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城PK家電賣場 國美們的IT進攻戰
觀點二:國美進入IT行業,首先會沖擊賽博這樣的電腦賣場的銷售額,其次是手機、數碼相機和PC為主IT產品的降價速度將大幅加快。
觀點三:電腦、數碼產品越簡單化、普及化,國美在IT銷售渠道中獲勝的幾率越大。
2007年12月15日,國內最大家電連鎖賣場國美電器宣布以3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另一家家電連鎖賣場大中。由此,國美真正鞏固了家電渠道龍頭老大的位置,全國的門店也達到近千家。此時,國美將目光從家電領域瞄向了IT領域。
“全面進入IT銷售渠道”,這是國美掌門人黃光裕在收購大中之后發出的最強烈信號。在這個信號的背后,是家電連鎖賣場正在以空前高漲的熱情和動作進入IT銷售渠道,一場IT渠道進攻戰正在被國美和蘇寧們打響。
記者體驗:電腦城PK家電賣場
為了了解家電賣場和傳統IT賣場到底有何區別?對于消費者來說,哪里購買IT產品更實惠,記者假扮準備購買PC的消費者走進了位于重慶解放碑的國美店和泰興電腦城。
關注產品:聯想家悅U2140
蘇寧價格:4399元
國美價格:4350元
泰興電腦城價格:4000元
電通王(類似電腦城的IT賣場)價格:4100元
售后:聯想售后服務部
選購經歷:在國美和蘇寧,記者看到聯想家悅U2140標價均為4499元,于是上前跟銷售人員詢問相關情況,在聽完銷售人員對產品的介紹后,記者便開始“砍價”,于是國美銷售人員同意以4350元的價格出售,蘇寧則同意以4399元出售,而且都不贈送任何禮品。隨后記者又來到了泰興和電通王兩家傳統賣場,相比前面兩家家電賣場,傳統賣場的銷售人員似乎對產品的情況了解更詳細一些,雖然標價均為4499元,但在這里4000元就能買到,而且還贈送鼠標、音箱、耳麥等,相對來說價格更實惠。而且兩種賣場的售后服務均由聯想售后服務部門來負責。
記者點評:在現階段看來,家電賣場要想立刻取代傳統賣場還是不現實的。畢竟傳統賣場有自己的消費群體,而且價格優勢也比較明顯。目前家電賣場的IT產品品種和型號比較單一,缺乏配套的零配件,其銷售人員對產品性能等相關知識不太熟悉。這些“缺陷”使得相當部分的消費者很難“一站式”購物。此外,記者還發現購買二手電腦、和兼容機的用戶也不在少數,而這些領域正好是家電賣場無法實現的。
在家電賣場的步步緊逼下,IT賣場已經開始嘗試多種模式,或者嘗試復制3C連鎖的經營方式來突圍,記者在很多IT賣場里就看到了有的柜臺已經開始銷售液晶電視等家電產品,因此,最后到底鹿死誰手還有待考驗。
新聞分析國美入侵
IT巨頭“投靠”國美
國美這樣的家電連鎖賣場早在三年前就進入IT領域。
當時國美、蘇寧與剛剛進入市場的海爾電腦合作,負責銷售海爾電腦產品。但是這并不帶有普遍意義,因為海爾身份特殊,它畢竟是國內最大的家電廠商,與國美、蘇寧合作由來已久,更多是利用了家電身份的優勢。就整個IT行業來看,國美等家電連鎖賣場介入范圍并不廣,甚至沒有幾家品牌電腦企業選擇在家電連鎖賣場大規模鋪貨。
但是從今年開始,情況正在迅速發生變化。英特爾、戴爾、微軟、聯想、華碩先后宣布與國美合作。變化之快,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9月24日,國美與戴爾達成合作,戴爾在國美電器約50家主要城市門店開始銷售產品,未來數月將進駐700多家國美門店,同時戴爾員工將進駐國美店面提供幫助。在現場,國美副總裁王俊洲放言:“國美希望能用兩年時間成為國內市場電腦銷售的主要渠道,從而取代電腦賣場。”
9月26日,國美電器與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在京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在全國范圍內銷售電腦的國美集團連鎖店內,聯合推廣預裝正版Windows系統的電腦和其他微軟產品。
11月24日,華碩易PC攜手國美電器在全國35家賣場開始同步銷售。
最新的消息則是,英特爾剛剛宣布在國美等家電賣場開始推出“酷睿產品長江七號百萬大尋寶”活動。
國內另一家家電連鎖巨頭蘇寧電器同樣毫不示弱。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電腦占蘇寧總體銷售收入的5%~6%,我希望它能占到10%甚至15%,那么蘇寧的成長性就會好很多。”數月前蘇寧在南京搞了一個大型的的“2007中國PC行業發展高峰論壇”,結果英特爾、AMD、微軟等IT巨頭全部出現在會場上。
