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國高端百貨商場的品牌雷同
隨著2008年的臨近,中國高端百貨商場也迎來了更為激烈的競爭。2007年底,號稱京城首座國際級購物中心的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開門迎客,LV、Dior等30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同時亮相。此前,臺灣零售業巨頭新光三越百貨與北京華聯集團共同投資的新光三越華貿中心購物廣場已經營業,600多個品牌專賣店,國際品牌多達90個。此外,由北京奧中興業投資集團斥巨資打世貿天階項目,也已經吸引大量品牌名店進駐。
不可否認,在競爭激烈的高級服飾商業中,LV、CD、Dior等公司的產品在高端商場中占據著主要的空間,如果沒有這些品牌,商場就很難吸引崇尚這些品牌的消費者。但是商場過分依賴這些品牌,則會對商場的長期經營產生影響,消費者會對不同商場陳列的相同商品感到厭煩。
國外的服裝零售業中,商場中商品的雷同性已經引起商家的注意。很多商場開始開發自己專屬的商品或選擇更多的專營商品,以贏得商業競爭的主動。比如,美國梅西百貨公司專營的Alfani、Jennifer Moore等特色商品;GAP 、Banana Republic、 The Limited等商場中開發的“商場品牌”。這種差異化的經營理念促使越來越多的經營商家更多的關注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而不是品牌自身的吸引力。
隨著國際知名品牌越來越多的進入中國,品牌自身的吸引力將逐漸減弱。商業經營的吸引力和商場本身的吸引力將成為未來商業競爭的主流。比如,在香港越來越多的高端商業通過營造自身特有的主題特征,來贏得商業競爭的優勢。這包括:香港置地廣場的日式商品和品牌,有力迎合了日本人的需求,成為日式主題商業的代表;太古廣場因集中配置了港麗酒店、香格里拉、萬豪酒店以及劇場、電影院等設施,成為復合休閑商業的代表;香港利園由于云集了世界時尚界中絕對可以排前100名的眾多名牌,成為香港國際時尚商業的代表。
國內的商業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更為集中的體現在運營管理的水平和開發者的綜合素質。每個高端百貨商場雖然都以經營時尚、國際品牌為特征,商場內商品的格局、裝修的風格基本屬于高檔次。但每個商場完全可以以鮮明的形象主題、更加細分的商品種類來獲得目標消費群體的認可。國際一線品牌只能暫時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而不能長期提升商業的形象和品質。
。ㄗ髡撸禾K春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