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國內洗衣液領導品牌藍月亮在北京召開新品發布會,隆重推出專為互聯網渠道量身打造的新產品——藍月亮機洗至尊。發布會當天,新產品已在藍月亮微商城“月亮小屋”上線預售,套裝標價139元。
至此,情況非常明朗,藍月亮與大潤發、家樂福等線下大賣場的“撕逼戰”不是普通的零供糾紛,而是藍月亮渠道革命的開端。
藍月亮的渠道革命能成功嗎?讓我們先來看看這款被稱為開啟“機洗泵時代”的新產品——藍月亮機洗至尊。
據老笑觀察,藍月亮機洗至尊最大的創新有三點:
一是采用高能配方,由普通的洗衣液變成高濃縮洗衣液,用量僅為普通洗衣液的1/3,8克洗衣液即可清洗8件衣服;
二是運用大容量泵頭設計,一次一泵,操作簡單,計量準確,能有效地避免此前的憑手感倒入洗衣液;
三是包裝瘦身,設計精美,從2公斤的龐然大物變身小巧精致的“小藍瓶”,天藍的色調既展現了“品牌色彩”,也極具藝術美感、質感,一改過去的“傻大黑粗”,瞬間高大上起來。
我感覺,藍月亮機洗至尊是一款顛覆式創新產品:輕盈精致、小體積大能量、操作簡便,直擊了洗衣液消費的痛點,提升了產品使用體驗,應用場景向人性化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此前不久,我曾就“藍月亮事件”寫過一篇評論,認為如果全棄線下渠道,藍月亮或與領導品牌無緣。當時主要基于三點作出判斷:一是洗衣液過重,快遞成本過高,不適合電商渠道;二是洗衣液是一種快消品,可替代品牌多,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并不高;三是洗衣液是日用品,可能隨時要用,而線上配送得一兩天的時間,人們未必耐得煩等。
評論在聯商網發出之后,獲得不少網友的認同。有人認為這只是又一個“零供矛盾”的新案例,藍月亮放出“渠道革命”意在增加談判籌碼,旨在向大潤發們施壓,最終會與各大KA“破鏡重圓”。
后來看到納愛斯集團董事長莊啟傳的一篇演講,使我對自己的看法產生了強烈質疑。
莊啟傳說:藍月亮近幾年崛起的表現是可以看到的,當塊狀、粉狀洗滌用品是主流時,它硬生生要開辟一塊液狀市場;當線下市場是銷售主渠道時,它又要進行渠道革命,把銷售重心轉移到線上市場,就是說“我就是不與爾等相同”,一直在避開市場紅海,尋找新的藍海,這不是“APEC藍”,這是一種創新驅動的藍!他認為“在中國任何事都有可能,天下也沒有什么條件都具備再革命的事,我想藍月亮一定是謀定而后動的!”
俗話說,同行相輕、冤家路窄,而莊啟傳對作為競爭對手的藍月亮卻不吝贊美之詞,以充滿激情的演講為大多數人并不看好藍月亮渠道革命大唱贊歌,令我相當意外和震撼,也讓我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反思。
實際上,藍月亮正在建設的電商渠道不是簡單的線上,本質上是一種O2O,它不僅在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開設旗艦店,還在微信端開發了名為“月亮小屋”的官方商城和“藍月亮科學洗衣”服務號,還有微商渠道和APP(極妝客)等,形成了O2O產品矩陣。
在線下,藍月亮也展開了一系列布局,包括廣聘“清潔顧問”和“拯救人”等合伙人。前者主要為以前的藍月亮此前的經銷商,轉化為配送商之后負責所轄區域藍月亮產品的宣傳、銷售、配送;后者是兼職的大學生,向親朋好友推薦藍月亮產品,引導其在“月亮小屋”下單,再由“清潔顧問”配送到家,類似于微商。通過分銷、配送提點等利潤分配,組成利益共同體。
應該說,這是極具想象力、接地氣的布局,解答了我此前的質疑:
首先,針對洗衣液過于粗笨,線上配送成本高,它實際上并不進行單個產品快遞,而是大批量運送至某地,再分配到各個社區的“清潔顧問”,按照線上訂單配送到顧客家中。這種思路與阿里發展菜鳥物流、京東大建城市配送中心異曲同工,單個產品的配送只發生在“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不會上升;
其次,洗衣液替代品牌多不假,但藍月亮以濃縮、泵頭等創新技術做不一樣的產品,提升使用體驗,優化應用場景,走差異化經營之路,并且在央視、芒果臺、騰訊視頻等媒體投入視頻廣告,擴大品牌影響,塑造“唯一性”。鑒于藍月亮是同類產品中的領導品牌,市場占有率超過30%,這種種努力應能產生不錯的效果;