記者了解到,蘇寧已拿出5億元作為專項資金,優先安排電腦貨款,計劃到明年3月份,實現80萬~100萬臺電腦的銷售。
這一切都在表明,國美為代表的家電連鎖賣場正在向傳統電腦城宣戰,戰爭才剛剛開始。
沖擊IT小品牌
家電連鎖賣場之所以產生如此大的沖擊力。是因為所采取的獨特營銷模式。
以國美為例。在銷售模式上,國美采取的是先賣貨后付款(針對供應商)的方法,比如供應商提供500萬元的貨品進入國美上架銷售,那么國美不會立即付貨款,而是銷售3~6個月之后才向供應商付款,在這3~6個月時間內,國美等于獲得了500萬元免費的銀行貸款,而且沒有利息,那么就可以將賣得的500萬元用于開設新的連鎖店,擴大規模,吸收更多的貨品上架,獲得更多的銷售金額,從而形成一個資金的良性循環。這也是國美能夠每個月就增加一家連鎖店的關鍵原因。
這種模式一旦進入IT銷售渠道,帶來的影響是相當大的。首先是對中小企業的沖擊。這種模式對資金的壓力相當大,如果沒有雄厚的資金作為后盾,供應商根本無法與國美合作。海爾一位老總就告訴記者,別說小品牌,即使一些大的電腦品牌進入國美,也要看人家臉色行事。在國內估計也只有海爾和聯想這樣的超大品牌能不吃國美那一套。
對于電腦、手機和數碼行業來說,小品牌不可能承受國美高昂的進場費,更不用說先交貨后付款的模式。尤其是電腦行業,中小品牌一旦將上百萬、上千萬的貨品交給國美,卻要6個月后才能拿到貨款,這種情況對于企業來說簡直是自殺,最多只需要兩個月就要關門歇業。
可以這么說,一旦國美模式全面進入IT銷售渠道,至少將毀掉國內一半的IT小品牌,從而加速IT行業的大品牌、大規模發展趨勢。
降價速度加快,將會是國美模式帶來的另一個影響。
由于國美在全國160多個城市開設有1000家連鎖賣場,銷售網絡相當龐大。在與供應商的對話中處于優勢地位,這也使得國美經常不征求供應商同意,就開始在全國范圍降價銷售產品。此前曾一度造成國內多家彩電廠商抵制國美,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這就使得國美這樣的家電連鎖賣場在產品降價方面占有主動權。
國美電器北京某分店的一位店長也告訴記者,“國美電器采取了端對端的方式,跳過了代理商制,直接從廠家進貨,從而擺脫了各種中間環節,壓縮了不必要的營銷費用,同時采取包銷、定制、買斷等業務手段,保證了連鎖的低價優勢”。國美的這個模式一旦引入IT銷售渠道,那么就將讓IT產品降價速度大大加快。
國美數字家庭化圈地運動
國美這樣的連鎖賣場在IT領域的擴張還得益于一個因素:那就是IT產品的數字家庭化。
目前品牌PC、手機和數碼產品都在朝著數字家庭方向發展,簡約化、家電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這是非常有益于國美家電賣場的擴張。簡約化意味著更多不需要專業知識的消費者能夠購買IT產品,家電化則意味著IT產品已經可以擺到家電貨架上銷售。
目前之所以家電連鎖賣場與電腦城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就是因為IT產品的專業性比較強,在購買時需要專業指導,家電連鎖賣場的銷售人員人員顯然還沒有達到這個層次。而一般消費者也不會到家電賣場去選購IT產品,而是到更為專業的電腦賣場。
不過,家電連鎖賣場的擴張相當快。據統計,全球家家電連鎖渠道已成為PC零售渠道中增長最快的渠道形態,在今年1~7月,同比銷量增長69%,遠遠超出總體市場19%的增長率。而據連鎖巨頭國美內部銷售統計數據顯示,國美IT銷售增長率已達到120%以上,創造了中國PC零售銷量增長最快的紀錄,這表明家電連鎖已經駛向了快速分銷IT產品的快車道,也正在成為中國最大的PC零售平臺。
目前,彩電、手機、洗衣機等產品的擁有量已經進入相對飽和,而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產品的普及率依然不高,未來消費電子產品的市場空間將持續擴容。目前這些數碼產品主要是通過IT大賣場銷售,其次是廠家直銷和家電賣場,他們分別占據了56%、16%和12%的市場份額。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蛋糕,家電連鎖巨頭正在加速向IT領域的擴張。
多方視角:國美能否取代電腦城
