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驅動的零售業模式一直被廣泛討論和研究。然而,從一個以供應驅動的模式轉變為以需求驅動的模式,對很多零售商來講仍然是一個挑戰性的任務,它需要很多技術以及組織結構的變革。但是當這些挑戰得到創造性地解決時,我們于是看到市場上出現如Zara、H&M和優衣庫一類新型的零售品牌,打造出他們的“快時尚”模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取領先地位。
當提到目前中國及亞洲一些飛速發展的鞋服企業在管理上遇到的一些問題,在許多方面,這些情形同樣在二三十年前的歐美鞋服企業內廣泛存在:品牌產生大量的過剩庫存,渠道運營效率低,較低的數據化經營能力和對銷售、庫存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掌控。這些都是以商品供應為驅動的零售模式的通病。…中國鞋服企業面臨這類問題不足為奇:過去二三十年,行業的發展大部分是為國外品牌代工生產,通過成品出口來賺取利潤而不是根據消費需求來進行生產。
但中國的市場也在快速的變化著。對照歐美行業發展的軌跡,也許不難窺探出一些發展的動向。
以美國零售業發展為例,我們很容易看到,十年二十年前隨處可見的大批收購過剩庫存、廉價傾銷的尾貨商基本都不復存在了。他們被科技化和全球化的消費時代所淘汰:在以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為主的零售業態下,零售商正在通過更高效的庫存控制來指導經營,大幅的減少了過剩庫存數量,也正因如此讓尾貨商發展空間越來越小。
此外,隨著社交媒體和大數據技術應用更加廣泛,美國零售商正在積極收集、分析、甚至預測不同的消費者行為與地域、氣候和其他許多因素的關聯性。同理,另一個時下熱門的新模式,泛渠道零售更加強調一個品牌無論在線上、線下、自營店還是其它經銷代理渠道都能為選購它的消費者提供統一的品牌形象和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