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Bullring購物中心考察報告
一、 伯明翰城市特點
伯明翰(Birmingham)是英國第二大城市,位于英倫島中部。
圖1 伯明翰在英國的位置
16世紀是歐洲舉足輕重的工業和商業中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和種類最多的金屬加工區。 18世紀,偉大的工程師詹姆士•瓦特在此發明了蒸汽機,帶動了英國的工業革命,為伯明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聳入云的煙囪,繁忙的街道,和一排排整齊的廠房。今天的伯明翰仍然是英國重要的機械,塑料,化工,玻璃,橡膠,金銀珠寶等工業城市。城市被自然的分為新城和舊城。新城的火車站附近是英國工業展覽會的所在地。
老城車站是伯明翰市的中心。這里商店集中,道路狹窄,人流不息,因而禁止車輛通行。伯明翰市區只有少數的高樓大廈,大部建筑都是二層樓房,顯得古樸無華。伯明翰的四周,有無數大工廠。它的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產值的1/5。
發達的工業化并沒有抹去伯明翰悠久的歷史特色,很多文藝,藝術和體育活動在市內流行。市內保留著許多古典的建筑,著名的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許多校舍也在這些精美的建筑之中,也是英國著名的“紅磚大學”之一。這些建筑中還有著名的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劇院(Birmingham Royal Ballet),交響樂堂(Symphony Hall)和國家展覽中心(National Exhibition Centre)。
伯明翰的體育活動是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內分布很多足球,網球和板球場。1990年伯明翰被正式命名為“歐洲體育之城”。伯明翰還有英國第一家水族館----- Birmingham Sealife Centre。城市的博物館和畫廊珍藏著許多歐洲著名畫家的真跡,中央博物館和藝術陳列館藏有著名藝術大師的作品和雕塑
二、 項目選址與規劃設計特點
伯明翰城區人口100萬人,周圍一個小時車程內有720萬人居住,430萬購物者生活在45分鐘車程距離內。
斗牛場(burling)購物中心附近的圣馬丁教堂廣場是伯明翰歷史上崛起的商城。
圖2 17世紀的伯明翰圣馬丁教堂
斗牛場(burling)購物中心總面積將近11萬平方米,總投資5億英鎊,其中包含Debenhams百貨公司和Selfridges百貨公司兩個主力百貨公司,以及136個各式專門店。
圖3 現代的斗牛場購物中心
這個大項目的設計和建筑總指揮是Benoy建筑師事務所,它是目前英國的第二大設計單位。它們不但把一個很舊的商場成功地轉換成為一個現代的、獨特風格的都市型購物中心,大大提升市中心的商業功能,而且改善了市中心整體的交通系統,使市中心更順暢、開放,人潮可以更自由的流動,整個都市也有更好的連接;同時,保留了其中一個具有歷史價值的St.Martin教堂(12世紀建立)。伯明翰的整個設計,可說是融合了都市、歷史、文化、環境、交通、商業、零售、休憩、娛樂的成功案例。
第一次復興斗牛場的計劃與展覽中心起步,1964年5月開業,成為當時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室內市場中心,其中三項標志性建筑與露天廣場組成的核心購物區設計,堪稱世界頂尖的購物中心設計,因而被認為全國城市革命最成功的典范之一。為方便下一步發展,一條直通倫敦的快速路刻意從市中心和購物中心之間通過,割斷了人流的方便聯系,商業區域門可羅雀。
圖4 流失年代的斗牛場市場與購物中心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伯明翰只有一家百貨商店,缺乏現代零售的繁榮,與伯明翰發展起來的商務與文化中心地位不匹配。
1999年2月復興斗牛場的計劃再次啟動。他們以完全現代的商業與城市建設思想開始設計和運作。投資十億英鎊的斗牛場購物中心,提升了城市的商業水平,確立了伯明翰領先歐洲商業與文化中心地位。
開發者不僅考慮商業功能,而且非常注重歷史文脈,斗牛場原有建筑得到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再利用。遺失多年的老商業街名稱恢復,被關閉的老穆爾街火車站也重新啟用。
圖5 MOORE火車站
首先,保留了建造于1873 年的伯明翰教區教堂—哥特式圣馬丁教堂;其次,改造原來的標志性建筑—圓形辦公大樓,它曾經是伯明翰的標志性建筑,1964 年落成之初受到市民廣泛的嘲弄,在隨后的日子里,這座大樓逐漸深入人心,讓伯明翰人難以割舍。在更新計劃中,公眾反對將其拆除,2004 年,圓形大樓經過改造變成擁有230 套高級公寓的住宅樓。最后,緊鄰購物中心的愛德華時代
穆爾街火車站經過整治,恢復到20 世紀30 年代中期英國大西鐵路全盛時期的風貌, 2005年鐵路的信號系統完工之后,老穆爾街車站將重新進入鐵路網,翻新的車站站臺、候車大廳、售票處和商店將再次投入使用,并有直接的通道通向購物中心,成為從倫敦進入伯明翰斗牛場的門戶。
圖6 得到保留的伯明翰圣馬丁教堂
開發商聯盟:Hammerson plc, Land Securities Group PLC, and Henderson Global Investors Ltd.
• 主要規劃設計數據 g
• 占地面積40英畝,約合面積18.95萬平方米積
• provides over 110,000 sq m (1.2m sq ft) of retail space.
