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有一套完整的市調系統,由專門的部門負責。市調部門獨立于采購、營運,兩者平級。之所以這樣設立,是因為DK的管理層認為只有市調部門平行于采購、營運,才能拿出真正客觀公正的報告,報告觀點不會因所在部門的利益而進行強化或弱化。為相當于市調部門對采購、營運的工作進行了監督與督導。
采購部每周都會接到一份市調報告,這份報告暴露采購的問題,也暴露營運的問題。每周一出的報告讓人膽顫心驚,雖然報告指出的問題數量未列入考核項目,但報告會抄送到各級領導郵箱。如果因為報告上列出的問題而被管理層“記住”,這總歸不是一件太美好的事。
每到發報告的日子,宋玉們如臨大敵,有人會不停地刷新郵箱,就等報告“落地”,他們在私下把市調報告稱作“小報兒”,有點調侃,更是想減化市調報告的威力,放松一下緊張的心情。
陳萌出差一周,臨走前特意交待宋玉重點關注一下市調報告。宋玉不敢大意,更有些緊張,她怕看到她無法解決的問題。
越怕什么越來什么。剛剛下發的市調報告上,有半頁紙專門講到了飲料科的問題,反映最突出的就是價格。同區域的一家零售商下調了部分敏感單品的臨時單價,宋玉查詢了歷史記錄,這是今年來的最低價。如何應對呢?報告是需要回復的。
宋玉給陳萌打電話,沒有接通。她不知如何是好。
她嘗試給其中一位客戶打電話,雙方有一番口舌上的“激戰”,客戶一口咬定這是零售商自行降價的結果。宋玉意識到,如果再與客戶周旋,雙方肯定無法達成共識。宋玉一心想得到一個更低的價格,但客戶無論如何都不答應,客戶心理明白,如果再這樣輪翻降價,這只產品就沒有生命力了,這是維護一只商品的底線。
在第一位客戶這里,宋玉就碰了釘子。她急得額頭冒汗。她看其他同事已經在回復報告了,她鼓足勇氣,去找了經理張旭。
平常關于飲料類的工作都是由陳萌匯報,但宋玉會把一些工作進度和成果抄送到張旭郵箱。看到宋玉滿臉通紅的找他,張旭一驚,以為出了什么狀況,當他聽到是因為市場報告的問題就暗暗松了一口氣。宋玉寡言,平日里與張旭交流較少,她還不知道如何把一個問題說得圓滿。
張旭開始引導宋玉,“對消費者來說,價格肯定是重要選項之一,但是作為我們來說,如果因為消費者重視低價,就一味跟進低價,到最后只能是兩敗俱傷。我們低價的要求,客戶也不會配合我們。”
宋玉點頭。張旭接著點說:“這次報告我看了,上面雖然涉及了一些敏感單品的價格,但是并沒有全部覆蓋。如果對方做A產品的特價,我們緊跟著也做A,一個總跟在別人后面的零售商肯定不是好零售商。”
“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思路,一是選一只同等重要的或更重要的單品與客戶協調下調價格;第二個思路是拋開價格,我們換一個方式迎接對方的挑戰。”聽到張旭這樣說,宋玉更是充滿疑惑。
“我們可以借此組織一次大型的活動,在淡季創造話題,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同時爭取到客戶更多的活動資源。拿針尖去對麥芒難分高下,但最先出手者肯定是占了先機。對方把球拋出來,如果我們再搶同一只球,很難吸引到消費者的目光,我們不如再扔出一只更好更大的球。”
宋玉有些恍然大悟,她一直把解決辦法固守在價格這個小圈子里,當客戶不支持時,她就沒有了對策。聽張旭一說,她一下子打開了思路,原來有這多么種解決方式,每種方式都有創造性,而且給客戶留足了余地。一個不緊逼對方、為對方留足余地的方案,最終會得到客戶的擁護。
零售職場箴言:
“做第一”,這是一位有著多年零售工作經驗前輩說的一句話。他說,零售業沒有半分鐘的秘密,只有率先引領者,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這句話讓我思考良久。
第一,從大的方面說,是行業第一,但行業第一并不是那么容易爭取,鳳毛麟角的位置只有極度優秀者才能享受這難得的榮光,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棄對第一的追求。
第一,無處不在。第一可以把某個品類做強做大,如永輝的生鮮;第一可以把某一項內容做到極致,如胖東來的服務;第一更可以體現在細節中,如一場促銷活動的引領,如某個單品的率先上市。只要用心,就會發現第一無處不在。
(每周五更新。抱歉,已一個月未更新,這是在聯商開專欄四年來最長一次未更新,這種狀況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謝謝一如既往支持的你們。)
2016-11-07 10:57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 該帖于 2016/11/4 13:4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