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市場的連鎖機遇
中央政府在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為重要的戰略舉措之一,為此陸續實施了包括減免農業稅、“村村通”鄉村公路建設、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民便民措施,并通過財政轉移支付手段承擔起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可以預計,隨著廣大鄉鎮地區群眾收入的進一步提高,以及通訊、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必將引起鄉鎮地區群眾生活、消費模式上也同時向城市現代生活模式的靠攏,已經在大中城市中得到普及的連鎖商業將逐漸向鄉鎮市場滲透,逐漸成為鄉鎮居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消費購物場所。
2005年,商務部啟動旨在培育農村消費經營網絡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各地政府也對鄉鎮商業連鎖網絡建設給于了大力支持,為鼓勵連鎖超市進軍農村市場,在享受國家商務部有關扶持政策之外,天津市還劃拔專項資金,對每建設和改造一個鄉鎮超市、村級連鎖便利店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性超市,按每平方米100元予以補貼;每建設和改造一個日用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配送中心給予20萬元資金補助。
開拓鄉鎮連鎖市場不但有利于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發揮便民、利民的社會效益,隨著鄉鎮市場規模的擴大,對企業經營者來說,其戰略地位也將逐漸凸顯,在鄉鎮這個日益擴大的市場中,甚至可能孕育出大型企業集團。世界最大的商業零售企業,也是世界500強排名第一的沃爾瑪實際上就是從美國鄉村市場起家,首先在小城鎮擴張積累,逐步成長影響全美乃至全球的商業組織。
不能照搬城市商業連鎖形式
但在當下,發展鄉鎮連鎖還有一些現實的困難需要克服,由于鄉鎮地區居民居住分散、相對收入比較低,單位面積的購買力比較低,這就必然帶來物流、配送成本的上升,超市的集約銷售效益會相對打上折扣,這一高一低交互影響,就使得在大中城市中現有的連鎖業態向鄉鎮滲透的時候可能變得不適應、不經濟。所以鄉鎮連鎖必須有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和運作特點。否則政府希望以連鎖商業業態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良好愿望就可能遭遇商業上的滑鐵盧,最終使得其反。只有找到適合鄉鎮市場特點的連鎖管理模式的企業,才能夠維持社會效益和商業效益的統一,才有機會做大做強。
不可否認,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縣城已經完全形成了中等城市的規模和形態,這些區域將成為各類商業連鎖自然延伸的區域。同時,大中城市連鎖機構也可以通過批發、加盟等形式向下覆蓋一部分的鄉鎮地區,但總體上,這種依靠城市商業的延伸和輻射并不是我們希望發展的鄉鎮連鎖的主體形態,發展鄉鎮連鎖必須有新的思維。
設計合適的鄉鎮連鎖商業模式
我們可以從連鎖商業的優勢和鄉鎮市場的特點兩個角度綜合分析,來設計鄉鎮連鎖的商業模式。
連鎖商業取代傳統的百貨、批發零售銷售模式,主要是發揮了三個方面的優勢:
一是規模優勢,由于終端的銷售規模大,連鎖機構擁有和上游供應商比較強的討價還價能力,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連鎖機構實際上是用高度組織化的前端物流配送,取代市場化的多級批發配送方式,以終端拉動前端物流,從而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庫存等市場風險。
二是品牌優勢,連鎖機構由于規模大,可以投入更大規模的宣傳達到更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并通過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互相促進,從而拉開贏利空間,加大競爭優勢。
三是集聚優勢,連鎖機構通過大量品類的集中陳放,給消費者提供了一站式購物、比較購物等更好的購物體驗,特別是和小型雜貨店相比,連鎖超市提供的廣泛大量選擇實際上是節約了消費者包括時間在內的選擇成本。
所以,設計鄉鎮連鎖商業模式,就是要考慮鄉鎮市場的消費特征,從中發現能夠把連鎖商業的優勢發揮出來的領域和結構。
首先應該說,由于連鎖機構必然有著比較高的管理成本和投資回報要求,盡管可能通過規模降低成本,但并不是對任何商品都可以形成成本優勢,特別是農村市場中,由于生活成本低,有著大量的對回報非常低的非正式的家庭店以及與之相關的非正式的配送形式,熟人之間交易所帶來的比較低的宣傳成本等,使得連鎖機構即使有一點成本優勢,如果只是從希望以低成本在鄉鎮市場立足,并不容易。
設計鄉鎮連鎖商業模式,可以從分析現有鄉鎮市場的流通結構入手,比如,發現哪些商品在現有的流通模式下,是通過多級批發加價才能送到最終消費者手中,如果商品從出廠到終端消費有比較高的加價,那么就意味著有比較大的通過規模和組織優勢建立成本優勢的空間。比如遠距離的異地產品。實際上,連鎖商業替代的并不只是原來分散的銷售終端,而是分散終端所依賴的整個流通體系。
另外可以跳出價格競爭的框架,重點考慮在哪些商品上現有商業流通體系根本無法滿足的需求,比如現在相對發展比較好的食品銷售連鎖,就是因為連鎖體系下,可以相對嚴格的控制產品質量和安全,并容易通過品牌宣傳建立消費者的信任。
以可以形成明顯價格優勢的商品和具有其他流通方式所無法完全實現的商品為基礎,和消費者所需要的日常普通商品相結合,形成品類組合,再發揮集聚購物的優勢,這樣的連鎖機構就相對容易在市場上站住腳,扎根生存。
在這個基礎上,網點布局、倉儲和物流管理、統一店面形象和陳列、員工培訓、宣傳促銷等發展連鎖機構的一般規則當然都需要做到位。另外擴張的路線和方式選擇上,就要考慮和其他連鎖機構之間的競爭方式,盡量避免撞車,形成惡性競爭。
鄉鎮連鎖是原來相對封閉的鄉鎮居民和外部世界貫通的一個平臺,所以在了解當地需求特點滿足需求的基礎上,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還可以發揮引導需求的功能,通過連鎖機構把外面新的商品甚至新的生活方式引進來,逐步引導鄉鎮居民向現代生活方式靠攏,這也是大型連鎖所擁有而原來分散的小商店所不具備的優勢。
總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鄉鎮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政府對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支持,都為鄉鎮商業連鎖的發展提供了外部機遇,但是投身其中的企業能不能做起來,關鍵還要有自己的經營思路和經營特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