家電賣場的日益強大和寡頭化,國美與蘇寧統領了全國的大中城市的家電銷售的局面,與其業務中電腦銷售的迅速擴張,給電腦傳統銷售渠道帶來的威脅,對消費者和廠商來說,是一種多贏的實踐還是一種取代似的變化?記者帶著這些疑問采訪了電腦廠商、家電賣場負責人、傳統賣場負責人、消費者等,希望從他們的解答中看到趨勢的未來。
國美:這是大勢所趨
北京某國美電器店長張衡(化名)
我們現在主要采用先拿貨,后付款的方式,這是很多家電產品的運營模式。而對于電腦類的產品,部分產品采用了包銷與定制化,也就是說,這種包銷的產品在國美以外銷售的都是從我們這里拿的貨,價格優勢可想而知。由于對終端消費者的控制力和與供應商的談判能力相應增強,我們將更加容易的獲得折扣及更優惠的付款結算方式,銷售規模又會得到快速增長,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盈利模式,這與傳統IT賣場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價格優勢。
另外,在品牌與規模方面,也是其他IT賣場所不能比擬的。我們一直采取進場費的模式,利用資金高周轉率來對抗低利潤率,供貨商先提供貨物,在沒賣掉之前,不占用國美的一毛錢。而變動成本是根據銷售額決定的,這等于實際基本的風險都分攤給了供應商。延期支付上游供應商的貨款,這就使得其賬面上長期存有大量流動現金,可以迅速的進行規模擴張。
今年,國美公布的內部銷售統計數據顯示,國美IT銷售增長率已達到120%以上,創造了中國PC零售銷量增長最快的紀錄,我們店里IT產品的銷量比家電產品增長得要快。今后,國美中IT產品的種類和數量還會大幅增多,因為這符合IT渠道的發展趨勢的。
IT廠商:大品牌舉雙手歡迎
海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方純松
家電賣場與電腦賣場模式的主要區別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第一是銷售模式上的區別,傳統家電賣場主要以廠商直銷模式為主,而電腦賣場則以經銷商代理銷售為主;第二是消費者的區別,傳統家電的消費者對大賣場的信任度更高,相信大賣場的實力和服務,而電腦賣場的消費者卻對電腦硬件比較了解,他們跟注重電腦的性能,貨比三家后才后購買;
目前海爾的銷售比例是家電連鎖賣場占四成,傳統IT賣場占到六成。
國美、蘇寧采取的先拿貨、后付款模式,應該對電腦市場有一定的沖擊。一部分小品牌被淘汰是必然的趨勢。隨著電腦家電化和筆記本普及等趨勢,產品價格的進一步下拉是必然的,這也是促進家電渠道全面介入電腦市場的原因之一。
談到國美、蘇寧這種家電渠道模式能否取代傳統電腦渠道模式,我認為這兩種渠道模式各具優勢,目標群體也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很長時間內,這兩種渠道模式將并行。
英特爾中國區銷售總監李翔
這次酷睿產品長江七號大奪寶活動,英特爾選中了與國美、永樂、蘇寧這樣的家電連鎖賣場,就是希望把更好的個人電腦使用模式和體驗,通過各種渠道帶給廣大消費者。畢竟現在除了電腦城,家電連鎖賣場也已成為消費者購買電腦的渠道。對于這種變化的出現,英特爾認為主要還是消費需求的多樣化的結果。
至于兩種渠道模式的未來,英特爾方面認為取決于很多因素,比如使用模式,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購買行為,產業的努力和政策的調整,甚至是不同的消費層對電腦知識的了解。
聯想集團銷售渠道主管李文(化名)
未來電腦的銷售通路將是多元化的,從長遠看,傳統渠道、家電賣場、電話和網上銷售等都會長期存在,從美國、日本這些發達國家都可以看到這種現象,家電賣場的崛起,是對IT零售通路的補充,但不可能成為唯一的業態,就如沃爾瑪和7-11(便利超市)并存一樣。經過近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建立了適應家電賣場的組織結構和運營體系,我們在家電賣場的占有率遠高于競爭對手。
對于聯想,我們最需要做的是要努力樹立讓用戶信賴的品牌,生產出能夠讓用戶滿意的產品,給用戶提供好的服務,這些是我們的生存之本,這些做好了,我們不會懼怕業態的改變。
電腦城:我們不可能消失
北京鼎好電子城業務總監李忠晉
與鼎好電子商城一路之隔就有一家國美電器,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中關村電子賣場的客流量以及成交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可見,家電賣場渠道模式目前來說不能取代傳統電腦渠道銷售模式。
