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憑什么沖刺行業第一?誰說大的就是美的?
一切緣起還要追溯到6年前。
2002年,張近東和副總裁金明等人去日本考察。他們驚異地發現:在日本銷售指標最好、盈利最多的并不是店數量最多的小島電器,而是YODOBASHIA,截止2007年年底YODOBASHIA只有28家店,但都是大店,其單店綜合贏利能力卻遠遠高于小島集團。
研究日本家電連鎖行業的實際經營情況,蘇寧發現:營業外收益與銷售規模并不呈正比關系。而對毛利、凈利、營業外收益、費用控制等關鍵指標的掌控能力,才是決定競爭成敗的法寶。于是,張近東把YODOBASHIA作為學習的榜樣,希望蘇寧能在品牌、網絡、效益、管理、后臺、服務、工商關系等方面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日本帶給張近東的另外一個啟示,就是要開大店,并以3C(即電腦(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家電(Consumer electronic))店面為主。和傳統家電相比,3C產品的利潤率要高出數倍。
蘇寧的3C店的確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使其單店盈利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2007年12月2日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國美前三季度實現收入303.19億元,實現凈利潤7.77億元,同比增長70.46%。而2007年蘇寧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80.4億元,實現凈利潤9.4億元,同比增長105.04%。從賬面上來看,雖然蘇寧店面數只是國美的一半,但是蘇寧的盈利能力卻要高于國美。
已經進入中國5年之久的百思買,也已成為蘇寧不斷學習的榜樣,特別是一些人性化的服務手段。比如:商品邊上會貼上很人性化的紙條,寫上購買的小TIPS;在主商品的邊上放置配套商品的銷售和使用幫助等等。
日前,本刊記者在南京蘇寧電器新街口店采訪時,已是晚上九點多,店內依舊燈光明亮,人頭攢動,一派繁榮景象。據店長凌靜介紹:蘇寧旗艦店的店面環境設計也頗有講究。其通道寬度,導引系統,店面環境色,室內溫度,貨架高度,燈光亮度等方面都進行了更適應消費者心理的設計,比如:將燈光亮度由國內賣場通常使用的300Lx提高到和國際接軌的1200Lx,這個亮度是讓消費者覺得非常舒適,也適合看貨等。而這些,都是蘇寧從百思買等國際巨頭那里學來的。
當天晚上九點十五分,正在店內采訪的記者一行,還巧遇正在巡店的七位蘇寧副總。在巡店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就及時糾正,這已成為他們的必修功課。他們希望蘇寧能贏在細節。
當然,這些表象都很容易復制,不可能真正支撐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零售不是沒有技術門檻。”張近東對此很自信地回應。很顯然,門店規范、信息采集、物流配送、售后服務、人才儲備等后臺建設都需要迅速跟進,光鮮的表面才有底蘊。在張近東看來,蘇寧的連鎖店更像是一個龐大、精細的系統工程。而在這個系統工程之中,信息系統的平臺則屬于基礎中的基礎,重中之重。
(《中外管理》劉宏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