最后,為解決線上渠道配送時間長的難題,藍月亮把倉庫設在了社區,又有“清潔顧問”送貨上門,配貨速度或比顧客自己到超市購買更快。
因此我認為,藍月亮的O2O渠道體系設計得很科學、合理、接地氣,抓住了互聯網,就順應了風向;抓住了社區,就可能贏得消費者。藍月亮的布局為消費者呈現出一道選擇題:你是愿意去超市買一瓶洗衣液自己提回家,還是輕點手機后等著送貨上門?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后者。后者更適合都市快捷的生活方式,況且產品更輕便、更好用,顯然也更適合“懶人經濟”。
藍月亮向線上渠道轉型大方向雖然不錯,也有可能獲得成功,但決不會一帆風順,甚至會遭遇波折,承受激進改革的巨痛:
首先,線下據點的建立決非朝夕之功,建得太密勢必加大成本,過于分散又不利于配送成本控制,如何拿捏,需要在實踐上反復測算;
其次,“清潔顧問”、“拯救人”都是新生事物,利益分配機制的形成、完善也需要時間,初期磕磕碰碰恐怕不免,如何盡快建立健全高效的激勵機制是藍月亮面臨的一道難題;
再次,藍月亮與大潤發、家樂福等KA渠道決裂后,競爭品牌威露士、雕牌、立白等一刻也不會遲疑,肯定馬上加大促銷力度,搶占市場份額。在電商渠道走上正軌之前,藍月亮銷售劇減在所難免,極可能從冠軍寶座上跌落;
第四,藍月亮雖創造性地開發出互聯網專供產品,但數量畢竟太少,機洗至尊一共只有4個單品(適合滾筒、渦輪2種洗衣機,各有亮白增色、深層潔凈2種),是否真正適合線上渠道也還有待時間檢驗;
最后,有多少人關注了“月亮小屋”?有多少人知道藍月亮的天貓、京東旗艦店?對那些尚未習慣網上購物的群體如何引導?居住分散的農村配送問題如何解決?也都是藍月亮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老笑看來,藍月亮雖然解決一些線上渠道難題,但渠道革命仍困難重重,前行的道路上充滿了不確定性。這種轉型應該合理地把握好節奏,穩健有序地推進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震蕩。特別是不能完全舍棄線下KA渠道,須知洗衣液產品銷售98%由線下完成,最近阿里、京東等電商巨紛紛收購、入股線下零售,也說明線下渠道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即使藍月亮的互聯網+實施順利(當然這會很難),也應堅持“兩條腿走路”,畢竟這是個多渠道時代。讓客戶有更多選擇也是體驗式消費的題中之義。
線下企業擁抱互聯網最堅決、最果斷、最義無反顧的,恐無過于蘇寧,蘇寧背水一戰、先死后生的轉型,固然令人起敬,但也使之蒙受了長達6年的巨額虧損,至今仍未真正實現盈利。而且,蘇寧的轉型并入放棄線下,相反,實體門店至今仍是蘇寧收入的主要來源、盈利的中堅力量,如果沒有那1600多家門店,就不會有今天的蘇寧。
有人說藍月亮退出KA渠道是為了砍減費用,我覺得未必成立,盡管藍月亮需向大潤發等渠道付費,但作為銷量最高的洗衣液品牌,藍月亮肯定是盈利的,實體渠道的利潤對其布局線上渠道非常重要,互聯網渠道要實現盈利至少在短期內恐怕非常難。
不過,截止到目前,藍月亮并未公開宣布放棄線下渠道,與大潤發、家樂福等巨頭的分手雖然犧牲部分銷售和利潤,但卻被眾多媒體推到了聚光燈的中央,連續數月各種報道長篇累牘,從未間斷,這種廣告效應、造勢作用恐難以估算,抵償銷售損失應綽綽有余。事實上,大潤發、家銷福雖有數百店,但在藍月亮的銷售占比中可能并不高,我國各類超市恐數以萬計,藍月亮的銷售未必傷筋動骨,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藍月亮堪稱媒體運作高手。而這,對其布局線上肯定大有助益。
當此經濟社會激烈變革的轉型時期,任何創新變革都值得點贊和鼓勵,社會也應給予變革創新者以欣賞、包容姿態,而不是一味地唱衰。我相信,只要藍月亮繼續堅持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持續提升產品使用體驗、應用場景,它的渠道革命自有成功的那一天。
2015-09-20 10:09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 該帖于 2015-9-18 11:0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