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蘭)-上品會所”與它的主人
俏江南集團董事長張蘭
走進俏江南集團董事長張蘭的辦公室,撲面而來的是滿窗陽光和紅色的座椅,在辦公室的一個角落,張蘭供著佛,一縷青煙繚繞處,是淡淡的香火。
在北京成立只7年多,“俏江南”就已經成為中國餐飲業的名牌,2008年它還由于奧組委簽約,成為北京奧運會指定餐飲供應商。
“LAN(蘭)·上品會所”被評價為“中國新一代前衛餐館之一”,《華爾街日報》的記者以一種略帶獵奇的口吻敘述了觀后感,“LAN以俏江南集團總裁張蘭的名字命名,里面有各種風格的中餐,也有生姜味道的雞尾酒mojito和每瓶500美元的庫克陳年香檳。它的裝飾風格古怪、奢華,天鵝絨的窗簾,古老的黑白照片,簡約又不失品位。在最近的一個周一的晚上,35間包間全部爆滿”。
近年來,“餐飲企業家們成功地打造出一系列獨具匠心的中國餐館”,敏感的《華爾街日報》記者注意到,“一些運營商甚至打算在美國市場試水,他們說,在美國,人們總是把中餐館和價格低廉、環境嘈雜等評論聯系起來”。
打算去大洋彼岸試水的就有張蘭。“不僅要在中國‘俏’遍大江南北,我還要把‘俏江南’推廣到世界各地。”張蘭說,“我希望有路易威登的地方就有俏江南。”今年上半年,在日本東京最豪華地段就將出現第一個“俏江南”,據說就位于東京最大的Prada名品店的正對面。她的下一個目標是紐約和米蘭,這兩個城市的項目正在進展中。
從“阿蘭酒家”到“俏江南”
張蘭說她屬于出生在中國50年代末的那一撥兒,用現在說法,應該算“50后”吧。出生在北京的張蘭,父親是美術系教授,“文革”中,父母下放到湖北干校,年幼的張蘭變成了一個鄉下孩子。
干校所在地位于川鄂交接的安陸,張蘭喜歡上了當地的竹林,她不禁感慨,“誰知道有后來,竹林的記憶竟然成了我事業的起點”。
17歲,張蘭隨父母回到北京,當時還沒恢復高考,她成為一名工人,借成人高考的機會,考入了北京商學院。因為有親戚在海外,1989年,已經當了媽媽的張蘭出國到加拿大。她給自己制定目標為,“當我掙到2萬美元的時候,就回國”。她回憶說,“在加拿大那幾年,我從沒過過圣誕節,因為圣誕節在餐館打工是最賺錢的時候”。1991年,離圣誕節還有4天,張蘭的目標終于在銀行卡里實現了,“我攢夠了2萬美元,這時街頭的節日氣氛已經很濃了,這時我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勸我,過完圣誕節再回去吧,但我只想早一天回國”。北京的家成了那一年她心中最期待的圣誕禮物。
張蘭的祖父母是生意人,也許繼承了家族基因的緣故,她不僅心儀于藝術、音樂,也喜歡經商所伴隨的挑戰和刺激。“1991年回國時,親戚朋友們不理解,那個年代,出國還是一件困難且榮耀的事情,都想出去,回國的人多半被認為是在國外混不下去。”但張蘭從一開始就有自己的打算,“在中國餐館打工的那段時間,我熟悉了餐館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從進料、配料、烹飪到接待客人,所有流程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了。”
當時張蘭手里只有2萬美元資本,她只能選擇一個門檻較低的行業。剛巧東四一帶有一家糧店因經營不好有意出租,張蘭就盤了下來,“開餐館處處用錢,單是裝修就需要很大資金,一籌莫展時候,我想到了記憶里的竹林,竹子作為建筑材料不但物美價廉,而且別具特色”。張蘭還記得,當時她去四川郫縣帶著當地的竹工砍了很多竹子,她還記得美元與人民幣的比價是1∶7.6,裝修花了13.7萬元后,從加拿大帶回的2萬美元基本沒剩幾個。“阿蘭酒家”開張了,那是她事業的起點。
張蘭早期先后開過兩家飯店,第一個就是“阿蘭酒家”,后一個叫做“百鳥園花園魚翅海鮮大酒樓”,“那時是比較興吃魚翅的階段,我也做了魚翅、鮑魚,非常成功”。
