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激活RFID計劃 帶動IT二次革命
來源:
聯商網
2004-09-21 10:24
美國商業周刊、國際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IDC等,都把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列為21世紀十大策略性產業之一。產業界人士也把RFID技術的發揚光大,視為是二次IT革命,未來將帶動的商機更是無可限量。RFID技術將如何影響供應鏈系統,本報今日起以專題報導方式,為讀者分析RFID在臺灣市場的發展潛力。
RFID這四個英文字母,煞聽之下,似乎讓人摸不著頭緒,但有很多臺北市的通勤族早就體驗過。臺北市捷運和公車運輸系統所使用的悠游卡,就是RFID技術的運用雛型。
悠游卡可以讓通勤族“扭一下屁股就進站”,主因是由進站處的柵欄所設置的接收讀取器 (reader),可以快速讀取悠游卡內的芯片所傳送的電波,立即放行,減少刷卡造成的人潮阻塞。
不再一樣樣結帳
除了悠游卡外,現在已有不少公司在門禁管制上,開始運用RFID技術所做成的員工識別證,這種識別證有別過去需要將卡片插入卡片閱讀機內的「刷卡行為」,只要配戴卡片的人員通過讀取器,機器就會自動識別員工的身分,決定是否放行。
未來五年內,RFID技術將會被進一步大量運用在物流零售業,消費者購買大量物品,一整輛推車的商品通過某個可讀取價格等資料的電子裝置時,馬上就可以知道要付多少錢,不必像現在必須把商品放到柜臺上,由結帳員一樣一樣的算帳。
這樣的裝置將可以節省消費者的時間,將來消費者也可以悠游進出大賣場,不必為了結帳大排長龍。而零售業者透過RFID技術,可以馬上知道那個貨架空了,并迅速補貨,除了提高銷售業績外 (零售業估計迅速補貨增加的營收可達總營收的3%至5%),也可以了解消費者對商品的偏好,加重銷售率高的商品采購,有利改善采購效率及庫存壓力。
美國著名的Wal-Mart百貨已要求供貨商要在2005年元旦前,在供貨商品上貼上使用RFID技術的電子卷標 (Tag),以利推動快速流通計劃。Wal-Mart也已和寶潔 (P&G)等供貨商合作,測試RFID系統的穩定性。其它如吉利 (Gillete)、班尼頓服飾 (Benetton)等消費商品提供者,也都在進行這項被描述成跨時代技術的測試。
另外,美國國防部也已要求供貨商,要在供應的軍品上貼上采用RFID技術的卷標。
廠商一波波投入
日本、歐洲等國,也都注意到RFID技術的發展,正在研究將相關技術導入服飾、零售等行業。包括瑪莎百貨、好市多大賣場等,都在進行導入RFID的計劃。
科技業自然也不會自外于這項新技術,包括升陽計算機、戴爾、微軟、IBM等都在研究相關的技術及軟件運用,以便讓企業客戶可以因應Wal-Mart及美國國防部的新要求。
為了因應Wal-Mart所稱的劃時代技術革命測試,臺灣的電子業,特別是生產高價電子終端產品,如筆記型計算機、手機、家電等,如果想要持續進入Wal-Mart,就必須要貼上可讓RFID技術讀取的卷標。因此,不少廠商都已投入研發RFID相關技術,以趕上這一波RFID熱潮。
RFID發展的主要障礙是成本問題,傳統的條形碼只需印刷成本即可,但是RFID卷標一個要價新臺幣5元以上,商品價格必須在100元以上,貼用RFID卷標才劃算。 雖然RFID的辨識率還未到零售業者要求的標準,不過,Wall-Mart等業者仍先行將這套技術運用在倉儲上。另外,包括聯邦快遞 (Federal Ex-press)也將這套系統運用在快遞車的司機上,讓司機手腕上配戴RFID發射器,不但可以自動開車門,還可以發動引擎。目前該公司正在測試相關技術中。
將來,相關的技術運用還會大增,未來市場更是不可限量。IDC預估,美國零售供應鏈的RFID支出可望從目前的一億美元左右,升高到2008年的13億美元。
IDC預測,隨著制造商和通路商自掏腰包投資,以因應大賣場的RFID新措施,RFID相關的服務市場規模可望在2007年攀升到2.7億美元左右的高峰。另外,相關的軟件支出,要到2006年前后才可能開始升高,屆時會有更多的企業開始需要RFID相關運用軟件。 日本一步步試行
日本總務省估計,RFID產值到2010年時將到達9兆至31兆日圓,其中有70%的產值是運用在貨物追蹤及商品供應鏈上。日本的超商、服裝業者、圖書館,甚至農民都已逐步試驗RFID的技術應用在銷售上。
RFID還可以進一步和目前一項熱門的產品信息站(Kiosk)結合,在Kiosk 加裝RFID Reader(讀取器),就可以讓消費者使用儲值卡,在Kiosk上消費或查詢信息。
RFID運用在生產制程管理的效益,還包括減少作業員輸入資料時間、減少現場駐點及排場人員人數、減少流程卡管理時間、減少裝配用零組件庫存、以及提供實時制造商品的信息等。至于在零售業賣場應用,可有效達成庫存管理自動化如收貨無人化及效率盤點,及智能貨架、防竊保全及自動補貨等。
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勁爆發展是,RFID技術結合手機,變成移動式庫存管理或監控系統,老板到全球各地出差,隨時可以透過手機了解員工是否偷竊貨物。這項技術應用,對于銷售鐘表、鉆石珠寶等高價商品的精品店,特別有助益。 【經濟日報 記者黃玉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