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零售商來說,春節像一場考試,更像一場戰役,在迎接春節的過程里,也是大展身手的好時機,誰家的武藝高強,誰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流,誰交出的答卷才更為漂亮。
每年春節過后,按照慣例,DK都要進行春節銷售分析。按照總部、門店分層級分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總結過往,在剛剛過去的節日里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進步,還有哪些新發現,鼓勵各級管理人員開動腦筋;二是展望未來,在接下來該做怎樣的調整,怎樣更好的迎合顧客、引領顧客。
百貨店一般春節過后就進入了春季調整期,各個商家利用這小段的淡季,迅速對品牌、品類、布局進行調整,其實這樣的調整一般在春節前就開始定方案、拿數據,春節過后就要快速地實施方案。
聽說過一個故事,一家百貨店初七團拜,前一秒還對總經理說“過年好”,后一秒總經理就問調整方案的落實情況,完全無縫鏈接,根本沒留出喘息的機會。零售行業就是這樣,只有不停地學習與進步,才能不落后于人后,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才能不被消費者拋棄。
對超市來說,春節過后大的調整做得少,但是微調仍要不斷地更新。過了春節,劉鋼并未覺得輕松。一是要在門店會議上做科室的總結分享,二是還要對飲料區做一下微調,具體的方案只有大致的框架,還未形成明確細致的步驟。形成最終方案后,還要報到總部審批。這一系列的工作,都讓劉鋼不敢有半點馬虎。
在門店會議上做分享,除了用業績說話以外,還是一個自我展現的機會。往常聽報告,誰的報告做得好,立即會對報告人心生敬意。劉鋼作為DK的老員工,何嘗不知這樣的道理。所以,他對報告的內容不敢有半點馬虎。
就整份報告來說,除了基本的業績介紹之外,最能體現報告人心思的是對業績的分析,要在這份分析里看到一些商業趨勢和未來的熱點,同時還能預見到品類的走向,更重要的是要對當下的業務有預見性的分析和評判。后面這幾點要做好并不容易,如果分析不到位,會適得其反,引發反效果。所以,有一些報告人就偷懶,只介紹業績,只分析數字,這樣的報告雖然沒有亮點,但也不會犯太大的錯誤。
劉鋼卻不想這樣做,他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業務探討機會,只要有觀點就要亮出來,不管是否被認同,這畢竟是思考的結果。
他先整理了一份春節數據,里面有銷售額、毛利額、毛利率、促銷占比、客單、客流、交易筆數等,他特意又做了同比和環比分析,當這一整份數據報告出來后,劉鋼憑著多年的一線管理經驗和敏感性,覺察到了數字的微妙變化,對一些有疑問的數據,他開始詢問下面的柜長們,他試圖找到變化的原因。
讓他有些感慨的是,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飲料的格局正在轉變。原來過年,碳酸飲料是當之無愧的老大,而今年,屈居到第二位,離第一位也有不小的差距。他通過問詢,往年消費者整箱購買得多,而今年變少了,體現在數字上面的是碳酸飲料的客單明顯下降,交易筆數也在下降。
因為碳酸飲料一直占據到品類龍頭老大的位置,不管是合同條款還是陳列位置,或是促銷位置,都給予了最優惠的政策,雙方也漸漸認同了這種合作方式。
劉鋼大膽提出設想,壓縮碳酸飲料的陳列位置,空出來的貨架陳列漸受歡迎的果汁飲料。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建議,因為沒有一家零售商試圖去撼動碳酸品牌的優勢。劉鋼經過慎重思考和現場調研,在報告中著重分析了飲料趨勢的變化,并鄭重提出了自己的設想。
果如所料,劉鋼在會議上說出這個設想時,下面立即就有了“嗡嗡”的議論聲,碳酸飲料這只老虎誰敢碰?門店總經理卻給予了認可,他讓劉鋼后期拿出更詳實的資料與數據,然后再報備總部。
事過多年,再去看劉鋼當時的建議,確實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變化,碳酸飲料日漸江河日下,一蹶不振。而DK在與碳酸飲料的談判中拔得了頭籌,這要得益于劉鋼的先知先覺。
零售職場箴言:
太多時候,我們都愿意做平庸的大多數,這樣最安全,也最保險。當所有人都說是的時候,我們隨口附和;當大多數人都贊同的時候,我們也不敢反對,就這樣,在職場中我們一直碌碌無為,直至職業的終點。
在職場,那些愛思考、敢于表達意見的人,開始可能并不討喜,但勤于思考熱愛分享,經驗不斷積累,職業道路將越走越寬。
(上周值農歷新年,偷了懶,空了一期,這周補上,每周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