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百貨大樓總經理李炎:“變”是永恒的主題
中國加入WTO后,外商零售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步伐加快,作為傳統的百貨業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國一些大型百貨商場紛紛倒閉和轉業。麗水也不例外,尤其是近幾年來各種新型零售業態的興起,編織成相互補充、相互競爭的零售網絡,麗水百貨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幾經滄桑風雨,麗水百貨大樓卻像一棵常青樹牢牢地占據了麗水商業零售企業的老大的位置。是什么讓麗水百貨大樓永葆青春?近日,我們的“黨報會客廳”請來了麗水市百貨大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炎。
記者:在麗水百貨業有這樣一種說法:麗水百貨大樓是百貨業的“不倒翁”,不管市場怎么變,它總牢牢占據麗水商業零售企業的老大位置,李總,您能談談你們的制勝法寶嗎?
李炎:作為多年的國營公司改制過來的麗水商業零售企業,麗水百貨大樓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特別是知名度和誠信度非常高,讓消費者覺得到百大購物比較放心。
但人們所說的“不倒翁”是不存在的。與大城市好的商業零售企業相比,也有一定的距離,所以百大一直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的變化。在不斷調整中,尋找每一個可能存在的競爭點。目前,麗水百貨大樓正從傳統百貨逐步向現代百貨轉變。
對百貨業,我有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感。多年來我一直信奉一句話:“變”是百貨業永恒的主題。
自從上世紀80年代中山街百貨商店開業以來,我們一直在變。通過不斷改造,不斷裝修,營業面積從原來的900多平方米擴展到現在18000多平方米;同時品牌結構也在不斷變化,引進了許多與商場目標定位相吻合的國際國內名牌,通過培育,提升了百貨大樓的商品檔次和形象,向精品化、時尚化又進了一步;經營方式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創新求變,自營、代銷、聯營、承包、租賃等,在發展中不斷調整,廠家、省級總代理商逐步增加,當地代理逐步減少。
記者:收購晶都商場也是麗水百貨大樓的一大變化嗎?
李炎:是的,晶都商場商品定位為大眾化,與定位中、高檔的百貨大樓形成差異,滿足不同階層消費群,擴大市場占有率。但目前與達到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計劃用2-3年的時間使晶都商場在不斷調整中成熟。
記者: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后,國外一些財團會進軍中國,同樣,國內的一些知名品牌也會進駐麗水,在這硝煙彌漫的競爭時代,作為麗水百貨業,應該怎樣才能探索出一條適合麗水發展的新路子?
李炎:中國加入WTO以后,對于麗水每一個商家來說,壓力會越來越大。在“狼”來之前,麗水百貨業只有加快發展,結合本地實際和市場不斷調整,不斷提升,才能有立足之地。
消費者在變,市場在變,商品也在變,作為商場必須走在消費者前面,引導消費潮流才不會被淘汰。國內一些好的商場,都是每年一大調整,半年一微調。因為只有變化、創新了,商場才有吸引力、生命力。百貨大樓在這20多年里,就是在變中成長,在變中壯大。
記者:近幾年,市區一些中小型商場不斷開業,不斷倒閉或轉讓,一些甚至是幾度易主,你認為主要原因在哪里?
李炎: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沒有特色,定位不準確。麗水雖然是地級市,但相對來說購買力不是很強,根據比例,目前市區大的綜合性商場一家就足夠滿足需求了,加上專賣店、商場、大型超市,市場已經呈飽和狀態了。所以商場沒有特色,就不能吸引消費者,必將被市場所淘汰。
而許多新開張的商廈都號稱是百貨業的旗艦,精品薈萃。實際上做全是不可能的,只有做特色、做專,才能走出適合自己的新路子。聯邦百貨開張時定位為年輕、時尚,與百大錯開經營,并在經營過程中不斷進行品牌調整,他們的成功很值得麗水百貨業借鑒。
記者:近年來,麗水各商場促銷不斷,“滿就送”、“滿就減”,有的商廈甚至是頻繁地搞促銷,作為商家你怎樣看待促銷這問題。
李炎:促銷是需要的,因為適度的促銷能帶動消費。特別是一些特色的有針對性的主題促銷,往往會凝聚一大批消費者,業績也往往會創歷史新高。而對消費者來說,也能得到很多實實在在的優惠,在某種程度來說,是“雙贏”。
但促銷只是一種手段,不能太頻繁、太多、太濫,最好要有針對性。因此,面對各種各樣的促銷,消費者還是需要點理智,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
記者:你前面說,“變”是百貨業永恒的主題,那你認為,近期麗水百貨業會呈什么態勢變化呢?
李炎:我估計麗水百貨業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會有一些大的變化。一是聯邦百貨要喬遷至聯邦百貨羅馬店,到時肯定會調整品牌。解放街新華書店旁的萬家福超市也將改成貿易城。百貨大樓珠寶、鞋子、女裝等也將在6月份后進行重新裝修和品牌調整。
(記者孫清霞 來源《麗水日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