
中國日報網:你們未來我看是不是成長灣這個兒童體驗公園是咱們主打的業務,是未來打算主打推這個項目是嗎?
鄭展:對,未來我們可能其實主打的成長灣跟I DO這兩個品牌,成長灣其實我們可能在三年左右的時間我們會把中國主要的一線城市跟主要的二線城市全部都完成,這是我們的一個方向,因為從現在情況來講,其實整個體驗館行業進入了一個同質化教研中的一個狀態,也就是說創新力不足,這是現在的一個現狀,當然這也是給我們留有了也算是一個機遇,也是這么一個空間,我們也希望把成長灣這個模式在行業內好好的推廣,我們不擔心競爭我們也歡迎競爭,甚至我們歡迎大家有不同的創新,來共同把這個行業一起來推動起來。
中國日報網:二線城市我覺得你剛才提的二線城市,就有沒有一個優先選擇的區域或者是城市,因為除了北上廣那幾個城市,二線城市相對的面來說我覺得也不小,還有號稱是1.5級的城市。
鄭展:其實我們比較關注的城市比如像是西南片區的重慶跟成都,覺得很關注,然后比如說像偏北邊一些的像哈爾濱,包括長春現在我們已經確定了,包括像吉林,我們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想法,而且最近都在有一些物業做接洽,比方說像太原、西安這樣的城市我們都很感興趣,偏南部一些的我覺得基本上都還不錯,哪怕是偏三線一點,像寧波這樣的城市我們都很關注,因為他的整個他是一個計劃,經濟各個方面都還不錯。
中國日報網:咱們對選址這塊,有什么具體的要求,比如說側重于大型的購物中心這一塊,有沒有?
鄭展:成長灣他的定位就是在購物中心這邊,他也不去其他的地方,首先我們定位基本上在成長灣這個角度就購物中心,大型的綜合體那邊,從選址上其實我們有這么幾個基本的要求,首先是城市人口的數量,達到一定的規模,目前來講我們現階段成長灣的規模我們是希望在百萬城市人口以上,然后從整個經濟也好,從整個城市的收入角度也好,我們可能也會有一個選擇,其實我們關注的幾個點,比如說當地的房價可能代表當地的所謂的一個消費承受能量。
中國日報網:那咱們指標體系,比如說房價達到多少錢了然后你們決定去這個城市。
鄭展:我覺得目前我們看到我們去到這些城市基本上六千七千都還不錯,六七千都還不錯,包括幼兒園的收費的標準我們很看重,包括像當地的服務員的薪資的水平,我們看一個高等看一個低等,我們看這個城市到底生活狀態怎么樣,包括基本收入怎么樣,看這些部分。
當然說看到綜合體本身他的一些物業條件,比方說我們對停車費要求比較大,因為我們是個大客流的項目,第二個我們對層高會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說我們凈高如果低于4米的話,可能我 就不太考慮了,但是我們希望達到6米是最好的效果,在低于4米不太考慮,樓層基本上會在1到3層,但是有些城市我們也得考慮地下一層,因為中國的銷房規范來講,地下一可以做有的地下一不可以做,根據當地的情況來講,其他的部分可能就是比方說我們的動線的要求就是看實際的場地來講,當然對周邊的住宅也好,主力店的配合也好,整個商業地產本身的定位也好,包括運營的水平也好,或運營團隊是否自持,是否在售賣的,這些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因素。
中國日報網我想問一個問題,就是您剛才說除了一線城市,二三線有時候可能二線跟三四線的收入水平他應該就消費水平應該也差很多,咱們在不同的城市咱們的成長灣就兒童社會體驗公園的標準是一定的嗎?還是說會根據進駐不同的城市稍微有上下浮動呢?包括收費標準包括其他的裝修或者運營的服務這一塊?
