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迪(ALDI)在德國成功逼退沃爾瑪,在英國,逼得當地最大的連鎖零售企業被迫降價和精簡員工以應對競爭,在美國市場做得風聲水起,憑借著瘋狂的低價,阿爾迪已經成為了連鎖零售業的標桿和學習榜樣。
根據Business Insider最新報道,阿爾迪正式進軍有機食品領域。
阿爾迪正在努力開拓有機食品領域的市場份額,塑造品牌形象。它在自己的產品品類里面,正在逐步刪除那些含有人造成分的品類,添加更多無谷蛋白的食品以吸引那些具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
阿爾迪突然想要進入有機食品領域的市場,對于零售行業來說,是一個新的風向標。對于2015年剛剛落地了365WHOLE FOOD項目(全食超市為了應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有機食品市場,旨在搶占平價有機食品而開辟的新業態連鎖)的全食超市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威脅。
阿爾迪的工作人員告訴Business Insider記者,阿爾迪正在逐步移除人工色素、植物奶油等品類的產品,并且給占有90%產品的自有產品貼上標簽。阿爾迪正在拓展自己的精選品類生鮮和有機肉,包括它的自有品牌“NEVER ANY”,這個肉不含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添加劑。阿爾迪的牛奶本來就已經是不含激素的,現在正在把不含激素的品類拓展到酸奶、酸奶油、松軟干酪等其他日常的食品。為了拓寬有機食品的品類,阿爾迪開始提供熏三文魚、藜麥、椰子油等食物。
阿爾迪在有機食品的動作,使得它不僅能更好地和全食超市進行競爭,也能和最近正在迅速拓展有機食品產品線(Simple Truth)的克羅格(Kroger)競爭,同時沃爾瑪的neighborhood Markets也是有力的競爭對手。
阿爾迪最近在美國有1500家門店,并且在最近兩年內打算新開500家,作為30億美元拓展計劃的一部分。
網友觀點:
網友 Left Wing Elitist
必須明確的一點是全食超市優越感文化是永遠比其他品牌做得好。阿爾迪的門店很擁擠,他們所能提供的只是一個好的價格而已,但是全食超市給消費者營造的是優越感,全食超市讓你感覺到其他的有機食品零售商都是價格過高,服務員都是帶有主觀偏見,對消費者生氣和憤怒,不成熟的企業文化。
網友MVS
從我的購物經驗看,任何品牌提供的90%的產品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是廣告投入,有些品牌貴,你是在為他們的廣告投入買單。
我們在阿爾迪購物已經有兩年之久了,他們的牛奶、奶酪、有面包,都是非常棒的。當然,我不在阿爾迪購買速凍食品等,我在其他超市也不會購買。更重要的是,在阿爾迪購物,能夠讓我的家人吃到更健康的食品,口感風味更佳,同時不會超過我們可以承受的范圍。
從商業的角度,阿爾迪上架貨品的品質標準非常高。貨品想要上芝加哥Jewel的貨架要比上阿爾迪的容易得多,如果你不能獲得阿爾迪需要的上貨標準,你的產品就不能在阿爾迪銷售。他們有雙重的保證。如果你能進入阿爾迪銷售,那么你的產品就會隨著阿爾迪一起成長。
全食超市構建的銷售渠道更耗費錢,這也就是為什么全食超市的東西貴的原因。全食超市標榜自己是最優的成功的,他們只是在廣告宣傳和渠道上做得很好。
網友 brian jmack
在我的觀念中全食超市正在走下坡路。又一次去購物,需要排很長的隊伍,在一家折扣店我并不會介意排隊,但是如果是在全食超市這樣一家以消費者良好體驗著稱的門店則不行,所以我就走了,門店也沒有以前干凈。一句話,我很歡迎像阿爾迪這樣的競爭對手進入有機食品領域。
網友MIKE GEE
我們的家里并不是全是有機食品,像香蕉這類普通日常的消耗品,我們都并不一定要買有機。我們在好事多買很多東西。過去那么多年的購物經驗教會我,食品的標簽能夠重新被貼上去,我并不相信阿爾迪那些牛奶標簽上貼著有機的真的是有機產品。我確信我們有很多人正在吃著很多人工添加劑的食品。
網友Iss
我很想念阿爾迪,因為我們搬家了,雖然附近有很多超市可以選擇,但是卻并沒有一個讓我滿意的,要么就是價格太高,要么就是服務態度不好。
網友Germanron
我去過美國和德國的阿爾迪,兩者還是有所區別的。我對阿爾迪容易腐爛的食物并不是很相信,但是對阿爾迪的一些干貨產品(咖啡等)卻很敬佩。全食超市是我最喜歡的超市,我欣賞它對于產品高品質做出的承諾。我也希望阿爾迪能在新嘗試的領域,做出好的品質和價格的有機食品。
零售家語:有競爭才有更優質的服務和產品,有機食品領域作為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有實力的零售企業正在逐步涉足。從網友反饋來看,大部分人還是希望阿爾迪進入有機食品領域,通過阿爾迪的品類管理和經營,讓有機食品更加平民化。
(來源:Business Insider 作者:Hayley Peterson 編譯 胡柯柯@零售家 轉載注明出處 約稿聯系微信:hukeke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