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國美并購大中的幕后推手?
中國電器零售市場目前的主題就是連鎖化,但是,連鎖化不是零售企業生硬地造出來的一個主題,是市場進化的歷史必然。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中國電器產品的供應已經進入過剩的時代。產品一旦過剩,供應鏈就會發生變化,而連鎖業態的出現是供應鏈變化的主要標志。
產品短缺的時代,市場的壓力主要集中在制造環節,整個市場關注的重點是怎樣以更快的速度與質量,生產更多的產品去滿足市場的需求,在這樣的階段,渠道處于生產制造的附屬地位;而當產品過剩的時候,市場結構出現了顛倒性的變化:消費者相對變少,產品相對變多,在這樣的時代,制造環節必須依靠準確的需求信息來生產制造商品,因為在這樣的時代供應能力已經過剩,幾乎所有電器產品的利潤都非常低,如果沒有準確訂單配合制造的話,不準確的訂單造成的浪費足以把企業毀掉。
產品過剩時代是以零售為中心的時代,而這時的零售業的職能不是單純銷售東西的渠道,而應該是準確預測社會需求的網絡,沒有廣泛網絡的零售商是難擔此重任的,這就需要零售商的網絡必須具備覆蓋巨大區域市場能力,與此同時,在這樣的時代最難的事情不是銷售產品,而是從市場中發現什么樣的產品是好賣的,如果找不到有效的需求的話,所有的制造都將成為無效的供應,因此說新時代對制造商與零售商來說最重要的工作是發現需求,而不是銷售產品。而靠什么發現需求呢?就是靠現代化的、分布科學廣泛的連鎖網絡。
這樣的零售網絡是整個電器產業最大的結構性需求,也是社會的需求,同時也是消費者熱切盼望的需求。對電器制造行業來說,整個行業的運行方向將發生變化,企業從訂單開始的運作將使企業的運行更為安全。對社會來講可以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對消費者來說可以降低產品價格,節約購物時間,因此說國美并購大中是電器市場結構變化的需要,是電器制造商的需要,更是消費者的需要,所以說這種整合是時代的進步。
從整合的角度看被并購的大中將獲得更好發展支持。對中國現代電器連鎖來說關鍵的能力是網絡運營能力,而不是擁有的門店數量,在不同區域擁有眾多門店并不是連鎖企業的競爭力本質,門店數量僅僅是連鎖的基礎。我們已經非常清楚,電器連鎖的本質任務是發現需求而不是銷售產品。任何具備強大競爭力的連鎖企業的所有眾多門店必須是能整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這樣的網絡必須是整合性的網絡,它必須具有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以及快速的服務能力等關鍵后臺能力作支撐,沒有這樣的后臺系統,由眾多門店組合起來的所謂的連鎖企業根本就稱不上是現代的電器連鎖企業。
大中電器雖然是中國電器行業中優秀的連鎖企業,但是,其網絡擴張的時間相對較晚,后臺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能力的建設才剛剛開始,其網絡的整合能力相對較弱,而國美是全國最早開始連鎖的企業,國美的擴張過程實際是前臺門店擴張與后臺系統建設同步進行的,再加上國美具有眾多的接合其他連鎖企業的經驗,使國美在整合新網絡方面具備業內最豐富的經驗,因此整合大中對國美來說不是個艱難的工程,而是個駕輕就熟的題目。因此,筆者認為大中的門店資源與國美后臺支持系統的接合可以快速產生非常明顯的協同效果,所以這種整合對大中的未來發展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原載:《華夏時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