鄭展:從建造標準上基本上成長灣的標準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從對客政策的部分可能會有些上下的調整,比方說一線城市可能會,因為成本偏高一點,可能收費相對較高一些,包括租金可能也會高一點。
中國日報網:消費水平也高一些。
鄭展:是這樣,對客政策上會有一定的浮動,但是總體來講我們對客政策雖然我們是個高端店,針對整個中國的體驗館來講是高端店,但是我們的定位是較低價格,而且我們成長灣的項目都是家長免票的,跟其他的場館不太一樣。
中國日報網:知道其他一般可能是收半價。
鄭展:對,一般的情況下其他的場館家長的部分都是兒童票的半價或者是三折,最低也就是三折,這個部分我們就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厚的政策,再加上其實如果說到這個部分,肯定要講一下成長灣獨特點,他是多入口的一個項目,現在的項目基本上都是一個入口,或者說出口入口在一起,我們是多入口,而且多入口我們的家長出入相對就更自由一些,就這樣的話相當于我們要讓人流動線。
中國日報網:對咱們管理和運營會有一定的提高,因為你需要更多的,你不可能就把孩子擱在這,讓孩子自己跑出去了。
鄭展:這類的其實我們會源于我們以往通用的做法,就是電子腕扣,這么一個電子產品,就是說家里有小孩子的腕扣綁在一起,家長可以出入自由,小孩子不可以出入自由,把這一點掌握好就行了,而且小孩在出口的時候一定跟家長的腕扣進行配對他才能帶走,是這樣的。
中國日報網:我看了一下提前搜了一下資料,說兒童職業體驗有什么12大本土化化解方案以及八大盈利設計工具,我覺得看了很多不太明白,您能介紹一下嗎?
鄭展:12大本土方案,最早應該是在2008年的時候提出來的,提出來當時的一個背景因為畢竟體驗館是個舶來品,在進入中國有很多水土不服的地方,像國外他的職業都是最基礎職業的選擇,在中國可能不太一樣,比如說國外的選擇都是擦鞋匠,管道工,水泥工、粉刷匠,這一類的。
中國日報網主持人:男生的。
鄭展:包括當然女生的也有很多。 空姐、護士這一類的當然也有,但是他們主要以最基礎職業,叫做最底層的職業,但進入中國你要設置這樣的職業就會有問題,所以說包括一系列其他的比方說他們的體驗的模式,包括真實場景再現的模式,包括體驗的流程都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我們提到本土化,其實這個本土化當中從職業的選擇上來講就有很大的本土化,包括我們叫做整個的體驗流程也有很大的本土化,國外其實他主要以這種叫做更逼真的任務體驗為主,那其實進入中國之后其實是把整個的教育的因素增加了很多,也就是說中國的家長對職業體驗館他的要求他的需求跟國外是不太一樣的,我們講叫做可能功利一些,中國家長說把小孩子送到體驗館當中去之后,說去完了他能學到這些東西,這是中國家長在意的地方,所以針對這些工作我們提出了要成長教育。
中國日報網:國外的家長相對來說是什么樣的?
鄭展:我們也去過全球所有大部分的職業體驗館,去考察去跟當地的消費者交流,他們的主訴求叫做獨立人格,而中國的家長更務實一點,就能學到這些東西。
中國日報網:我是需要立馬見效的有一定效果的。
鄭展:對,比方說在體驗的流程當中中國的家長參與過很多,你不要去體驗這個你要去體驗那個,你要這樣玩你不要那樣玩,這就差別很大了,而國外的家長就是把小孩子扔到體驗館當中去,完全根據你自己的意愿,完全遵守整個虛擬城市的這種規則,中國家長反而這一點做的稍微差一點。
當然這形成了中國家長本身一些獨特的,所以要本土化,所以我們就提出來了一個12大本土化當中的其中一個部分叫成長教育,成長教育是什么樣的概念,就是針對整個中國現有的教育環境的缺失,比方說整個中國教育現在存在著只有基礎科研知識教育,叫做數理化,還有就是我們叫素質教育,德智體美的叫素質教育,但是整個的兒童我們叫做成長過程當中的一些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應急避險能力等等,這些能力中國的教育是能包含解決的,所以體驗館其實都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所以當時我們提出來叫做成長教育的概念,然后呢其實整個的成長教育他有一個核心指向就是讓小孩子能夠重復體驗,因為這個項目他是個寓教于樂的項目,對小孩子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怎么樣來進行一個所謂的叫做重復體驗的激勵,很多人都玩過網游游戲,網游游戲是一關又一關,一關又一關,我們就把職業體驗分成這一關又一關,首先假設警察是一個實際警察,后面是一個警察警長、警督等等,他是職位是有不一樣的。
