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貨業探究:從“本質”到“價值”
來源:
聯商網
2008-03-06 11:27
1、百貨的本質是品牌服裝和化妝品的通路,篩選機制使其永遠只賣最好賣的品牌,而中國百貨業更多扮演的還是“二房東”角色。
2、百貨產業的發展階段和盈利模式都會受到上游品牌商的影響,目前來看我們認為“從點到面”的擴張模式可能更加符合中國國情,也即先將一個地區做精做透,然后再集中進入另一個區域,并形成局部優勢,并以此復制。
3、上游品牌商的普遍弱小使得百貨行業在目前的價值不僅僅是通路,同時也要對品牌商進行“背書”,這正是百貨較高利潤率的重要來源,我們相信這種狀況還會持續5-10年,因此這段時間正是百貨行業發展的絕佳機會。
4、百貨的篩選機制、充裕的現金流盈利模式使其商業模式的吸引力大大增加。
5、中國的百貨業面臨一場大規模的整合,行業集中度將會提升,許多占有良好地理資源但是卻經營不善的國營百貨公司將可能成為整合對象,在這一輪整合之中,我們看好中國本土的民營百貨企業。
6、我們提出了“兩個因素和四個指標”,以此來對百貨公司進行快速定位和篩選。
7、對于百貨的估值,我們認為傳統的PE法不盡合理,我們認為應該充分考慮百貨的生命周期,因此建議采用現金流量法、PS、PCF法或者未來年份PE法。
8、我們預測中國百貨產業將會在未來發生一些變化,例如我們預測在未來三年,中國將出現兩三間跨省發展并擁有明顯優勢的百貨龍頭;而五年后,可能會因為百貨業競爭壓力增加,直銷模式逐步取代目前的聯銷模式,中國進入真正的百貨時代。
(作者:李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