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獅品牌策劃機構劉一辰從事品牌策劃十多年,有一個準則,那就是在商務領域,只與企業一把手對接!
劉一辰:曾經有很多次,完成溝通,在正式合作時,農企老板就要把事情交給手下。我說:別介,哥,這事情還是你親自抓好!客戶有些不解,咋地,我手下還做不了這點事?甚至一些準備與項目組對接的哥們還有些不滿,好像我看不起他似的。
實際上,我沒有看不起任何人。我是為了事情好,品牌建設,真不是一個中層干部能負責得了的。
調研要將企業的“八輩祖宗”翻出來,企業中層可能根本不知道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做品牌第一步就是兩腳沾滿泥地去調研。這種調研不是走馬觀花,在企業調研板塊,項目組經常要翻企業老底,企業怎么出生的,近幾年的銷售數據,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都在調研范圍內。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品牌建設就是先把企業脫光,再把企業重新包裝!這樣的事情,除了決策者,哪個中層敢放肆,隨便說,隨便配合?肯定得早請示晚匯報,甚至有些東西可能根本不知道,不僅降低效率,而且還降低質量,不如與一把手直接配合,速度更快,質量也更高。
項目規劃往往要將企業“大卸八塊”,企業中層根本做不了主
不僅初期,到了中期,既然是品牌規劃,不可能是在企業現有基礎上添個綠葉畫個眉,如果那樣,根本沒有必要做品牌規劃建設,隨便找個工作室或者內部讓員工做了就好了。但凡涉及到品牌規劃,必然有戰略路線的指導,核心價值的定位,產品結構的改變與創意,這些事情,每一個都是關系經營核心,做好皆大歡喜,做不好就傷筋動骨。讓中層去負責這樣的事情,就像讓小孩開大車,多少有些為難人,因此,還是掌握羅盤的人出來,做指點江山,指導航向的事情,更靠譜。
項目執行要大力度調動“兵馬物資”,企業中層根本沒那個權利!
紙上一行字,紙下一堆錢!每一個方案的執行,都是調動千軍萬馬的事情。隨便一個包裝,放在策劃公司,就是一張圖;但到了印刷廠,從工藝到包材,隨便變一下,成本就增加十數萬乃至上百萬;一個活動,從場地選擇到資源整合,哪個不需要動錢動權?這些,中層拍得了板嗎?就算授權拍了板,一旦走了形,責任又誰來擔?
上帝的歸上帝,撒旦的歸撒旦!不是說品牌建設工程不讓中層參與,而是主體責任非決策者一把手不能負擔。那些開始讓中層負責品牌建設工程,做到后來又責怪中層腦子進水的,恕我直言,這些年我見得太多了,這事從一開始就擰巴了,不客氣地說,真正腦子進水,應該自己打自己耳光的應該是決策者,因為品牌建設工程本來就是,也只能一把手的事兒!
作者簡介:
劉巖,字一辰,藍獅農業品牌策劃機構董事長,中國新農業三兄弟之一,農業品牌策劃專家。“農產品品牌記憶法”創立人,多年致力于中國農產品品牌策劃的研究和實踐,獨創了聚合企業戰略、品牌構建、產品線開發、品牌管理為一體的“品牌記憶法”,開創了中國農產品營銷的新視角,成為中國農產品品牌升級的創意引擎,著有大農業品牌系列圖書之《大米應該這樣賣》、《農企應該這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