中國日報網:有一個職位的升級。
鄭展:對,職位的升級不一樣,而且他每一次來之后他完成的任務又不一樣,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完成幾個不同的職業,到達一定的級別他會進入到下一級,進入到下一級之后他得到的虛擬貨幣包括他的榮譽勛章包括他完成的任務都會不一樣,這樣就會激勵他完成不同的任務。
當然這整個的職業體驗的過程當中,我們會把他分成九大能力緯度,根據小孩子的成長的部分,依此來對應成長教育部分。盈利工具他其實簡單來講就是針對如何增加盈利降低成本,那就比方說如何增加盈利,我們就說叫批次體驗模式,批次體驗模式的概念就是說當大客流的時候如何在不增加面積不增加人手不增加運營程度的情況下,擊敗更多的人,因為體驗的都有流程的,基本上大概10分鐘一個大歷程,一般的體驗都是大概30分鐘左右,當第一批小朋友體驗完第一個大流程,到第二個流程的時候,第一個流程就空出來了,原則上來講就是這個流程又可以擊敗,依此類推,這樣就讓他批次體驗,就能增加客流量,這是一個。
這么多年實踐的一個經驗,包括如何降低人力成本,我們現在基本上的場館應用這樣的一個模式,叫做一個店基本上一個輔導員,大的店需要兩個輔導員,我們在周六日節假日寒暑假這個時間我們是最忙的,最忙的時候我們希望人最多,平日常我們可能不太忙,希望人少一點這么去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最忙的時候有一部分是最閑的,也就是大學生最閑,周六日節假日寒暑假大學生最閑,這時候我們就把他們兼職的模式聘用過來,這樣去做整個的叫做兼職的體系的概念,這樣原則上就可以把我們整個體驗館的人力成本就降低了。
中國日報網:我覺得你們這個模式。
鄭展:就是一個反向的思考。
中國日報網:我非常想了解一下,咱們I Do夢想城兒童職業體驗館,包括咱們成長灣兒童體驗公園,我知道了解也有其他的,咱們跟他們相比的比如說你們覺得你們最大的優勢在哪里?
鄭展:先說成長灣,其實它的優勢很明顯,首先第一個他形象是一個美國范的兒童體驗館,再加上整個的商業模式上就是6比4的商業模式。
中國日報網:其他的體驗館很多都是這樣。
鄭展:目前來講中國的體驗館都是沒風格的,就是不知道這個場景或者這個虛擬的社會是哪種風格的,然后從體驗的玩法上可能我們更創新一些,就剛才說的加入了社會事件,我們不光是把職業體驗虛擬的場景體驗任務體驗加進去了,我們同時還把社會事件加進去了,讓整個場館的氣氛逼真感真實度更真實,他是差異非常多的。
I Do夢想城他其實是一個精品的店,精品店他主要是在整個我們叫做體驗玩法上的一個創新,其實比如成長認證成長教育,我們的場館有,其他場館是沒有的,這些都是比較細的一些區別。
中國日報網:我是想了解一下,兒童體驗館就像您說的,我覺得2008年左右,進入到大陸這一塊,你們從2007年已經開始來做這一塊了,這幾年的話,這個應該是說發展也挺快速,就說目前現在逐漸的應該有80多家,包括咱們。
鄭展:70多家。
中國日報網:然后咱們未來也是打算比如說二三線剛才說的,咱們規劃這一塊,我覺得體量相對來說是挺大的,你覺得他們這種就是發展這么快,一是有市場的需求還是說盈利模式造成的大家這種加速度?
鄭展:首先第一個中國市場消費基數足夠大,這個是很重要的一點,然后其實跟幾個有關系,第一個跟中國的購物中心這兩年的發展速度有很大的關系,或者他的數量有很大的關系,再有一個就是其實說實話好的項目好模式中國還是有一點跟風,中國的投資人還是有點跟風,所以說你要說現在的數量說多其實并不太多。
中國日報網:中國人口眾多,包括可能你把他們來分到每個人,比如說體驗上可能少。
鄭展:是很少的,其實現在整個中國的兒童職業體驗館行業還處于最早期的一個發展階段,比方說首先第一個他的體驗店的數量還很少,所以相對來講。
中國日報網:相對來說還處于一個萌芽期的狀態。
鄭展:是一個早期階段,我們自己測算了一下,到2015年整個中國兒童體驗館能突破300家,可能未來如果我們測算了一些,可能都有突破大概是一千家左右,就是整個兒童職業體驗館大的小的,包括差異化的,我們未來一個整個的總能量應該是在一千家左右,我覺得突破三百家是沒有問題的,所以說現在數量還不算太多,再加上整個兒童體驗館現在現階段其實還是一個我們叫做創新跟本土化的一個階段,現在數量還不是太多。
中國日報網:你覺得他未來的發展還會。
鄭展:還很快的。
中國日報網:這只是一個剛剛開始的一個朝陽行業?