1999年,張蘭賣掉經營了9年的餐館,開始謀劃更大事業。她用半年時間靜下來想,自己到底要做什么?“那時確實有了一定的資本,所以就想選擇一個最好、最高的起點。海外對中餐存在很大的誤解,一些老外以為,在唐人街吃到的麻婆豆腐和咕老肉就是中餐了,其實中餐里包含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張蘭還發現,“北京的外國人和商務人士越來越多,但是環境別致幽雅的吃中餐的地方還不多。”
2000年4月,“俏江南”在北京國貿店開業,“我想打造一個中國品牌,那就是商務用餐,讓全球的商務人士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與普遍中低檔的川菜料理不同,她強調做工、用料精細,從北京的國貿中心、萬泰北海大廈、恒基中心,到嘉里中心、盈科中心、陽光廣場……越來越多的“俏江南”開始落戶繁忙時尚的寫字樓。
從“俏江南”到“蘭會所”
2005年6月,“俏江南”與被設計界譽為鬼才的世界著名設計大師菲利浦·斯達克(Philip Stark)簽約,請大師操刀設計位于北京的雙子星座內“LG世界會所”的消息,使“俏江南”成為焦點。
菲利浦·斯達克用了兩年時間完成“蘭”會所的設計裝修,據說張蘭為這個餐廳花了3個億的資金,這里的每一把椅子、每一件作品都來自法國人。
在“蘭會所”,對視覺感官欲望的追求遠比食欲來得重要,這里的混搭異常出位,“菜品裝飾都很漂亮,有創意,至于味道呢……吃飯是種感官愉悅嘛,我覺得到那里吃飯,從坐下來開始,看看那些燈啊椅子啊鏡子啊畫啊,上菜了以后看著菜的樣子啊,愉悅的過程就進行了一大半了,所以味道什么的也無所謂了”。這是大眾點評網上眾多留言中的一段,張蘭所說的“沖擊力”輕而易舉就俘虜了人們的視覺。
“招牌雞,皮很酥脆,口感和烤鴨有點像,不過油脂已經被去除得干干凈凈,所以一點也不會感到油膩,可以放心食用。我們一致認為,廚師搭配的是現成的李錦記辣醬,價格是98元。水煮牛肉,肉片很嫩,入口即化……最后上的是雞絲涼面,很喜歡這別致的造型。味道是我吃過的雞絲涼面里最甜的,說不上好壞,在這里,10元的價格讓你不忍心說不好”。這樣的菜單在“蘭會所”僅算是一次“簡樸”的消費。
再看另一份消費記錄:“竹蓀山菌魚翅:魚翅品質一般,竹蓀和山菌倒還不錯。清酒鵝肝:鵝肝不夠細膩,入口居然有點發澀。芝士炬龍蝦仔:原料新鮮,可惜火候未免過了一點。蟹肉竹筍:竹筍新鮮,而且嫩,但是烹調時間過長,讓竹筍失去了應有的鮮甜。龍抄手:皮薄餡鮮,這個倒是讓人滿意……”這是一份人均消費900元的記錄,錢花到了可以矯情的境界也有一種玩味。
俏江南的蘭會所,數不清形式的桌椅家具,令人眼花繚亂的燈飾擺設及碟盤餐具,把餐區演繹得非常戲劇性。“蘭”的上海版本也將在今年4月開張,到時候,喜歡現代中國藝術的人士可以欣賞到張蘭的個人收藏,聽說劉曉東的作品《三峽新移民》也在其中。
自從“蘭”開業以來,已經接待了很多國家的元首、大公司的總裁,因為“俏江南”是奧運會中餐的指定提供商,聽說一些與奧運會有關的人員也開始在這里預定位置。幾天前,張蘭已經提示過有關方面:盡早預定,不然,除了給國際奧委會必須預留的位置外,“蘭”將來真的沒辦法幫忙。
張蘭希望自己的公司在未來一段時間能成為一個上市公司,包括花旗、瑞銀等全球頂級投行已經與“俏江南”進行過接觸,據張蘭透露,選擇一到兩家機構一起去籌備明年上市的計劃。她解釋說,“我們不是為了籌集資金才上市的,我們上市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通過引進投資伙伴的方式,把公司打造成為一個透明的受股東監督的企業。我本人最不欣賞的是家族企業,那些只信任自己家人的企業永遠不可能做大,百年老店只有通過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和明確的股權利益和責任才能實現,我曾經被邀請參加一個電視臺的訪談節目,在知道是討論家族企業的時候,我立刻離開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