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生物進化還是商業進化,低等級的生物/模式,終究被高等級的生物/模式干掉。在供應鏈管理中,可持續的供應鏈就是更高等級的管理方式。
當下,大量非清潔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諸多環境問題,使社會和經濟朝低碳、可持續化發展。可持續的供應鏈可以降低對環境影響,樹立更好的公眾形象,提升品牌價值,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也可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利益。
同時,商業的高速發展帶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可持續的供應鏈能夠和鏈上的廠商保持更穩固持久的合作關系,保障各方利益,分擔市場風險,使企業獲得更長久的綜合競爭力,推動企業持續發展。
零售業的供應鏈上方,是眾多商品的制造商、供應商;下方則與消費者緊密聯系;零售商在中間承擔著員工生存和納稅責任,是商品流通領域的核心樞紐,同時,零售業的生存與發展對供應鏈的穩定與效率要求極高。因此,零售商應主動承擔起打造可持續供應鏈的責任。
零售商,零售供應鏈管理的核心
對單個零售商來說,他的供應鏈簡圖是這樣的:
零售商毫無疑問是整個鏈條的核心,商品、價值和信息的流通都需要通過零售商周轉。
對于零售業來說,絕大部分商品的市場形態已經成為買方市場,作為零售鏈條中直接接觸消費者的零售商,對供應商占強勢主導地位。買方市場決定了整個供應鏈需要由消費者來驅動,導致了零售與電商、零售商與零售商的激烈競爭。因此,零售商需要一個高效、有效的可持續供應鏈來參與競爭,這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消費者用腳投票促使零售商改革,零售商則借助強勢地位倒逼供應商,最終完成可持續供應鏈的建設。
零售供應鏈當前存在的問題
零售供應鏈中存在三種關系:供應商和零售商、零售商內部、零售商和消費者。在《給零售供應鏈把把脈》中進行了簡單論述,這里簡要說下并補充其他要點。
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因為通道費的問題,一直處于利益的對立面,難以形成穩定長久的合作關系。零售商利用在買方市場中的強勢地位對供應商的壓榨,導致利益分配不公,降低了供應鏈競爭力;另一方面零售商很少與供應商共享其利用市場前沿優勢獲得的第一手市場與經營信息,導致信息流通不暢,降低了供應鏈效率。
在零售商內部,則存在效率問題。一方面是物業與人工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則是員工待遇或者說物質激勵提升有限。很多零售商都是全年無休,基層員工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而待遇有限,造成員工流動性大,企業文化、團隊建設無法有效宣貫,供應鏈的運營與管理無法連續、有效地進行。
零售商與消費者之間,存在消費需求、渠道需求的矛盾。一方面零售商對于矛盾背后的數據變動頗為遲鈍,無法及時調整產品和渠道;另一方則因為與供應商之間的利益對立和資源獨占,無法有效的應對這種數據變動。最終導致消費者的需求喜惡反饋到供應鏈上時,被延遲、放大,降低了供應鏈效率,加劇了買方市場。
傳統的供應鏈管理產生了上述問題,那么供應鏈變革的方向,就應該是解決上述問題。社會是不斷進步的,商業環境的變化也愈加迅速,只有可持續的供應鏈管理才能準確敏捷的應對。
零售供應鏈發展方向:可持續的供應鏈
約翰·埃爾金頓提出“三重底線”,即經濟底線、環境底線和社會底線,這是企業責任的三重底線,也是可持續發展的三個維度。當企業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平衡時,就具有了可持續性。零售業的可持續供應鏈就是從三個維度交叉的地方入手,也只有從這個地方入手,才能在為社會和環境做出貢獻的同時,獲得長久的經濟效益。
可持續的供應鏈意味著零售商要跳出“個體”思維,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考慮問題,協調鏈條上下游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對供應鏈中流動的價值流和信息流高效管理,以獲取穩定的經濟回報和持久的競爭優勢。供應鏈的可持續,也意味著供應鏈中“流”的可持續,即可持續的價值流和可持續的信息流。
可持續的價值流,也就是供應鏈上游企業為下游用戶提供可持續性的產品和服務,得益于此,下游用戶可以為上游企業貢獻可持續性的經濟回報。為達到產品的可持續性,供應鏈核心企業要以控制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為起點,一步步管理、協調整個供應鏈,最終在價值流上獲得穩定的回報。
可持續的信息流,也就是企業能夠持續獲得供應鏈中的信息數據,并以此對企業所處環境的變化做出快速的、正收益的響應,達到風險控制和績效管理的目的。為達到信息的可持續性,供應鏈核心企業要對供應鏈各個節點進行有效的監督、反饋、動態調整,最終在信息流上得到持久的優勢。
價值流和信息流的可持續性,可以有效改善鏈條上下游的關系,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供應鏈核心企業——零售商的發展。
可持續的零售供應鏈:自我完善的閉環
可持續的供應鏈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不斷適應,才成為可持續。遇到環境變化而不能調整的供應鏈,不是可持續的供應鏈。可持續的供應鏈是具有反饋控制系統——價值流和信息流形成閉環——的供應鏈,這樣的供應鏈可以自我完善,才算是可持續的。
借用一張百度百科的開閉環控制系統對比圖:
因為增加了反饋環節,整個系統得以不斷的動態修正運行參數,使系統輸出結果接近期望值。供應鏈也類似:
傳統零售供應鏈并非沒有反饋機制,但沒有形成系統,信息流不暢,供應鏈反應遲鈍,修正方案執行時已經錯過了調整時機,競爭優勢逐漸喪失。閉環可持續供應鏈有良好的信息共享及反饋系統,對環境變化應對迅速,供應鏈自我完善,競爭優勢得到加強。
一個自我完善的閉環可持續供應鏈,實現途徑是實現價值流和信息流的可持續性,需要零售商主導,構建可持續的供應鏈組織架構,并具有維護和推動這個架構不斷發展的能力。
在架構上,需要明確供應鏈各節點責任;建立完整、標準、可執行的產品、環保制度;搭建實時、透明、共享的信息平臺;構建針對各節點特點的績效管理體系,以保證供應鏈合作關系的穩定,為價值流和信息流的可持續性提供基礎。
在能力上,需要有學習和轉化信息的能力,能夠修正架構的發展方向;有價值創新和進化的能力,能夠促進架構的升級迭代;有管理和控制風險的能力,使供應鏈避免可能產生的損失,或最大限度減少對各節點的不良影響。
可持續的供應鏈架構為自我完善、適應變化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提供基礎;可持續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則不斷完善并促進架構的進化,兩者相輔相成,軟硬件結合,最終形成零售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小曹同學首發于聯商網
[email protected] 該帖于 2015-4-13 14:0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