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淘寶和易趣誰會掛掉?
來源:
聯商網
2005-02-21 09:43
實力分析
無論是淘寶還是易趣,在強力后臺的全力支援下,2004年正式開始接火了數次。淘寶取得了穩定增長的用戶群體,而易趣則獲得網絡宣傳和知名度的優勢。不過有消息說,ebay的資金投入是有條件的,在一段過渡時間之后如果看不到盈利的前景,資金撤出的速度不會比投入時的慢。相比之下淘寶的孫掌柜則顯得從容和自由得多,保持一定頻率的市場宣傳攻勢之下,淘寶的投入更多的是花費在建設信用度、解決交易支付問題,特別是客服人才的培養方面。
資金目前無論對于易趣還是淘寶都不是急迫的問題,所以市場宣傳就成為雙方非常重視的戰場。易趣在經歷了換人和網站技術整合以后,突然在網絡媒體上發力,特別是得到了如日中天的騰訊的大力支持和傳統媒體的廣告投入,使得自己的市場知名度明顯高過對手一個檔次。淘寶則顯得有點心不在焉,除了個人網站聯盟的小廣告和傳統媒體的公關稿以外,淘寶的整體市場宣傳似乎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波次,這也是馬云的一貫作為,在沒有形成絕對優勢之前,低聲下氣并不是一件壞事。
拋開那些所謂的IDC、IDG、ALEXO或者不知所云、不見廬山真面目的統計機構的數字來說,C2C網站的競爭實力就是用戶的口碑!在筆者經常瀏覽的八個C2C方面的論壇中,雙方的支持率平分秋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延和新人的加入,淘寶的擁蹩們有后來居上的趨勢,一位網友在論壇留下的幾句話也許可以作為最好的注腳:“在默認設置的IE中分別打開各自的主頁,淘寶顯得和藹可親,易趣是正規嚴謹,不過我看到繁體字就頭昏,要國際化是事實,不過作為國內用戶,我們更喜歡人性化一些。”
可惜,海王星個人認為,易趣是絕對聽不進去用戶們的苦口婆心的。
態度決定一切
C2C要真的熱起來,盡快解決交易過程中的支付問題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易趣的安付通和淘寶的支付寶分別作為雙方建設誠信度的主要工具,同時面對所有用戶的考驗。不過就筆者自己的體會,支付寶的風頭已經遠遠超過安付通的光彩。
筆者分別瀏覽了兩個網站的200個站內交易網頁,在網絡付費卡、化妝品(含服裝)和地方特產三大熱門交易項目中,有超過80%的淘寶賣家建議客戶使用支付寶,這個數字在易趣的賣家之中沒有達到50%。支付寶正在成為淘寶網上面賣家吸引顧客的有力武器,而在易趣上面,使用安付通的賣家支持率少得可憐的真正原因是--傭金抽得太厲害了,1%的交易額提成,最低4元最高100元,還不考慮客戶自己在交易環節中異地打款,甚至異地不同銀行打款支付的情況。高昂的交易成本和易趣過度膨脹的野心已經開始并且還會繼續趕跑大量的賣家和買家!盡管易趣也宣稱使用安付通是免費的。
對于買家來說,使用支付寶得到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交易過程中如果出了問題,淘寶明確表示用戶在有書面和電子證據的情況下,一定協助并且支持“竇娥們”把官司打到底。遺憾的是,從易趣網頁上面的分類Help來看,無論是對于賣家還是買家,易趣自己制定的條款都是息事寧人的態度,實在不行的就推給法院啦。
在處理交易糾紛方面,淘寶是15天為一個處理階段,易趣則是不可思議的30天。不客氣的說,易趣是在考驗所有用戶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是明目張膽的采用“拖”和“推”的方式降低自己的運營成本,無論從什么角度出發來理解這個問題,易趣的手段多少顯得有點陰損和下流。
特別要指出的是,筆者用買家的身份在淘寶網上面購買化妝品,前提條件是賣家使用支付寶交易和保證產品是真品,聯系了10個賣家卻沒有達成一單交易,C2C上面化妝品絕大部分是港版或者馬來西亞產品,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這就是態度的問題,而我相信態度可以決定很多事情,甚至會決定掛了,或者不掛!
保護賣家還是買家?
事實是最有說明力度的。為了最真實地深入了解中國C2C的現狀,筆者拿出了10片普洱茶,分別放在朋友的網店進行試驗。由于朋友的網店主項是販賣網絡支付卡的,交易量很大信用度也高,在14天的時間之內,淘寶網通過支付寶安全成交了14片(應客戶要求追加了4片),全部的交易過程中,唯一的缺陷是引導客戶使用支付寶完成交易--消耗了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作為賣家的我和客戶都可以理解,要想在賣家、網站和買家三者之間安全交易,畢竟現在C2C受到銀行的制約因素太多了。
同樣的物品放在易趣上面,盡管還是朋友的網站,甚至訪問量比淘寶網的還高,我只收到了兩個咨詢物品的郵件。無奈之下參加了易趣剛剛結束的50元拍賣折扣優惠的活動,卻在活動結束的最后一天遭到惡意競拍,拍下之后買家徹底消失,剛剛經過午夜12點鐘,交易產生的費用帳單已經清楚地顯示在我的帳戶信息里面......易趣活動結束的那天晚上,憤怒的賣家爆發了,鋪天蓋地的帖子如洶涌澎湃的海嘯充斥了國內所有著名的C2C論壇。最為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一個注冊地在上海的賣家提出抗議,也就是說同樣的行為并沒有發生在上海易趣網賣家的身上。這不讓人不得去思考和玩味,順帶說一句,不管是申述還是投訴的電子郵件我發了三遍,自今泥牛入海音信全無,別和我提客戶電話,打通的幾率不比中福彩頭獎的高!
作為國內第一批易趣的用戶,我感到迷茫和不解,我很懷念當初通過易趣賣掉我用了兩年的486本本的幸福時光。如今店開大了,上架多少百萬級商品增加多少十萬級賣家投入多少千萬級資金的易趣,這樣對待非上海本地的賣家,個人認為多少不是一個很好的兆頭。
而作為買家來說,我早就失去了對易趣的興趣。原因非常簡單,同樣的商品,賣家在付出了登錄費、網店月租費、交易傭金、第三圖片發布費、粗體顯示費、倉儲物品費......等等之后,在如今“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日益流行的今天,我寧愿到對于賣家目前還是免費階段的淘寶去購物,除了得到物美價廉的實惠以外,我還可以要求賣家對我進行好評。一個好評如潮的買家,在賣家那里還拿不到更低的折扣?
如今不是人找貨,而是貨找人的時代。淘寶很明白這一點,而易趣已經明確表示出店大欺客的行為和派頭來。
作為“記錄中國最真實的C2C系列”第一篇的結束,筆者透露一個很不為人知的事實,在我做記者和做PR工作的時候,都接待過易趣和淘寶網的工作人員,易趣的是做飛機來的,安排在四星級酒店還頗有微詞。淘寶網的人很年輕,是坐火車來的,親口告訴我馬云在外邊喋喋不休地說阿里巴巴有多少現金待用,對內卻是一分一厘算得清清楚楚。
不管這兩個國內的C2C大亨在2005年如何絞盡腦汁要讓對方“掛掉”和自己“不掛”,活下去的幾個生存指數里面,運營成本的排名應該不會在前三名之外吧?
(天極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