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職業打假這一社會問題,我個人有一些觀點跟大家分享一下。職業打假到底好不好,如何去看待,我覺得先要看看它的本質:
1、以賺取金錢為唯一目的。不論哪個地方的職業打假人都是這一個目的,說的冠冕堂皇,都他娘的扯淡,他們不會關心老百姓的死活,但是他們的行為確實在某種層面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讓企業在商品引進和管理更精細化。而職業打假人發現企業問題這個作用則被工商系統充分的利用,相互之間在事實上近似主仆關系,相互之間各取所得(打假人拿錢、工商按輕重整改或罰款),并且有業績,臉上有光。
2、職業打假人用負責任的語言掩蓋著自己下流的行為,但他們也是這個社會病態體制下的產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市場的發展會逐步減少,減少,但不會杜絕。體制、市場成熟后,打假人的生存空間極小,職能部門真正履責。
3、職業打假人喜歡并且鉆著國家體制下的漏洞,漏洞是國家賦予的工商部門需要履行的職責和實際工商部門的無能(專業不如打假人、指導沒有、處罰第一)之間的差,這是他們生存的前提條件。
4、目前工商職能部門和職業打假人之間的關系微妙,政府在自己目前能力無法達到的情況下借助職業打假人的手,進行市場管理,并從政府工作報告文字上進行支持職業打假,這是畸形的、病態的、無奈的,是目前國家零售市場管理中的悲哀,類似警匪勾結、釣魚執法。
5、職業打假人為何只到規范的企業去打假,不去路邊小店、市場,原因很簡單:怕挨打!他們也需要法律保護他們的安全。
有的人講話說:蚊子不叮無縫的蛋,是你的問題別人才去打假,但是大家想一下,目前的狀況下估計全世界也沒有幾家企業能做到沒有問題,你能做到嗎?因此講這個話題是當下國家制度化的悲哀,是由國家體制決定的,打假人只不過是零售消費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點,只是這個點讓大家都很痛。因為職能部門目前做不到有效的監管、細致的監管,所以職業打假成為一個職業。
讓我們用平和的心態對待職業打假人,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大趨勢,因此只有盡可能改進自己,牢騷可以發,命還得要,最終一句話:體制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本。啥也別說,用孫子的姿態服務社會,用更加精細的管理減少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生存、發展。
- 該帖于 2016/5/22 13:2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