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售業不可避免面臨全面洗牌
來源:
聯商網
2004-11-18 11:58
據了解,目前上海大約1000多家汽車經銷商中,得到生產商授權的經銷商只有200多家,全面的洗牌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授權銷售對誰負責?
國家發改委工業司車船處陳建國處長接受采訪時表示,制定《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目的,是讓廠家通過授權經銷商,直接對消費者負責,杜絕“砸大奔”事件再度出現。
上海大眾總經理助理杜亦兵也表示,汽車不是一個普通的商品,它關系到社會安全的問題,屬于專控產品,施行汽車召回后,還涉及到廠家的責任,因此施行品牌銷售管理強化了廠家對營銷網絡的控制,可以更好地建立品牌形象,防止汽車經銷商過多過濫。
但相反的意見也同時存在。
有人質疑,如果取消了汽車分銷商,車廠對經銷商隨時可能取消廠商的授權,這進一步加強了廠商相對銷售商的地位,將使“壓貨”擠占銷售商資金的現象更加泛濫。另一方面,銷售商完全成為廠家的分銷店,就不可能私下降價,這對消費者明顯不利。
對此,杜亦兵認為,銷售商層次過多過濫,正是目前汽車市場價格紊亂的原因。實行“品牌銷售”,正是規范汽車企業營銷行為的重要動因。
汽車超市困局
山西萬國汽車城總經理張元隆心急如焚,會議間隙,他大步走上講臺,急切地與國家發改委工業司車船處陳建國處長交談,渾然不顧已經圍上來的一圈人。而他的問題,也正是臺下不少汽車城投資者所深深擔憂的。
這是上月底在上海舉行的“2004中國汽車營銷與服務峰會”發生的一幕。
以山西太原的萬國汽車城為例子,50000平方米的營業空間里,除了自用的用于上海大眾4S店的20000平方米,剩下的空間,基本上都是出租給中小銷售商,屬典型的汽車超市業態。而這些經銷商往往都沒有廠家授權。張元隆講,雖然也有自營品牌,但如果這些小車商退出市場,萬國汽車城前途堪憂。
張元隆告訴講,目前他正帶隊在拜訪幾大車廠爭取直接授權,現在萬國已和浙江吉利達成了初步一致,將于近期獲得授權。其他的車廠,張元隆表示還在接洽中。
張元隆的困局,并不僅是孤例。事實上,僅在長三角地區的15個中心城市、55個中等城市里,已經建有數十個大型有形汽車市場,有成熟的業態和較廣的覆蓋面。在《辦法》下,這些汽車城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杜亦兵表示,汽車城、汽車超市的業態也應該有一定的存在余地,相信《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會作一定的考慮。
汽車經銷商變局
從杜亦兵處得到的資料顯示,上海大眾上海地區經銷商20多家,但銷售上海大眾產品的汽車銷售公司就有200多家。
根據《辦法》,這個現象將不復存在,那多出來的近200家銷售商面臨著尷尬局面。轉行業、找掛靠或者重新向廠家申請授權,經銷商出路不多。
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老總無奈地表示,此時申請品牌專賣,一些強勢品牌一定會借機抬高門檻,收取“入門費”,但他估計,為了生存,還是會有很多經銷商趨之若鶩,畢竟,已經有那么多的前期投入,退出市場不太可能。
杜亦兵表示,上海大眾會適當考慮增加授權經銷商,但出于對老經銷商利益保護,增加的數目不會太多,可能在4S的加盟條件上會有所變通。另外,在邊遠省區,在授權的條件上,也可能有相應的調整。
市場人士表示,雖然目前《辦法》通過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從營業執照上加注“品牌汽車銷售商”進行執法管理,大大加強了可執行性,但根據《辦法》,“經汽車供應商同意,汽車品牌經銷商可在其指定的市場經營區域內設立從事汽車品牌銷售的非法人分支機構。”這就是掛靠、中小汽車銷售商被“收編”留下了一扇小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