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托管大中的五個疑點
一、記者:國美全面托管大中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看法,消費者擔心這種托管會帶來電器價格的上漲,您認為這種擔心有無道理?
羅清啟:這種擔心實際是多余的。這里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今年以來一般消費品的物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但是,電器產品的價格非但沒有上升,反而還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這個現象在國美表現的比較明顯,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大的連鎖網絡對電器價格的上漲已經產生了平抑作用。有數據顯示,國美一家企業在前九個月中為消費者擋住了涌向終端價格的加價資金就有80多億元,主要原因就是大網絡對制造環節的優化作用,道理就在這里,因此消費者擔心國美的不應該是價格,應該擔心它的網絡還是不夠大。
二、記者:您認為國美連鎖網絡擴大帶來的價格下降是階段性的還是制度性的呢?
羅清啟:我認為應該是制度性的而不會是階段性的。這個規律在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也是這樣的。沃爾瑪是美國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大的普通消費品連鎖企業,它的連鎖網絡在美國是最大的在全球也是最大的,我們注意到它的產品價格并沒有隨著網絡的擴大而升高,反而隨著它網絡的擴大而大幅度降低。我認為,這個價格隨著網絡擴大而降低的原則會在國美身上繼續顯現!
這是因為,在現代準確的定制經濟競爭中價格的形成機制實際上已經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短缺時代的價格是制造企業的成本加利潤,產品相對過剩的時代,是眾多廠家拿著產品去碰撞出一個價格,這兩個時代的價格具有很大偶然性,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產品完全過剩時代的競爭已經完全變成了以連鎖企業為先導的多條供需鏈的競爭,價格的形成路線是從消費者開始的,連鎖網絡只是在呈現消費者的價格,也就是說消費者確定自己能接受的價格,然后連鎖網絡將這個價格傳遞到制造企業,制造企業必須按照這樣的價格來制造產品,如果不按照這個價格來生產產品的話企業就沒有資格參加競爭了。這個時代只存在消費者價格霸權不存在網絡霸權,連鎖網絡越大僅僅意味著它對消費者定價權利維護的能力越大,因此,它非但不會提升價格反而會更為堅定地執行消費者的價格意志。
三、記者:有輿論認為連鎖企業網絡的擴大會給制造企業帶來負面影響,您的觀點是什么呢?
羅清啟:我認為這種觀點是上個世紀的落后觀點了,在今天已經沒有意義。大家都認為現在的競爭是供應鏈的競爭,這僅僅是個表面的認識,實際上真正的競爭是供需鏈的競爭,而非簡單的供應鏈的競爭,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義完全不同。供應鏈的競爭是指制造企業與它的供應商結成伙伴然后和他們的競爭對手的供應鏈去競爭,這樣競爭已經過時了,因為這個鏈條中缺少消費者,今天的競爭是用能滿足消費需求的消費價值去爭奪消費者,而不供應鏈之間相互戰爭。供需鏈是把消費者作為中心來對待的,從消費者到流通企業到制造企業再到制造企業的供應商才是一條正確的供需鏈條,這條供需鏈競爭的焦點是滿足消費者需要什么產品的競爭,現代連鎖企業已經成為供需鏈的主持人,這個主持人的最大作用不是賣產品,而是尋找什么樣的產品去賣。
在一個過剩的環境中找到好賣的產品是最艱難的一項工作,如果找不到好賣的產品的話,賣產品就成為最艱難的事情。目前很多電器廠家頭疼銷售是假象,他們最頭疼的是不知道消費者要什么,沒有人要的產品的銷售則是最難的,而對連鎖企業來說,它的網絡越大對消費需求的把握就越準確,如果按照連鎖企業所探索到的消費需求來制造并銷售產品的話,制造廠商銷售難的問題就可以順利解決,而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是連鎖企業網絡的規模,因為毫無疑問網絡規模越大對消費需求的把握就越透,因此,我認為國美托管大中帶來的網絡規模的擴大對制造企業來說是巨大的利好。
四、 記者:國美托管大中會對電器流通行業本身帶來哪些影響呢?
羅清啟:我認為帶來的影響是積極的,它可以加速我國電器流通行業的連鎖化進程,提高電器制造與流通兩個領域的競爭力。中國市場開放之后任何領域的競爭都面對全球化競爭的壓力,電器流通行業也不例外,離開這個大背景去審視這個托管舉動是不準確的。中國電器流通領域近些年變化的關鍵詞只有一個那就是連鎖化,但是我認為我們的連鎖過程還是太慢,太慢的負作用有兩個,一是這個行業的巨大市場容易被非中國資本屬性的連鎖企業控制,影響產業安全;二是對中國電器制造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培養不利。比如說中國最大的電器制造企業海爾已經全面國際化,但是這種國際化必須要有國內市場的鼎力支持,因為沒有堅實國內市場的支持其國際化的發展是很難穩定的,而這些企業在國內發展的基礎必須是流通的全國連鎖化,這是必須,沒有大規模的現代連鎖流通,制造企業競爭力將很難提升,所以,電器流通行業應該對這種整合活動有一個正面的、清醒的認識。
五、您認為政府在推動電器流通行業連鎖業態的成長方面應該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
羅清啟:在全球新的競爭環境下制造產品是簡單的事情,而控制供需鏈則成為最難的事情,美國給一般人的印象是高科技產業發達,其實美國最發達的產業應該是現代流通業,我們看到沃爾瑪能稱雄全球其實是美國政府流通強國先導戰略的結果,因為現代經濟已經從舊的供應經濟演變成一種以流通為主導的需求經濟,要形成這樣的經濟形態必須要培育現代流通業,因此,我國政府也應該采取更為積極的態度在中國培育自己的現代流通產業!
我們不應該單純地從企業的角度去看流通業,應該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看待流通業,我們知道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一國經濟發展的意義巨大,同樣現代流通企業的發展也會做出像基礎設施一樣的貢獻。中國電器產品的市場容量巨大,但對制造企業來說這并意味著它們就可以直接獲得大的市場份額,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企業都必須借助現代連鎖的分銷體系去獲取以自己能力為基礎而獲得的市場。像國美這樣的連鎖網絡對海爾等中國企業來說是其提升制造競爭力的必然部分,對三星、摩托羅拉等在華外資企業來說,他們則把這樣的網絡當成自己是否在華大規模增資的投資環境來看待,因此,對政府而言我們應該積極、科學地推動電器流通行業的整合和發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