鄭展:對,據我們現在數據來講,可能單明年起碼會有30家出現,今年的數據來看已經確定立項的或者說正在籌建當中的明年的已經有30家,那這是我們所掌握的數據,還有很多可能不太掌握的數據可能是明年可能會有立項的甚至是確定的項目會非常多。
中國日報網:我知道現在商業地產好多業務商品化特別多,也是大家會把我有兒童主題業態這些來作為他的一個,實際上也是一個主要的賣點或者說一個影響點,或者是(00:41:20)這樣子,你覺得這種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大家相輔相成還是說用這一塊行業的發展特別大,可以帶來的人流帶來其他的消費。
鄭展:其實這首先從這兩年的整個購物中心的消費環境發生變化,首先第一個我們之前說的有女性的群體變成了家庭群體,我們去年看良好的一個數據,現在整個一二線的整個購物中心的場所里邊,70%來自于家庭主體,而40%是70后為主,30%是80后為主,那這個當中就是說70后肯定是有孩子的,家庭群體帶來的這種所謂的消費群體的變化,這是很大的一個因素,家庭群體的出入當中孩子一定是核心,而且是主動力,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其實這兩年電子商對購物中心的沖擊壓力是非常大的,大家的這兩年一直在提體驗式商業,其實職業體驗館是最典型的一種體驗商業,應該說為了拉動整個的停留時間,或者是說能夠把整個構筑一個形成時間,可能帶動能夠增長這個業態,體驗館應該說在這個層面起了一個很大的作用,因為基本上來體驗館體驗一次大概時間是4個小時,我們大概監測了一下,來我們場館當中在整個業態當中逗留的平均時間是6.7個小時,這個時間是非常長的,對于購物中心來講是很重要的,再加上體驗館他是一個叫做指向性消費的項目,他的整個的消費半徑的這種帶動也是一個很大的幫助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幾年兒童體驗館購物中心數量是非常多的,就是在購物中心那邊來講發展還是速度比較快的。
中國日報網:您剛才來講就是說兒童體驗館是一個新興的行業,也處在萌芽期,你覺得這個行業現在他的發展最大的挑戰或者是有一些什么比如說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鄭展:首先第一個我們商業模式跟項目本身沒有問題,當然只不過隨著整個中國經濟的或者整個本身這個項目行業的一個發展他會有創新,他會變化,現在來講我們認為最大的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認知度的問題,因為現在其實知道體驗館這個行業的包括去過這個體驗館這個行業的人是非常少的,我們現在我們去年的數據基本上叫做一線城市跟二線城市這種認知度是17%,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說這17個人當中是有9個人知道但沒有去過,8個人去過,也就是說這個比例是非常少的,這是第一個問題的認知度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人才的問題,因為體驗館他是一個可以嫁接多商業模式的這么一個項目,他平時也是一個平臺的這么一個項目,所以說需要嫁接很多的商業模式在那邊,創新或者他也是一個文化創業的項目,所以在人才方面現在還是很稀缺的,所以在這個層面我們下了很大的功夫。
中國日報網:您給我說一下咱們這塊是怎么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鄭展:其實認知度的問題主要其實是通過營銷的方式去解決,因為營銷的方式就很多種了,包括我們也會通過媒介的是通過活動的方式,甚至包括通過教育機構的聯合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人才的問題說實話現在整個中國體驗館本來數量就少,從業人員也很少,你要想找個人才不太可能,很簡單,就是你自己要建立非常很大的我們叫做人才培訓的那么一個體系跟計劃,我們現在基本上每個場館開館的新的場館基本上培訓時間會在三個月左右時間,三個月我們認為是一個標準的狀況,一個從6到有的這么一個過程大概這么一個時間點,所以我們在這個層面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比方說我們自己內部也做了各種各樣的課題跟研究,我們自己每年都會發布各種各樣的行業數據跟解決方案,包括我們自己也出書,出書的目的并不是說為了名,而是為了把這個行業的叫做一些經驗也好,一些運營的一些模式也好把他傳播出去。
中國日報網:但是出的書名是什么?
