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電子商務檔次的5大攻略
來源:
聯商網
2005-03-09 15:32
網站業務流程重組
喜好幽默的人一定不會對這樣一個笑話感到陌生——把一頭大象放入冰箱中需要幾個步驟。看似復雜的問題答案卻很簡單,這就是開冰箱門、把大象放入冰箱、關冰箱門三步。聽起來這個笑話和信息化毫無關系,但深究起來我們卻發現美國實施電子政務的目標正是在電子政務網站中,鼠標點擊三次,就可以完成一件工作。
與之相反,國內的電子商務卻往往是把網下的流程原封不動地搬到了網上,如果網下完成一件工作需要跑十幾個地方,那么網上同樣的工作不過是換成了完成同樣多的流程。更有甚者,近來許多企業間興起了合并風,但合并后的企業中工作的合并卻只體現在了網下,網上依然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實質上,就是在原有的工作上套了一件外衣,而絲毫沒有觸動到流程本身。如果碰到幾套流程之間公文不能順暢地流轉,可能采用電子商務的方式效率更低一些。如此一來,電子商務因為只起到了少跑幾趟路的目的,自然就成了一件擺設。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前一時期流行一本名為《網站重構》的圖書,透過此書,我們不難發現重構網站在技術上并非不可解決的難題。從ERP的實施過程來看,BRP(流程再造)無遺是較難的一環,實施廠商不愿觸動,傳統企業更是想減少麻煩。但對相當多的企業而言,少了這一環,會為日后電子商務向高檔次發展埋下禍根。
通用語言
遠古時期,人們曾想造一座塔,順著這座塔,人們就可以上到天上。上帝見到了這種情況,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威脅。于是,上帝想了一個辦法,讓人們開始使用不同的語言,接下來,人們最終沒有能力繼續修成此塔。拋開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不說,我們可以想見通用語言對人們的影響有多大。但是,許多企業在門戶網站建好以后,問題恰恰就出在通用語言上面。互聯網的一大特點就是沒有邊境,你發布一個不起眼的文檔宣傳你的產品,也許你認為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世界的某個角落的人卻可能在同樣的時間內苦苦尋找同樣的信息,而讓信息為雙方共享的前提條件是在雙方之間存在一種通用語言。
造成語言不能通用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網站使用的自然語言只支持簡體中文或英語,而忽視了類似于中文語言中“簡繁通”一類技術的采用,造成自己的網站只能在國內瀏覽,一到海外就成了一堆亂碼。另一種則是自己的網站只支持IE瀏覽器,而對不斷出現的新型瀏覽器視而不見,無形中將這部分潛在客戶拒之門外。通用語言在目前仍然是一個習慣問題,在技術上并不存在無法解決的問題。
網絡提速
網絡的瀏覽中存在的8秒原則到目前為止并沒有被找破,這就是如果你的網頁不能在8秒鐘之內被打開,瀏覽者就會對你的網站失去興趣,轉而去瀏覽其他網站。顯然,國內企業對網速的敏感度還處于一個低水平,就連2004年舉行的全國經濟普查網上審報系統,也因為網速太慢影響到了審報速度,而弄得怨聲載道。
傳統的網絡提速辦法不外是制作鏡像站點,但目前內容分發網絡(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的出現,已經改變了這種現狀。CDN的目的是通過在現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層新的網絡架構,將網站的內容發布到最接近用戶的網絡“邊緣”,使用戶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內容,提高用戶訪問網站的響應速度。CCTV通過CDN技術把2004年的春節晚會直播到了臺灣,其效果和在北京上網觀看并沒有感觀上的不同。
三流合一
眾所周知,要讓電子商務真正發揮出應有的效用,就要做到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國內目前在信息流、資金流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物流方面還表現出了太多的無奈。美國的物流公司采用的是松散型管理,5個人成立一個小公司卻可能管理著上千輛運輸車輛。這些屬于個人的運輸車輛,也保持了一種相對自由的狀態,如果一家公司提供的服務不夠好,就可以很轉松地轉入另一家公司。這種松散但卻市場化程度極高的狀態,保證了整個物流業的活力。與之相比,國內物流業卻顯現出種種不正常的現象,本該是技術含量最高的汽車物流卻淪落到了搬運工的地步,相對簡單的家電物流卻成了技術含量最高的物流種類。
面對著這種形勢,三流合一表面上看來是一種奢談,但環顧國內物流業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已出現了一些解決方法。其中的一種方法是一批電子商務企業自建了屬于自己的物流隊伍,保證了三流合一的實現。事實上,作為后來者,如果需求不是很大,并不一定完全自建屬于自己的物流隊伍,而只需與這些已經成型的物流企業合作,就可以解決三流合一的問題。
與內部信息系統相結合
電子商務與信息化在一般企業被分成了兩端,一端是以ERP為代表的信息化,另一端是以門戶網站為代表的電子商務。雖然在整體規劃中這二者被放在了一起,但真正做到讓這兩者協同發展的企業并不多見。
國內企業信息化往往遵循著這樣的順序,先上ERP解決內部資源的管理,再依據需要考慮上CRM或是SCM,在此基礎上再判斷是否需要采用BI(商務智能)系統。但實際情況卻是ERP的熱潮之后,CRM和SCM相繼遭受了寒潮。這除了國人采用的獨有的關系營銷方式和SCM缺乏真正的產業鏈協同之外,電子商務端的發展緩慢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IBM是電子商務的極力倡導者,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它為我們描繪的未來電子商務的場景:顧客走入商店,商店會通過類似于RFID的技術,識別出顧客的身份,然后向顧客推薦依據他們歷史購物數據反映出的,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商品信息。同時,類似于他們是否可能帶著需要額外照顧的兒童,從而需要額外的服務這類信息,也能立即反映出來。最后,在結款時,人們也無需排著長隊,而只需從特定的掃描設備前經過,就能得出所購物品的總金額,最后劃卡結算就可以完美地完成購物過程了。整個過程設計得非常人性化和個性化,客戶的忠誠度自然會極大的提高,商家因此不必擔心客戶的流失。
類似的購物經歷你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是的,如果你曾經在網上購物,你會發現上文提到的許多服務你都感受到過。所不同的只是你是在虛擬的空間中感受到的這一切,而創造這一虛似空間的就是電子商務。
透過上面五方面的陳述,我們不難發現,企業提高電子商務的檔次,并不全是技術問題。既然現在技術完全能解決問題,決定檔次的就只是態度問題了。因此,對CIO們來說,“莫以善小而不為”,才是最重要的。(作者:金愛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