從規模上來看,中關村目前狀況良好的電腦城的面積都在2萬平米以上,最大的鼎好有10萬平米。而家電賣場內的IT產品專區往往也就幾百平米至千余平米。傳統電腦賣場所能容納的內容是目前家電賣場不能比擬的。從產品購買的橫向比較來說,顧客購買產品的時候往往希望能夠提供更多的品牌、型號以供選擇。在鼎好,根據我們簡單統計,鼎好內銷售的各類IT產品品牌在1300個以上,產品型號過萬。從產品購買的縱向比較來說,購買一款IT產品,往往不是購買產品本身,而是購買一個系統。從產品的購買過程來講,顧客不太可能不加思索地進行購買,而需要如下過程:產品購買前的咨詢、體驗;購買過程中的驗機、繳費、學習;產品購買后的售后。這些將會對顧客購買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消費者調查:優質服務更有吸引力
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前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本報還在“數動連線”(www.cpcw.com)開展了相關讀者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35%的消費者如今還是把傳統電腦城當成購買IT產品的首選地,因為86%的消費者認為電腦城價格比較實惠。但有60%的消費者都認為國美、蘇寧等大型家電賣場的售后服務更有保障。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現在家電賣場在IT產品上的價格優勢還沒有充分體現出來,而價格因素正是消費者選擇購買地的重要因素。但隨著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為了購買到貨真價實的產品,消費者正逐漸投向國美等大賣場的懷抱。
電腦報觀點:IT銷售渠道的“三國志”
可以說,3C融合趨勢已經深入到了家電連鎖賣場與IT傳統賣場,從整體形象,門店、柜臺的布局,到宣傳促銷能力,家電連鎖企業做IT,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與強大氣勢,利用規模采購降低成本,從而獲取價格優勢,直接讓利于消費者,規模效應優勢凸顯,這一點讓類似中關村“小作坊”式的散戶經營者望塵莫及,而傳統的IT賣場銷售家電產品也初露端倪。
在家電連鎖賣場購買IT產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產品的質量及購物環境比起傳統的IT賣場都優越的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IT產品都可以入駐國美、蘇寧這樣的家電賣場,一些DIY電腦配件、二手IT產品及耗材等都不適合在家電賣場銷售,因為這些產品廠商眾多,品牌、質量、售后無法實現統一管理,而且利潤很薄,高額的入駐費用就會把很多商家拒之門外。而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數碼相機等IT產品則比較適合家電賣場銷售。
從國際環境及長遠發展來看,家電連鎖賣場是IT產品的最終市場走向。家電連鎖在硬件環境、軟件條件上都具備了一定的優勢,IT產品越來越平民化、標準化,統購統銷、統一服務的連鎖購物最終也會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傳統的IT賣場也在不斷變化,未來IT渠道將會形成傳統IT分銷、家電3C賣場、IT連鎖三類渠道三分天下的格局。
傳統IT賣場今后將出現更多的家電產品,特色店、大而全及連鎖店將是IT賣場的變化趨勢,而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直營店、專賣店也會越來越多。未來IT商用產品將會從傳統的IT分銷渠道走出,而家用IT產品將主要從家電3C賣場及IT連鎖賣場出售。隨著誠信意識的加強,網絡購物也會對家電賣場及IT賣場造成一定沖擊。
對于未來IT銷售渠道來說,“三國志”肯定是最好的詮釋。
(電腦報記者 朱文利 鄧曉進 特約記者:賈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