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改裝危機重重
在經濟高度成長的時代里,是消費者自己解開腰包,上門來購買;但是現(xiàn)在,如果不主動出擊,顧客就不會上門。
而且就算是買同樣一種商品,希望能夠到感覺好一點的店去購買的消費意識也越來越強。當然價格也是一大要素,不過能夠買到好的商品也占了相當重的份量。
所以提供消費者親切的服務和清潔的購物環(huán)境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一家店鋪少了這層要素,消費者是不會上門的。
商品、陳列架上層灰,腳踏墊、地板臟兮兮、收銀臺亂七八糟,店員制服黑漆漆,尚未發(fā)生事情就已經事態(tài)嚴重了。在這種情形下,商品絕對不可能賣得好。一般零售業(yè)為了刺激消費者,會整修內部重新裝潢,但是此時必須留意,千萬不可本末倒置。
另外將商品重新包裝,也是一種非常醒目的做法;但是如果只求商品的外貌光鮮亮麗,或者是讓陳列架搶了商品的風采,反而會做死商品,辜負了原本販賣商品的本意。不幸的是,我經常看到類似本末倒置的做法。
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店鋪的設計者在設計陳列架或制作店面平面設計圖時,是在不了解商品及銷售實務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就算店內裝潢的閃閃發(fā)光,商品也重新包裝了,仍然無助于業(yè)績的成長。
因此,當?shù)赇佉匦卵b修、布置時,一定要站在消費的立場,考慮商品陳列位置、店內的動線等等,以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并方便消費者進行選購。
以前,伊藤榮堂曾有一次失敗的經驗:伊藤榮堂和美國某家專業(yè)的設計公司簽訂了契約,付了大筆的金錢,采用他們的觀點,將藤澤店的外觀、內部裝潢、陳列架等等,全都汰舊換新。但是,營業(yè)額卻一點都沒有起色。最奇怪的是,店鋪的外觀和店內的設計,感覺上是拼湊起來的。這就是將內外設計、陳列架、商品等,以切割的方式進行設計思考,所帶來的結果。
重新整合內部時,首先要考慮的絕不是店鋪的平面設計,而是我們到底在賣什么,客戶層究竟為何?而后才檢討應該如何進行平面設計,如何整修店鋪的外觀與內部,但是伊藤榮堂卻疏忽了這個基本原則。換句話說,伊藤榮堂為藤澤店進行改裝時,失去了自我存在的意識(沒有認清楚自己的業(yè)種職別)。 7-ELEVEN并不與一般的食品店或雜貨店,所以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到底在賣什么樣的商品,到底以什么樣的顧客為販賣對象:易言之,要經營便利商店、確立便利商店的特性并貫徹到底是非常重要的。競爭越是激烈,確定業(yè)種的特性就越重要。
例如,對便利商店來說,速食調理商品是種非常重要的商品,所以這類的商品一定要齊全.如果想讓速食調理商品看起來更美味,清潔當然也就成了不可缺少的必然要素。 像這類的事情,一定要針對一件件的商品仔細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