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躍進時,他不識時務地指出番薯不能種成立方體,從而被打成右派。改革開放之初,做工程師當上了工業局副局長,但因為直言指標不科學而被捕入獄。在72歲的毫毛之年,他又制作起純天然手工皂,不到三年就把淘寶店做到雙冠王。
他是郭福順,一個理工科老男生(女兒的親昵稱呼),造過桌子,沙發,椅子,甚至西服。工程師出生的他,從種番薯到給中毒的雞洗胃,到成為最老創業的手工皂師傅,一步一步,從一個專業領域到另一個,從知識學習里不斷反哺到實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正如他74歲那年學PS的時候所言:難倒是不難,就得琢磨。他的每一步,都在更新著人們對個人能量的想象。
他的故事或許需要一壺茶,幾個好友的夜晚。但今日,切讓買賣君抽絲剝繭,和大家伙一起找找這個老人背后的真相—可能正如他的女兒所說:只要自身帶著光亮,總是能夠找到出口,前提是朝著那個方向,走一步,再走一步。
在來日無多的年齡,做件對身邊人有益的事情吧
71歲那年,陪伴郭福順老兩口兩年多的小狗去世了,老伴忙著照顧外孫,不得不留下老頭獨自在家,小狗的存在讓他過著一天四遍風雨無阻去遛狗的規律生活:沒狗了,怎么辦?
有一天,他看著孕期的女兒,對香料持續的過敏,郭福順心里也不好受。女兒消毒洗滌又不得不用,老人說:“要不我來造一個沒有香精的手工皂吧”老伴接了句“那你做”
幾天之后,老人動手了,動手之前查閱了大量資料,并根據家中已有材料做了精細的計算。女兒一定沒想到:做個肥皂要攪拌那么長時間,從中午折騰到晚上。橄欖油變成了粘稠的膏狀物,又再持續添加工藝,攪拌。又過幾日,老人用線切割之后,100%特級初榨橄欖油皂,成了!
老伴敢說,他就敢造,這就是老人的互聯網思維
現在動輒一個APP就深度滿足客戶需求的年代,老人的模式可謂簡單精準至極:你有需求,我滿足你的需求。
有一次老伴發牢騷:“日本人的洗衣液真好,你能不能做些洗尿布的皂,最好是液體的!”女兒納悶,哪有什么液體皂?這不是出難題么?但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
老人說要液體狀的就得去考慮:用料的精準,材質的融合,還有極精的比例勾兌,不到半個月的實驗,液體皂有了。老伴說“沫再多點就更好了”,于是就多了很多沫。老板說“沫夠多了,洗手有點干啊”,于是毅然有沫,但肥皂更溫和了。
這是不是就是互聯網的用戶思維啊?
還有一點就是,對女兒來說,最大的需求就是沒有香味,又能溫和潔護的手工皂。可惜女兒滿大街地都找不到純天然的手工皂,老人認準這一點,選取最溫和的原料(從橄欖到松香...),一步步的提取和驗證,用最精細的計算制造溫和。近半年的時間,產出這款經得起孕期女兒挑剔的手工皂。
而在女兒沒有需求時,老人甚至會制造需求:適合孕婦洗臉的,洗澡的,洗頭的,洗衣服的,紅豆沙的,可可脂的,讓女兒在不斷的使用過程中,產生新的需求。
接下來,家里有的,如特級初榨橄欖油,有機茶油,大豆油相繼被老人變成了肥皂,接著,他甚至去超市買了小瓶的月見草油,大瓶的芥花油做實驗。
眼看著家里的肥皂太多,用一年也用不完,女兒跟他說“開個淘寶店”吧!
先不想這些,先做起來
有人做事兒就是有種天生的認真,決定了以后起碼要做到讓自己滿意。
對于開淘寶店,工程師出生的老人,馬上提出了系列的問題:怎樣打造標準,怎樣批量生產,怎樣制造磨具,怎樣擴大規模,怎樣做好銷售,怎樣做好現金流.....
忙于自己工作的女兒,萬萬沒想到老人如此認真,只要一直鼓勵說:先不想這些,先做起來。
于是老人開始了精細到毫厘的前期準備:第一步,確定手工皂的形狀,外觀和重量;第二步,敲定產品種類,第三步,制作各種模具,第四步,撰寫說明書,就是寶貝詳情。
過意不去的女兒說愿意周末回去打下手,負責包裝,做寶貝詳情。
步驟看似簡單,但他的準備時間卻很長,女兒催他,他說找制圖軟件,再催,他說在學制圖軟件。女兒納悶:手工繪圖對于父親來說小菜一碟,標清尺寸,不就可以了?老人不回應,他說:“就是想試試繪圖制圖軟件”,他習慣了做事漂亮,好看,然后看著這個過程,十分過癮。
一周后,老人吧模具設計圖紙設計出來,用的是電腦繪圖。女兒問:繪圖軟件用起來難嗎?他說:不難,就是得琢磨。
我們能不能把這個事業干的更正規些
”你快來看吧,廚事液賣瘋了!“因為老人的手工皂在一次意外的環境下,被央視主持人小萌發現并微博轉發,小店因此被引爆,廚事液瞬間就被曝光,沒過幾天深圳電視臺也電話采訪了老人。又過幾天,北京電視臺的《北京客》欄目要給老人做節目。
新舊媒體的聯合作用,讓老人的淘寶小店迅速從鉆石升級到皇冠,就這樣,初衷從未女兒造手工皂,一不留神,小淘寶店變成皇冠店。這段日子里,老人像機器般不停地生產。更嚇人的是,老人分明想干點大事:”我們能不能把這個事業干得正規點”,注意,老人用了“事業”這個詞。
小店讓他看到自食其力的機會,他買了個硬盤,里面全是各種制造資料,每一款皂都要根據性能做配方,然后要依據各種原料的相關數值進行精確計算。更為可貴的是,無論是生實驗階段還是生產階段,每一個批次他都有詳細的記錄。光是一份份表格都堆積了幾個衣柜。
一個73歲的老人,曾一個人倒幾次公交去找模具廠,接著找店長,美工。接下來,在研發新品。原來,看著女兒的白發越來越多,他開始試驗一種能遏制白發的純植物洗發水。
2015年12月11日,老人走了,他上午還在工作,下午就站立困難!皂坊點燃了他的激情,也耗盡了他的生命。而前一天他還在工作,第二天就危重到要進重癥監護室?為什么他可以堅強到在生命最后一刻去皂坊,而不是闖過這次難關,轉危為安?
留給我們的,是這個老人身前一段段做事的故事,他沒有遺言,沒有交代自己的身后之事。但他選擇的方式,是全神貫注于當下的每一刻,做他想做的事,走一步,再走一步,直至生命的終點。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年,他很少談及自己的內心所想,堅持,是他唯一的解釋。
從門店選址到門面裝修,從實體經營到店面管理,從店面加盟到創業開店,我們(微信號:買賣人)都將從最犀利的角度,以最接地氣的語言,每日提供給你最有價值的開店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