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的角力 論主題書店經營
來源:
聯商網
2005-03-16 14:06
臺灣ㄟ店老板吳成三說:「人家跟經銷商一次的訂書量可能是我們的十倍!」主流書店因為有許多的連鎖店,進書量大又有議價空間,在壓低成本上,具有極大的優勢,加上書籍的流通速度快,沒有積壓成本的困擾。
主流書店在營銷上所投注的費用,對于主題書店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支出。晶晶書庫創辦人賴正哲說:「沒有多余的錢可以用來宣傳,所以用另外的方式來達到效果。」邀請知名的公眾人物舉辦座談、簽名會,甚至是新書發表會,可以增加在媒體上的曝光率,同時帶動人氣、讓大眾的目光聚焦。
利用各種省錢、便捷的方式來宣傳,甚至是靠著讀者的口碑,主題書店試著以另類的方式來作營銷。架設網站、發行電子報都是可行的方法,此外舉辦活動更可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賴正哲表示,辦活動可以直接與讀者互動,只要可以吸引他進來,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了。
雖然面對的是小眾市場,還是必須盡可能擁抱人群。女書店經理林綠紅強調,在分眾的邊緣地帶,還是會有游離者,創造一種新鮮感,讓本來不是既定客層的人,也能找到他們所需要的東西,「要想生存,不能光靠這些既有的族群。」
流行是善變的,要想維持一種新鮮感,必須掌握時代的脈動,了解消費族群的口味,以及他們需要什么。賴正哲表示,當以同志文化為題材的電影正在流行,就必須提供這樣的商品,滿足你的客層。比起主流書店兼顧大眾口味,主題書店對于小眾口味的敏銳度,自然要更為精準。
臺灣ㄟ店老板娘黃妙齡表示,主流書店能夠提供的商品,當然不可缺少,此外更要能突顯自己的特色,「別人沒有的,只有我們才有」。架上陳列一系列關于臺灣鐵道的商品,便是風潮下的產物。從鐵道車票的圖鑒到臺灣鐵路沿革的專書,甚至是限量的鐵道風景明信片,都是炙手可熱的商品。她說一本售價一千六百元的車票圖鑒,有人遠從加拿大來買,客人還說除了這里,實在是沒有其它地方有了。
理想要能實踐,生存是首要前提。晶晶書庫的賴正哲說:「市場是很殘酷的,一家同志書店要能獲得別人認同,必須經營的有聲有色,人家才會正視你的存在。」經濟的力量是很大的,晶晶的成功說明同志族群的高消費能力,可以在市場法則下生存,形成一種消費文化。賴正哲表示,晶晶作為一間同志書店,已經成為一種同志文化象征,許多外國觀光客來到臺灣會想到晶晶來看一看,體驗同志文化,「當作是一種文化外交吧!必須讓老外看到臺灣同志文化的獨特之處。」
臺灣ㄟ店屹立了八年,讓許多愛好臺灣本土文化的人,有了一個依歸。許多身在海外的臺灣人,會托朋友帶東西回去,當然他們也非得要造訪臺灣ㄟ店,因為這里保有了許多臺灣的寶藏,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女書店的成立,讓臺灣的女性主義者,擁有共同的話題,雖然只是一家書店,卻凝聚了一股力量,讓所有關心這個議題的人,找到彼此。經理林綠紅說,有些參加女性主義研究社團的高中女生,還特地遠從中南部上來,只是為了看看女書店,聽到她們說:「這就是女書店呀!」讓她感到十分有趣。
以經營書店的方式來推動社會運動、參與社會改革,必須面對市場的考驗,同時也不免向現實低頭。一家以關懷自然、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自然野趣書屋,就在這樣的壓力下,結束營業。鄰近自然野趣的臺灣ㄟ店老板娘黃妙齡說:「這樣也好啦!當老板的壓力很大,底下的員工要吃飯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