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鷹董事長王恒:新街口商圈五年內不會飽和
“江蘇在中國歷史上是富庶的大省,作為江蘇的省會、長三角重要城市的南京,發展空間會非常大……”
這是15年前,在美國已頗有成就的王恒選擇在南京創建金鷹國際集團的堅實理由。歷經15年的磨礪,金鷹國際集團從一個最初只有800萬美元注冊資金的單體公司成為一個集房地產業、流通產業、商貿產業等多種產業為一體的大型多元化外資企業集團,在這個商業王國中,王恒承載著很多的抱負與夢想,在他的每一步堅實的前行中,夢想與抱負一一實現——
金鷹在全國迅速開出了9家連鎖購物中心、成功收購新百集團、金鷹商貿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
溫文有禮的王恒身上,似乎看不到一般民營企業家艱苦創業的滄桑。對話間,他只是不斷用嶄新的理念為“金鷹”的再次展翅,提供一個又一個高飛的動力,在他看來,只要用心做,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做好。
服務業最重要的是服務意識的增強
旁白:今年是新百集團改制后的第三年,三年來,這個改制的企業被很多老員工譽為“鳳凰涅磐”,涅磐的絢麗受到外界很多的關注,我們的采訪也是奔著這個主題去的。采訪中竟意外得知,忙碌的金鷹國際集團董事長王恒此刻正在公司,何不讓這個“改制”的掌舵人一一“傳經”?“對話”就這樣順利展開,話題也由新百集團的“改制”開始——
“在這里,沒有所謂的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沖突’和‘抵觸’,不存在文化的‘入侵’和‘同化’;而只有不同企業文化之間的相互‘比較’、‘交流’、‘吸收’和‘補充’,只有不同企業文化之間相互認同下的雙向進行的理性‘擴散’和‘滲透’。”這是一名新百集團員工改制后的工作心跡。
記者:新百集團改制后的三年發展,是不是都符合你的預想?
王恒:團隊的融合整理,資源的最大利用,使改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所有的企業都扭虧為盈了,應該說有些是超出我的想像的。所以我一直堅持認為:只要用心做,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做好。改制之初,我們也曾遇到很多的阻力,但都一一化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企業的蓬勃發展。
記者:能不能舉個例子?
王恒:就拿金海市場來說吧,改制前,一至三樓燈飾城年租金僅為170萬元左右,四樓4000平方米的資產閑置七八年之久,原先的五金商品經營收入僅為400多萬元。轉換機制后,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為原則,以新機制的抓手開始梳理企業經營發展的新思路,到2005年租賃收入就達到了567.08萬元,2006年更是攀升到了707.3萬元,預計今年可達到760萬元。公司資產的出租率也是逐年提升,從2004年的60%左右,擴大到目前的98%。今年公司的租賃收入有望達到1000萬元,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更可貴的是,金海市場在各方面提檔升級、充滿活力,在改制過程中解決了困難的歷史遺留問題,如員工集資款的清償、拖欠的醫藥補貼等,現在已是頗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
記者:資產的盤活與盤整在這三年內都完成得非常成功,接下來是不是新百集團大發展的階段?
王恒:新百集團所屬的金橋市場、金橋裝飾城、金海燈具市場處于“南京第三商圈”,目前大市場面積17萬平方米,2006年總交易額達70億元。按照政府關于打造建寧路市場群的發展規劃,新百集團擬投入12億元對三大市場進行全面改造,使市場總占地達到250畝,總建筑面積達到40萬平方米,市場交易規模超過200億元,從而真正打造出建寧路的現代化倉儲式消費,在小商品貿易、一般民眾消費等方面進行提檔升級,這種提檔升級不是價格的提高,而是服務意識的增強、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記者:這種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主要指哪些方面呢?
王恒:服務業模式不是單純的硬體概念,而是硬體與軟體的結合。我們不會改變市場小商品租賃式的經營模式,但會加強服務的規范化,從硬體到軟體、從財務到客戶服務等都實行精細的標準化系統管理。
100億打造現代服務業中心
旁白:15年前,南京高層樓宇并不多,金鷹在南京立項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就是60層的超高層建筑——金鷹國際商城。高起點的開發規劃、超前的設計理念、嚴謹的施工質量及科學化的全程管理,使金鷹國際商城甫一推出,就以“江蘇第一樓”的效應先聲奪人,成為外資企業總部和各大實力機構的首選之地,一些著名跨國公司云集于此,從而形成中央商務區的財富高地。金鷹國際購物中心成為南京消費者首選的“時尚之都”,且直接帶動了新街口商圈,提升了整個城市商業的發展水平。
記者:外界給予“金鷹”的評價一直很高,對于這些評價你怎么看,對于南京的商業發展你怎么看?
王恒:謝謝那些給我們評價很高的人,但我一直認為,金鷹的發展及良性循環與整個大環境的良性循環分不開。
從國際形勢、生產與消費、進口與出口、擴大內需等方面來看,提高第三產業生產總值都是未來20年的一個重要話題。在這個良好的大環境下,做大做強現代化服務業除了品牌的高端,也要考慮其他行業切入點的全面性。因此除了做好現階段所擁有的產業,接下來我們也會選擇證券、銀行、保險等優良產業進行投資。
回顧這十余年來的努力,我們最驕傲的就是“顧客忠誠度”,即回頭客,這是我們的企業特色。根據我們的POS與ERP系統統計,我們的VIP卡(即老客戶)消費達到整個消費總額的57%,也就是說10筆交易中有近6筆是老客戶在消費。我們所有的企業都有一個共性,即都是服務性的,都是在創造價值的,都是著重于第三產業發展的。那么,我們的第三產業如何在江蘇乃至全國發展中,融入當前國家的相關政策呢?我認為,當前,我們國家第三產業的發展還是比較滯后的,但假如我們有品牌、有創造的能力,在這方面反而是有比較充裕的發展空間的,反而是可以長期經營、持續發展的。所以,我們非常專注于如何提升價值、提高服務,如何把我們的企業形象品牌與實際的服務聯系起來。我們有一個口號:比承諾做得更好。這就把我們提升價值與提高服務的理念,充分發揮在了我們所涉足的第三產業領域。
記者:金鷹在南京百貨零售業中首屈一指,而南京商業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未來金鷹還將有哪些更大的手筆?
