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門店的商品結構是決定一個門店生存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商品結構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門店的業績和未來。作為門店經營工作的重點,門店具體調整商品結構的步驟有哪些?很多的經營者不太清楚,從而造成門店經營工作的盲目性,影響門店的正常經營工作,筆者依據自身操作經驗總結有以下幾點:
1、當地商圈顧客消費調研。
(1、居民收入的調研,收入的多少影響顧客消費商品的層次和頻率。
(2、商圈顧客年齡結構的調研,年齡結構決定門店經營品類的分工。
(3、商圈顧客對品牌的認知度調研,品牌的認知度決定門店經營品類的形象和檔次。
(4、商圈顧客家庭消費調研,家庭消費的一次性量決定門店的客單組成和商品組成。
(5、商圈顧客消費周期調研,消費周期決定門店促銷、宣傳的思路和周期。
(6、當地民俗消費習慣的調研,民俗消費習慣的調研決定門店在商圈環境的適應度和布局。
2、商圈競爭門店的調研。
(1、競爭門店經營品類的調研。包括經營的品類有哪些,重點品類有哪些,品類之間的陳列面積占比是多少,賣場布局的動線圖等。
(2、競爭店每個類別中的商品品牌調研。包括每個品類中經營品牌是多少個,每個品牌的陳列面積占比是多少,重點操作的品牌是哪個,重點品牌經營操作的思路是什么等。
(3、競爭店每個類別中品牌單品的調研。包括每個類別中品牌經營的單品數,重點操作的單品,經營單品的規格和類別單品規格的陳列占比等。
(4、競爭店商品價格帶調研。價格帶調研包括類別主價格帶分布,品牌單品價格帶分布,小類商品價格帶分布等。
(5、競爭店商品陳列調研。商品陳列調研包括類別陳列門店占比,品牌陳列類別占比,單品陳列小類占比,同規格不同單品陳列占比,單品在品牌中的陳列占比等。
(6、競爭店客流量調研。客流量調研包括全天進客數調研,實際購買顧客數調研(產生交易的顧客),全天每個時間段的進客數和實際購買數的調研等。
競爭店的調研要選取當地商圈有影響力的門店進行,為數據更準去以選取2-3家為宜。
3、自身門店的商品結構和客流數據分析。
本項調研同競爭店大同小異,不再作具體描述,但是數據更加真實準確(比如銷售、毛利等),同時還能推斷競爭店的經營業績和其他相關數據,作為自身門店調整的參考依據。
4、調研數據的匯總、整合。在數據匯總整合中最好用電腦分析,以曲線圖、圓餅圖的方式體現結果最為直觀,尋找本店同競爭店的重點差異點,結合商圈顧客消費調研,在數據支持的基礎上明確調整的點是哪些(這一點是商品結構調整中最重要的,需要有豐富的門店經營管理經驗,同時對數據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就跟醫生看病一樣,同樣的片子不一樣的診療結果)。
5、調整步驟安排和過程糾正。在調整的過程中務必以實際數據和顧客消費習慣為核心,放棄自己的本位主義思想,合理安排工作分工和進度,在調整的過程中時刻跟進,確保不走樣。
門店調整的過程實質上是對門店經營深入本土化的推進,是深入進行自身經營狀況的診斷、醫治的過程,是一個門店生存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過程,不論門店的大與小,卻不可把經營調整視為門店快速提高業績的靈丹妙藥,可以解決一切經營問題。因為市場的發展是動態的,門店經營是動態的,市場的顧客消費也是動態的,所以堅持定期的自我和市場的分析,不斷地進行經營修正業績才能提升,門店才會有健康的成長。
中雨- 該帖于 2015-6-4 14:25:00 被修改過首先非常感謝您的提議,消費的支出和消費結構是以門店實際產生的數據作為依據的,客源的客層組成也是根據實際數據得到,消費者的動線則是按照當地消費的習慣性購買順序產生對比門店現有動線,最后商圈的重疊則是按照自身同競爭店的具體商品結構分析找差異,從中找到可行的商品結構調整措施。因為寫出來的都是大綱性的,而具體操作牽扯到的還有很多方面,操作中都會用到,但是我只寫了核心的大點,所以您提出的是對的,再次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