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多元化經營 強者的“專利”
來源:
羅毅
2008-01-02 14:34
多元化經營,你準備好了嗎
筆者認為,藥店在實施多元化戰略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以下問題:什么是多元化?多元化經營的條件是什么?多元化經營對企業有哪些有利和不利之處?是不是一定要實行多元化?如何實現多元化?自身藥店的優勢條件是什么?輕舉妄動的話,有可能使企業陷入困境和更大的危機。
現代企業將經營多個不相關行業或相關行業商品或提供多種服務的業務策略,稱之為多元化經營。它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一種經營策略和方法,如規模強大時、主業領先或行業真正開始衰退時。企業的多元化經營,無論是否與主業相關,每個“元”的業務流程、業務技術、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和人力資源都具有相對獨立性。也就是說,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是一個復雜的經營方式。多元化經營是建立在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可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之上的。
多元化經營是以加快企業發展的速度,尋找到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并且在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凸顯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資源等為目的,這就決定了進行多元化經營的藥店必須具備主客觀條件:一是藥店必須在藥品經營和管理方面已經具有很大的優勢,如規模強大、管理精細、經營盈利、品牌優秀、文化先進和人才具備等,缺一不可。藥店多元化決不是藥店經營盈利能力下降或管理水平不成熟時,為了取得經營和管理突破的“救命稻草”或“靈丹妙藥”。所以,如果一邊是藥店不斷“吶喊”利潤下降,一邊是“外腦”不斷鼓吹“多元化經營”是藥店出路的情況下,搞多元化經營只會給藥店帶來萬劫不復的災難。二是藥店開展多元化經營的時機要成熟,進入后能迅速提升藥店的核心競爭能力。也就是說,藥店多元化經營必須是進入已經成熟的市場,同時,針對這一市場的運營管理技術也已相當成熟,并且,最好是采取“合資合作”或“收購兼并”的方式。如目前藥店行業新興的兩種業態:藥妝店和健康管理中心,相對來說,前者的市場成熟度和運營管理技術的成熟度都要比后者好,國內已經開始合作的企業有“國大藥房”和“屈臣氏”。
在弄清了藥店多元化經營的概念和條件后,我們是否一定要開展多元化經營?如何實現藥店多元化經營的成功?或者我們為什么要實行多元化經營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藥店專業化抑或多元化
由于中國目前的市場環境、文化背景、消費習慣、消費能力等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中國零售藥店目前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和發達國家藥店也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假如我們不顧自身實際情況和無視市場差異性,一味盲目追隨發達國家藥店的發展軌跡或“克隆”其模式,都是極不明智之舉。藥店在走“多元化經營”之路前,首先必須走好“專業化服務”之路。對于藥店來說,多元化經營必須建立在專業化服務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沒有藥店的專業化,也就不可能做好藥店的多元化。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社會經濟、收入水平呈現巨大的差異性,導致了經營和消費的兩大特點:一是經營方的業態較為完善,如超市有大型綜合超市、中型連鎖超市和小型便民超市,經營的商品數量、品種結構、價格策略、經營理念和服務方式都是按照自身的定位去制定。也就是說,其分工明確,市場細分度很高,誰也無法涵蓋全部的消費市場。二是消費者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對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首先是要滿足其對商品的功能需求,如價格、質量和功效等,其次才是精神需求,如品牌、價值和服務等。所以,藥店開展多元化經營必須根據以上特點去細分市場,根據自身業態的定位、自己主要面對的消費群體去經營,如超市型藥店、藥妝店、中醫藥店等。
由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積淀的作用,使消費群體形成了一個共性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習慣——藥店是賣藥的場所,需要用藥才到藥店或醫院去。雖然,消費需求可以引導,消費市場可以創造,但是要想運用個體企業微不足道的力量,去試圖改變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和習慣,結果只能是充當先驅。市場經濟的規律是先有“市”,再造“場”,有“場”無“市”必定失敗。
