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賣黃金,細分市場好耕耘
——零售業關店潮應對之四
納爾森(香港)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張青山
有超市的同仁說,十年前我們做超市,叫做新興業態,現在已經不敢這么說了。我很同意,現在電子商務這么火爆,商業綜合體遍地開花,再說超市是新興業態確實不合適了。
2005年時,我在博客里面寫未來零售業態預測,提到大賣場之后,便利店和專業店大有作為。現在國內便利店遍地而起了,細分市場是什么呢?就是國美這樣的專業店。目前看國內專業店還是有很大空間。
十年前黃光裕的國美攻城掠地,擊垮了百貨公司的家電部,主導了家電連鎖賣場這樣一個新興業態。家電連鎖走到今天,全國范圍有蘇寧,區域范圍有五星和大大小小的區域家電連鎖,網上有京東商城,1號店。家電連鎖似乎走到了一個困境。國美上網,蘇寧轉型,都是在新的業態中尋求突破。
據說9月25號,國美投資的首家黃金賣場——金都薈館,就要在中央電視塔地下一層開業,據說可以滿足黃金的一站式購物需求。
國美為什么涉足黃金市場呢?根據我對于黃金市場的分析,黃金市場是壟斷程度比較高的市場,國內黃金零售市場開放不過是2002年的事情,現在黃金首飾上游批發交易基本集中在幾個大公司手里,但是這幾個大公司的規模和上千億的國美是無法相比的。
黃金生意雖然看似本大利薄,但是絕非無利可圖,而且黃金生意可以為國美再次帶來現金流。
作為在細分市場上獲得成功的國美,再次進入另一個細分市場,說明黃光裕對于生意的敏感性依然銳利。
我們去國外看到大家不是一股腦去開超市、搞綜合體,往往在細分市場上,出現一個有一個巨無霸型的企業。
比如德國的阿爾迪、REAL只專注食品經營,成為食品專業超市霸主。歐倍德、百安居,只專注建材裝飾。還有各種各樣的專業連鎖店鋪。
目前的中國,在細分市場上做大做強是有很大的空間的。比如隨著人的生活水平提高,環境污染增大,人們對于健康的要求,對于健康產品的要求越來越大,健康產業無疑成為一個很大的行業。陜西一個老蜂農,憑借蜂產品,就可以開出幾百家專賣店來。
但是作為銷售終端來講,大部分產品和品牌還是分散的,沒有整合的。這就提供了很大商機。
著名經濟學家,美國人保羅.皮爾澤在《財富第五波》中闡述,繼蒸汽機引發機械化時代以及后來的電氣化時代、計算機時代和最近的第四波信息網絡時代之后,健康產業將是第五波財富浪潮,認為對于富裕起來的人們,健康是最重要的。
我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定義的人群只占總人口數的15%,與此同時,有15%的人處在疾病狀態中,剩下70%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
根據國家發改委估計,到2015年,我國健康產業就會形成一萬億的市場規模。那么當中國家電市場只有六千億市場規模的時候,出現了銷售上千億的國美和八百億的蘇寧。健康產業那么大市場規模,再出兩個國美蘇寧也完全容得下。
以上的舉例,只是我在研究細分市場,做“健康產品連鎖店”策劃時的發現,其實我覺得我們用心去找,還會發現很多的細分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卻沒有人真真認識到其價值。我認為用連鎖超市管理的方法去做許多細分市場,都可以產生很多新的業態,產生很多幾百家乃至幾千家的門店的連鎖企業。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不失為應對關店潮的一個良策。
TONYPOOH- 該帖于 2014-8-22 9:5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