鄭展:書名應該叫《兒童職業體驗本土化實戰論》,這是中國第一部目前來講也就是唯一一部在兒童職業體驗行業里一部書,也是直面針對運營的一部書,應該會在下個月左右時間應該會面世。
中國日報網:我覺得還是剛才說的,商業化同質化的現象,因為商業地產項目越來越,他同質化的現象特別嚴重,我覺得跟您聊你是覺得兒童主題商業可能會改變商業他們這種同質化的現象,有這種程度上會有一些改變,比如說我引進這個兒童體驗商業模式會有一些差別。
鄭展:其實這兩年應該說購物中心也進入了一個混戰的狀態,當然有很多還沒有開出來,但是開出來大家可能未來的競爭都很激烈,其實現在的購物中心進入了一種所謂的叫做同質化更嚴重的一種狀態,你有什么品牌我就有什么品牌,你有什么樣的業態我也有什么樣的業態,這個其實首先從購物中心的角度來講,他本身就要尋求差異化,那在差異化過程當中我們可能就要考慮什么樣的業態未來他的所謂的叫做發展更快更長久,并且能形成產業化,其實來講幾個數據,首先第一個第一個到2007年的時候應該整個0到14的兒童比例不到16%,去年截止應該是超過18.6%,那到2014年這個人口比例應該會突破20%,這是非常大的一個人口紅利的問題,當兒童零碎到14歲他需要成長14年的時間,也就是整個兒童潮應該是從2007年到2028年這個階段,這個一組數據跟大家來去說明一下,就是說目前中國的這種兒童上市企業將近9成。
中國日報網:就是兒童產品。
鄭展:兒童企業的上市企業,一共31家,這31家幾乎都是在這個階段誕生的,就是這樣,那從這個角度來講,其實整個家庭群體未來一定是核心群體,是這么一個變革,那如果你想抓住家庭群體,你首先要抓住兒童群體,比方說目前我們看到了一個體驗館進入到一個購物中心之后,購物中心他周邊的兒童的業態的帶動是非常之強的,那包括他對周邊租金的帶動也是非常之強,包括對人流的帶動包括對整個購物中心的我們叫做訴求點或者講傳播點,他的這種貢獻是非常之多的。
中國日報網:我另外想問一個問題,我是覺得您挺年輕的,如果2007年、2008年布局,我覺得您可能還不一定是有孩子的那個階段,那咱們就怎么會選到把兒童職業體驗這一塊來作為咱們公司的一個主要業務發展?什么樣原因契機使咱們公司來做這個。
鄭展:這個如果講就講到2007年我自己本身這個企業有一些變革,當時我們因為說當時做了很多行業的一些研究,當時主要的定位就是在兒童跟教育這兩個領域去做研究,去做變革,當時其實我們做了三個方面的研究,第一個方面就是兒童的早期教育,我們認為這是我們的其中一個方向,那第二個就是目前來講也是很新的一個家長教育,我們認為成長起來這些80后可能對孩子的教育可能不是那么有經驗,而且需求又很強,這是第二個部分,第三部分我們就想能夠更創新的業態,中國沒有的,而且未來發展潛力非常大的一個項目,所以我們定位了三個方向,當時也是在全國包括全球都去做了各種各樣項目的考察,當時可好,當時剛好看到在做這樣樂觀項目,所以當時我們也去了,去了做整個的一個考察,考察完之后我們覺得這個項目在中國一定會一片大好的發展,所以當時我們就把整個的2007年的時候我們把整個行業的運營的模式體驗的模式商業的模式做了整個的一個分析跟研究,最后制定出來,覺得非常好,從那個時候開始加上就整個中國的人流潮的這么一個市場的分析,一個預測,我們結合起來,然后確定要做兒童職業體驗這個行業。
中國日報網:由于時間關系我們訪談到此差不多了,非常期待咱們成長灣兒童體驗公園能在北京早日開業,謝謝。
鄭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