連鎖藥店通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各家企業也都初具規模。由于政策的調控,如各大城市限定距離開店;市場環境的變化,如社區醫療興起等因素,表面看來似乎會影響藥店的拓展步伐,但其實不然,新一輪高速發展很可能在近一兩年內迸發,如以“收購兼并”等方式擴張,同時也可能是藥店行業重新洗牌的過程,所以,筆者認為,藥店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如何在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做好藥店相關的專業工作,如專業運營、專業營銷、專業拓展和專業服務工作。只有在專業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強大,只有強大,才可能“多元化”。
另外,多元化經營無非兩個方面,一是和主業相關,一是和主業無關。從中國目前的藥店經營規模、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來看,開展多元化經營也只可能具備開展“和主業相關的多元化經營”,如在以藥品為主力商品的前提下,輔以非藥品經營或增加其他服務行業的服務項目。
藥店業態呈多元化發展
藥店多元化經營無論有怎樣的風險,如主業經營精力分散、進入市場的競爭和企業債務風險等;無論有怎樣的難點,如經營成本高、傳播方式和渠道的整合、目標顧客群定位難度大和缺乏多元化項目的管理經驗等,但筆者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藥店企業的不斷壯大,藥店的多元化經營也會大力發展,并呈現兩大趨勢:一是藥店業態的多元化發展;二是藥店個體的多元化經營。
★藥店業態多元化
1、標準藥品超市:以藥品為主力商品,輔以非藥品。藥品品規和銷售額均占總體的60%~70%左右。非藥品主要是健康相關產品,如保健食品、醫療器械、消毒用品、健身保健用品、護理用品和日化用品等。此業態包括了大型藥品超市、商圈中心店和社區便民店。服務項目可以包含醫師健康和疾病咨詢、藥師用藥指導、客戶會員制管理等。
2、中醫中藥店:以中藥為特色,輔以化學制劑和中醫保健器具。經營模式為前店(藥品經營+中醫坐診)后廠(中藥加工炮制等)。
3、新特藥商店:以新特藥為經營特色,如新上市的OTC、處方藥和進口藥等,輔以特色的藥用化妝品、品牌日化用品和有治療作用的保健器具等。
4、專科藥店:以專科疾病治療用藥為特色,如腫瘤疾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輔以專科疾病的康復器具、保健食品和常見病治療用藥等。經營特色中,個性化會員制管理尤為重要。
5、藥妝店:以藥用化妝品和日用消費品為主力商品,輔以OTC藥品。以“時尚和流行”為經營理念,以中青年女性為主要目標消費群。
6、特色藥店:以品牌中藥參茸專柜、化妝品專柜、醫療器械專柜、保健食品專柜、康復器具專柜、計生用品專柜和新特藥專柜為特色,輔以常用藥物銷售。此類藥店位置在城市主要商圈的中心,如上海第一醫藥南京東路店。
7、健康生活藥店:以中醫養生保健理論為依據,經營健康相關的服務項目為主要特色。如心理咨詢、生理檢測、營養指導、康復指導和保健養生服務項目等,輔以與項目相關的中西藥品。此類藥店以服務為主、藥品為輔。但是,藥店只能以2~3項關聯項目為主,忌“大而全”或“小而全”。
8、網上藥店: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此類藥店會有所發展。但經營內容僅局限于“OTC”和非藥品。經營障礙在于如何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如何改變消費意識以及消費習慣等。
9、醫院托管藥房: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醫藥分開”國策的推廣,醫院托管藥房很快會興起。其經營特點為被托管醫院專科疾病用藥為主,輔以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常用藥物。
★藥店經營多元化
藥店業態的多元化會隨著市場的更加細分而逐步完善和成熟,藥店多元化經營也會隨著市場競爭的逐漸加劇而成為藥店經營的輔助措施。藥店的多元化經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非藥品品類的增加,和健康相關的產品可作為首選,目標消費市場和消費群應定位清晰,如中老年人群、中青年女性或兒童等。二是相關或不相關有償服務項目的增設,如便民服務項目、健康咨詢服務項目等。在目前的情況下,藥店搞多元化經營,筆者認為有以下4個問題應該引起業界同仁重視:一是“多元化”必須建立在“專業化”的基礎之上;二是必須建立在主業核心競爭能力強大的基礎之上,并且對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有所提高;三是藥店多元化經營只是藥店經營的一種補充,不是藥店經營的突破點;四是藥店多元化經營必須具備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