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自上次在火鍋店吃完飯后,受到的沖擊很大。她原來以為服務就是讓顧客滿意,至于滿意到何種程序,她簡單地認為,只要不惹怒顧客和盡量滿足顧客的需求就差不多了。為什么是盡量呢,因為有些要求是無理的,或不在理會范圍之內的。比如火鍋店鄰桌的小女孩問為什么沒有香蕉,在其他店,可能僅僅道歉,然后,就沒有然后了。而在火鍋店能為一名顧客單獨采購水果,讓每一名顧客滿意,這在其他店幾乎是見不到的。
這個小小的行動,不僅讓當事的顧客感動,就是旁觀者宋玉他們,也被打動了。只有這樣用心的服務于顧客,才能被顧客真正的喜愛。這可能也是那家火鍋店的生意一直火爆的重要原因吧。
宋玉憑著粗淺的理解和模糊的認識,對服務漸漸有了一點心得。她總在想,如何讓顧客在DK體驗到如此完美的服務呢?
就在宋玉思考如何讓顧客擁有完美體驗的時候,王靈卻遭到了顧客的投拆,這次投拆在DK幾乎眾人周知。
那是一個工作日的下午,店里顧客不多。王靈雖在當班,腦子里早開起了小差,她約了同學下班后去看電影,此時正在盤算下班后的安排。同事們在倉庫內點貨,留她在柜臺照應。
這時一位老者到柜臺,點名要一條軟中華煙。王靈四顧左右,竟然沒有一位同事,她只得走到老者面前。老人說,晚上要招待海外歸來的哥哥,特意過來買一條煙。王靈開了票,老人付了款,就把煙拿走了。
王靈無所事事,百無聊賴,只盤算快點下班,好早早去看電影。終于挨到了下班,王靈飛快地換好衣服,飛也般地沖出了DK的大門。
晚上看完電影,他們又約著唱了歌,鬧到很晚才回家。第二天她上晚班,剛好補覺。正當她睡得正酣,電話響了。
她不情愿地接了電話,想這是誰這么沒趣,這時打電話過來。
電話那頭傳來科長急切的聲音:“王靈,你馬上到公司來一趟!”說著就掛了電話。
王靈一頭霧水,不知發生了什么事。雖然一百個不情愿去上班,但她也不敢怠慢,聽電話里科長的聲音非常急切。
趕到公司,科里的人一見到她,慌忙提醒她,馬上到顧客投拆室。她心下一驚,心跳有些加速。在DK,凡是到顧客投拆室解決的問題,證明這個事件已經到了一種緊急程度。
她趕過去,推開門,里面有一屋子的人。
“就是這個小姑娘賣給我的。”椅子坐著一位老人,正是昨天買煙的老者,他認出了王靈,王靈也仿佛記得他。
科長一把拉過王靈:“你昨天拿給顧客的是軟中華還是硬中華?”
王靈回憶昨天的情形,隱約記得昨天老人要的是軟中華,“軟中華吧。”她也有些不確定。
“你看看這是軟中華嗎?”老人把煙摔到桌子上,認識香煙的人都看得出來,那是盒硬中華。
老人的旁邊站著一位中年人,說:“我爸昨天接待伯父,本來很是歡喜,可一拆開看到煙,就生起氣來,又怕擾了伯父的心情,只得忍到了今天。明明買的是軟中華,卻給了我們硬中華。老人眼有些花,看不清字,但不能這樣糊弄顧客啊。”
科長一聽到這樣,連忙道歉,一迭聲的對不起,但卻無法把老人的憤怒平復下去。
王靈一聽不妙,想是昨天闖了禍。軟硬中華,從外包裝上看并沒有太大差別,需要細心查看標識。王靈昨天給顧客拿貨時,并沒有核對包裝上的標注,只是隨手拿了一條中華煙,沒想到把硬中華當成了軟中華。
“你們這是欺詐!”老人的怒習氣再起。
王靈嚇得在一旁不敢說話,咬著嘴唇不知如何是好。
中年人說:“DK應該不會做這樣的事,DK的名氣這么大,不會自損聲譽的。但是不管怎樣,你們的工作出現了失誤,給我們造成了傷害,尤其是我爸,整晚都沒睡好。”
科長走到老人面前誠懇地說:“大爺,你看這樣行不行。這件事不管我們如何解釋,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總歸是出現了失誤。我一會去請示一下,按差價的十倍補償給您。同時希望您別再生氣,確實是我們做錯了。”
看到科長這樣誠懇,老人的語氣也緩和下來:“小姑娘,得認真工作啊,不能這樣馬虎。馬虎工作不光是對單位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老人的話像輪下的錘子,一下一下地砸在王靈的心上。
王靈走到老人跟前,還沒開口,眼淚倒先出來了。看著這個比孫女大不了幾歲的女孩,老人嘆了口氣。
零投拆一直是DK對服務的要求,也一并作為考核各個科室的量化指標之一,而這次因為香煙事件,煙酒科的排名在店里排到了末位。王靈也因此成了“名人”。
零售職場箴言:
在工作現場就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為這時你不僅僅是你,你還代表著部門、公司,還有那些同事們。如果因為你的工作失誤,連累了大家,恐怕以后也很難和同事們處好關系。在工作現場,尤其是零售業的服務現場,你還是企業的代表,一線的工作人員是連接企業與顧客的紐帶。每一個微小的失誤都會讓這紐帶變得不那么緊致,變得有可能斷裂。
柳二白- 該帖于 2015/12/11 21:3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