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日常例會怎么開
來源:
周時國
2008-02-25 15:13
有議題
每次的例會雖然時間短,但也應該盡可能圍繞一個中心議題展開,不要太雜,力求簡短精煉。每天的例會時間一般不要太長,大約5~10分鐘。
有內容
例會的內容不限于書店當天的工作安排或營業情況的小結,下列內容是例會可選擇的。
1、工作安排
例會上做工作安排,明確目標、責任人、完成的時間等幾個要素,讓全體人員清楚,這利于工作展開時得到其他同事的理解與配合。
2、發布行業信息
書店可以收集整理行業媒體上中外圖書行業的新聞事件、動態等有關信息,在例會上發布,讓員工掌握更多的資訊,開闊行業視野。
書店到了新書,也可以選擇重點書進行介紹說明,如媒體、專家等對某書的評價和特別推薦語等,給員工導購提供幫助。
書店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也有必要讓員工了解當地其他書店的信息動態,有關本店的發展動態等信息,以增強員工的凝聚力。
3、工作點評,業務培訓
對員工進行集中培訓雖然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但利用例會進行培訓,可以結合每天的工作實際情況進行,這樣更有針對性和即時性。例會上可就工作中某個細節或某個方面做得好的地方或不足進行講解分析,讓員工吸取經驗教訓,以便以后更好地改進。
會上還可以就圖書行業好的案例給大家講解,并結合本店的情況分析,進行案例分享,也是開闊大家思路的一個有效途徑。
反饋顧客意見。書店每天和顧客打交道,熱心的顧客不時會就書店的工作提出表揚或批評的建議。對于這些,我們都可以利用例會通報,鞭策和鼓勵員工。
4、溝通交流,學習提高
書店員工由于工作性質,需要和顧客面對面交流溝通,因此培養員工的交流溝通能力也是書店的一項重要培訓內容。在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例會的機會開展。比如,每天的新書發布可以讓員工輪流給大家講解,這既可以增強員工對圖書的了解,也可以給員工一個舞臺,讓員工表現自己,鍛煉和提高自己當眾講解的能力。一本書可以幾個員工同時發表看法,互相交流,這利于員工學習進步。
有準備
書店例會召集人,一般是書店的班長或店長。盡管例會時間短,召集者也應該仔細考慮,周密安排。可先把每天各方面的情況進行匯總,然后再進行篩選,以確定每次例會的內容,并確定重點內容。
內容確定了,如何進行也要安排設計,像老師上課前備課那樣事先擬定簡要提綱。這些內容如何講,誰來講,采用什么形式講,都應該仔細規劃安排,以免因組織不力而影響例會效果。
對于需要在例會上檢查的工作項目,事先要了解進展情況或有關結果,這樣不但能在例會上提供準確的依據,也可節省時間。
有效果
保證例會的效果應該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把例會上的內容有效地傳播到每個員工心中;二是例會上講的內容要有后續的跟蹤監督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例會取到實際效果。因此,例會時盡可能采取生動有趣的形式,這樣能提高員工的興趣,使員工得到愉悅的體驗,增強例會的效果。例會上所安排的工作事項要做記錄,并在會后跟蹤落實,把落實結果在下次的例會上通報。這樣做一旦形成了制度,大家不僅會重視每次例會的內容,而且會后還會采取實際行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