• 11萬平方米零售空間。
• 斗牛場購物中心有140家商店和售貨廳。
圖7 伯明翰斗牛場購物中心鳥瞰圖
• There are over 140 shops and kiosks within Bullring.. 有140家商場和售貨亭
• 3,100 new car parking spaces were created for Bullring (900 in Indoor Market car park, 1,000 in Bullring car park and 1,200 in Moor Street car park).
• Bullring購物中心提供超過8000人就業崗位.
• Over half a million pounds a day was spent building Bullring.
• 15,500 tonnes of steel are in Bullring – that’s a ¼ of the steel in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使用了15500噸鋼鐵,其中四分之一用于州帝國大樓。
• There’s Approximately 90,000 metres³ of concrete within the new Bullring. This is enough concrete to stretch between Birmingham and Oban, Scotland ten times.
• 新斗牛場購物中心大約使用了9萬立方米混凝土。
• The following amounts of glass have been used in Bullring.使用的玻璃總數: 天際線和水平線: 7,765 平方米sq m
垂直: 2,200 sq m
結構: 2,381 sq m
• Demolition of the old Bullring started the 30 June 2000, with completion in March 2001.
• There were approximately 65,000 tonnes of concrete in the Old Bullring. During the demolition, the majority of the concrete went off site to a reprocessing plant. Small quantities have been retained to provide Haul Roads and Ramps. 老建筑物大約使用了6.5萬立方米混凝土,在毀壞之前,多數混凝土爆破后送給再處理工廠,少量用于修路和斜坡填充。
• Externally, there is 12,000 sq m of granite and internally there is 13,000 sq m of limestone.
• The Bronze Bull situated in the square at the base of Rotunda is two and a half life sized and weighs 5T.
• 3 light wands are situated in the square at the base of the rotunda. These act as beacons and are 20, 25 & 30 meters in height.
百貨商場設計的創新
與倫敦牛津街上的塞爾弗里奇百貨商店的新古典造型完全不同,伯明翰的塞爾弗里奇百貨商店呈現的是未來主義的建筑形式,建筑曲面與用地的曲線完美契合,外形柔軟,婀娜多姿,邊角圓滑,包裹整個屋頂,立面與屋頂渾然一體,這種富于美感的表現形式也同時昭示出它的功能—百貨商店。
建筑表面覆蓋了15 000 張鋁制圓盤,據說是受到時裝設計的啟發。壯觀的7 000m2 玻璃“漂浮體”覆蓋在好似露天的拱廊上,仿佛是原有步行街的自然延伸,將兩個核心百貨商店聯系起來。酷似鯨魚的曲面屋頂從購物中心上面跨過,將立面屋頂融為一體。不同立面有不同的材料和造型,強化了多種建筑體量組合的概念。
圖8 伯明翰斗牛場購物中心主力百貨———Selfridges
斗牛場購物中心的步行街形態以伯明翰的歷史街道模式為基礎,由傳統街道、廣場和開放空間將新街(New Street)、大街(High Street)和圣馬丁教堂、露天市場聯系起來。步行街沿著三條軸線方向伸展,除了分別向新街和大街自然延伸之外,還在兩條大街之間新設了一條步行大道—圣馬丁步行道(St Martin’s Walk),將購物中心經由圣馬丁教堂與遠處的傳統市場聯系起來。為了有效地與城市道路結合,最大限度地引入購物者,在設計上充分考慮與城市周圍的步行街、廣場、停車場上的步行人流銜接,從各個方向和層面引入人流。
圖9 步行街及購物中心入口
三、項目業態特點與VMD體系
業態規劃
主力百貨兩家+飯店+專業店
圖10 塞爾弗里奇百貨建筑外立面
表1塞爾弗里奇百貨品牌組合
圖11 Debenhams百貨公司
表2 Debenhams主力百貨品牌與視覺形象特點
表3專業店業態組合不靈是品牌結構
四、項目顧客分析與經營效果
斗牛場購物中心2003年9月開業,開業第一年時間3650萬人來訪,成為倫敦西部最值得參觀的購物中心。
圖12 開業后的斗牛場購物中心
Bullring購物中心也重視運用最新科技,其管理單位及各個廠商整合了各種軟件,建立全中心的共同網絡,利用內部Intranet、Internet數據化的資訊,中央整合管理中心充分地掌握最新的、準確的資料與資訊,提供給管理、決策等單位和各個廠商以及消費者,使得相關的人員皆能享受到最新、最快的資訊。例如:內部Intranet使消費者可隨時使用設在中心的22臺觸摸電腦;而中心內143個人潮計算器,每15分鐘即能將整個中心的人潮、人流各種相關資訊,傳遞給管理單位和廠商,以掌握確切的人流及相關活動的效果。現代科技的運用,使Bullring購物中心能有效地營運和管理。
In the new Bullring's first year in service, it recorded 36.5 million visitors, making it the most visited shopping centre outside the West End of London. This exceeded even the most optimistic predictions, and for the Bullring's supporters has justified the £530 million cost of building it. The new Bullring also holds the title of being Europe's largest city centre shopping centre.
參考文獻
1.劉念雄,2005 購物中心與英國城市中心商業區更新,城市建筑,2005,8 No11
2.黃小晶著,時光玫瑰——英倫城市考察回望,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年3月
3.張杰,Bullring 購物中心贏在何處?
(作者:楊寶民)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