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今日),阿里又刷爆了朋友圈。哦,不!應該是刷爆了國內的各大媒體,不僅諸如聯商網、億邦動力、虎嗅網等專業媒體爭相報道,就連向來以黨政機關喉舌自居的新華網也將其列入時政板塊�?梢�,這信息對于國人來講是多么重要!然而,在大家陶醉之際,外媒卻在質疑阿里數據的水分。在這里,靖安因為沒有更準確的數據,不敢貿然追究數據的細節,然而,對于國人如此癡迷這個數據倒是有一些思考,并且大膽認為,這反映出國人對于行業、品牌的發展存在巨大缺陷與隱憂。
癡迷源于對暴富的追逐以及賺快錢的慣性邏輯
在中國商業文化中,向來是推崇短線投資,快速致富的。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多少企業都是捧著這個信條在開展著自己的業務。尤其以互聯網創業企業以這樣的例子居多�;仡�2015年的O2O發展史,PPT創業團隊在極短的時間內繪制了宏偉的藍圖,令天使投資人怦然心動。大規模的燒錢模式頓時讓自己的門店和網店全面開花,然而違背商業規律之后,換來的是連篇累牘的“死亡名單”!令阿里最為自豪的,就是與沃爾瑪的比較,從0到3萬億,沃爾瑪用了54年,而阿里巴巴用了13年。這似乎再一次點燃了國內投資者的瘋狂神經。然而,誰都知道,任何一個商業的發展絕對不會是一個急于求成的過程,缺乏匠心精神是目前國內創業者的最大阻礙!
絢爛的業績與特定的行業,應景了國家政策
兩會剛剛結束,“十三五”規劃綱要正式成為了引領未來中國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大力發展發展物聯網事業,推動農村電商發展,重視推動供給側改革,都成為未來中國重要發展方向與內容。恰在此時,阿里的完美數據讓政策制定者堅信策略的正確性,同時也更加有理由繼續推進電商事業的不斷發展。看看專家學者看完該數據后激情洋溢的評價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王健認為,阿里巴巴是平臺經濟,而平臺經濟是整個新經濟的重要核心,“它會帶動整個生產者組織方式的不同,社會資源的利用不同,價值創造方式的不同,甚至社會組織方式的不同,以及會帶來一系列的變化。”(引自新華網)
作為國內BAT互聯網巨頭之一,在政府大力推進“互聯網+”的政策下,3萬億,他的象征意義一定會遠遠勝過實際經濟價值。即使這個數據中有諸多水分,在這個時期,他的出現有著極高的存在價值!
數據給低迷的經濟環境帶來了一線陽光
經濟形勢低迷,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深深感受到了寒意,國家宣布進入經濟增長的新常態,其實就是對經濟低迷的一種心理預判。然而,作為一個世界經濟大國,穩定增長是必須完成的一個任務。需要看到一線光明。過去推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側重點發生了改變,消費成為重要的指標。然而,實體經濟并沒有像想象中那般給力,也避免不了負增長的厄運。所以創業、創新、就業成為政府最關注的方向。阿里在報告中也深深地懂得如何展現自己的社會貢獻。從企業交易總量與世界國家的收入對比,到平臺創業機會的創造,無不顯示出自身的社會重大貢獻者。
(圖片來源:聯商網)
(圖片來源:聯商網)
關于阿里推崇的創業機會制造,作為普通百姓,內心深處靖安是表示其貢獻是顯著的。然而,對于其創造創業機會的數量,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懷疑姿態。在阿里的平臺中,貢獻最大的是淘寶與天貓,然而,淘寶平臺中,真正依靠淘寶創業致富的數量,恐怕要大大地打個問號,我們不能天真的以為,僅僅注冊個店鋪就是在創業吧?如果真是這樣,國家的“大眾創業”目標只需要一個淘寶就能實現了。普通人都知曉,淘寶、即使是天貓,創業的生存狀態究竟如何呢?
至于阿里將自身的成就與沃爾瑪相提并論,靖安深不以為然,靖安堅定地認為電商絕對不是零售的主業,電商永遠無法取代實體零售的地位。電商快速膨脹僅僅是一個階段性的消費習慣變化,面對未來多元化的社會,消費形式的多樣性是無可避免的。然而淘寶本身的經營短板卻是不可忽視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對品位的追求越來越高,而淘寶依靠仿造、抄襲以低價搶奪了市場,是對消費品位的降低。同時也是對創新的阻礙。
綜上,靖安覺得對于阿里的3萬億,不必癡狂。對于零售,甚至是企業,匠心精神仍然是國人最需要補上的一課!
個人觀點,井底之見,不當之處,望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