王恒:我們預期投入100億元打造現代服務業中心。除了打造好建寧路的倉儲式零售,做好外地城市百貨店的連鎖,還將全新打造仙林金鷹商業中心。位于南京仙林新市區中心商務區中心,規劃為10萬平方米的復合型區域商業中心,是匯集電影院線、餐飲、休閑、娛樂、書城、網吧,百貨超市、步行商業街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商業群,預計投資6.5億元,建成后將成為仙林新城區的標志性建筑群。集團還將斥資11億元,在金鷹國際購物中心西側實施三期工程,建筑面積達14.5萬平方米,將與現有的金鷹國際購物中心連為一體,形成一個大型規模、功能完善的“銷品茂”。投資8.5億元的新百主樓將在18個月內正式投入使用。當前集團正在南京投入開發的商業地產總面積將達33萬平方米,投資總額超過25.5億元……
新街口商圈達到飽和至少還需5年
旁白:在被人們譽為黃金寶地的“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金鷹系”占得了大半壁江山,金鷹國際購物中心、東方商城、新百商店在外人看來似乎在自相“殘殺”,特別是定位相當靠近的金鷹國際購物中心和東方商城。
記者:金鷹國際購物中心、東方商城、新百商店現階段是不是一種互相競爭的態勢呢?在競爭中不斷進步,是不是你想看到的局面?
王恒:新街口作為中華第一商圈,還有充分的發展空間,新百、金鷹、東方3家百貨商場,可以相互學習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但絕不能形成同業競爭。新百商店在新街口擁有最佳的地理位置,一定要結合地鐵人流,構建生活消費中心。目前打造的食街就非常成功,以后要勇于退出家電等專業化經營項目,擴大中檔家居、床上用品等生活消費空間,更要拓寬思路,引進美容美發、旅行社、機票訂購甚至眼鏡測試中心等和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將其打造成“全生活概念”的百貨商場。金鷹則堅定地走中高檔路線,當然這個定位并不體現在商品價格上,而是體現在好的服務和舒適的購物環境中。金鷹南京店一年15億的銷售額,對真正的一線品牌非常有吸引力,但金鷹卻認為引進它們并不合適。比如說一套西裝就要2萬多元的阿瑪尼,引進后必然占據過大的面積,雖然可以提升金鷹的形象,可是卻給消費者造成價格過高,商品又不夠豐富的印象。不如用阿瑪尼的面積做一個POLO和一個紀梵希,讓消費者和金鷹都獲益。東方商城的定位非常明確,憑借悠閑的環境,和哈根達斯、星巴克等現有品牌穩定時尚高檔消費人群,在產品定位上可以比金鷹再高,未來的阿瑪尼、LV應該在這里出現。
記者: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你又是什么樣的心態呢?
王恒:我覺得同行的競爭是社會進化的必然,我們應該歡迎國外競爭者的介入,唯有競爭才能進步,唯有競爭才能使廣大消費者獲得實利。在我看來只要將份內工作做好,專業能力培養好,準確地看好競爭力,長期發展與投資風險都不會有問題。
記者:金鷹三期在建,新百主樓兩年后也將投入使用,金陵飯店、德基廣場二期工程也在籌建……在未來的兩三年內,新街口的商業面積還將增加很多,這樣的擴張會不會形成一種“過度飽和”,從而造成資源浪費?
王恒:何時達到“飽和期”,我樂觀地認為,至少還要等5年。飽和度其實包含著兩個方面:一是人流量的飽和,二是消費能力的飽和。目前來看,新街口地區人流量的成長基本與南京都市圈的發展速度持平,而消費能力卻在不斷提高、增強,此時,我們所有商家都需要準確定位,在某個層面上豐富產品,進行提檔升級。從金鷹國際購物南京店來看,人流量是飽和了,但每年的消費增長都高達20%,這部分的增長就是產品的豐富性增長。隨著地鐵二號線的建成開通,新街口的輻射能力更加增強,再發展五年,新街口都不會飽和。
人物志:王恒簡歷
王恒先生于1948年生于廣州,長于臺灣,祖籍浙江義烏,1970年移民美國。1973年獲美國路易斯安娜州州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78年成立美國泛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任總裁,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和酒店經營。1992年任美國南加州蘇浙滬同鄉會會長、理事長。
1992年,投資成立南京金鷹國際實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2000年,金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任董事長至今。2004年,兼任南京新百股份有限公司(600682.SS)董事長。2006年,兼任金鷹商貿集團(3308.HK)董事長。2006年,作為創建人,創立金鷹國際慈濟基金會。國內發展10余年間,王恒先生被授予“南京市榮譽市民”、“江蘇友誼獎”稱號,多次被評為最佳外商,并先后榮獲“第六屆全國殘運會愛心大使”、“南京兒童慈善愛心人士”等表彰。
現兼職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中國工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商會南京商會副會長、江蘇省殘聯常務理事、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名譽副理事長、江蘇僑商總會副會長、南京市海外聯誼會名譽副會長、南京外商投資協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
(南京日報 記者蔣維祥 顧小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