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美“老總”回訪消費者喝彩!
奇文共欣賞:兩篇首句相互克隆的新聞
3月11日重慶晨報、金陵晚報分別署題《國美老總回訪消費者》、《國美千位高管回訪31500個家庭》的新聞報道,首句出現驚人的雷同,茲抄錄對照如下(重復部分陰影標注):
A、昨天下午2點,家住江北金砂水岸的劉科剛下班回到家,就遇到了一群特殊的來客———國美電器重慶區總經理王劍及國美客戶服務部門員工。劉科驚喜地得知,拜訪是為了征詢他對國美服務的感受和意見;
B、昨天上午,家住科巷的謝女士剛買完菜回到家,就遇到了一群特殊的來客——國美電器華東大區總經理兼南京分公司總經理辛克俠及客戶服務部門人士,謝女士驚喜地得知,拜訪是為了征詢她對國美服務的感受和意見。
三聲喝彩:消費與責任從真誠出發
筆者愚鈍之極,難以體味個中奇妙。但是,我還是要為國美高管回訪消費者喝彩!為國美高管走下高高的高管寶座,給普通消費者一睹英姿的機會?我們還要為Face to Face,Hand to Hand的消費者互動舉動喝彩!國美此舉無疑是令其對手們再度亦步亦趨的高招,再度彰顯了其霸主風范!當然,我們更要為那些始終堅持消費者第一的企業們喝彩,因為商業的真諦是Heart to Heart,消費者互動需要用心真誠交流!
喝彩一:2007年12月黃光裕先生在出席美國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CES)時,宣稱其用戶定價模式為全國消費者節約了100億元。且不論此100億元從何時計起?從何處而來?以何參照?如何說起?或否有杜撰之嫌?沽名釣譽之說?但是,黃先生壯言豪語,擲地有聲,想必國際同行必定“莫名驚詫,仰慕不已”;而國內消費者如不感激涕零,激動莫名則必定有違我中華民族知恩圖報之傳統美德。
但是其2007年第三季度業績公布顯示其在2007年1月1日-9月30日財務期間,國美電器實現銷售收入僅為303.19億。白紙黑字,顯示的卻是國美電器去年9個月從消費者身上賺取毛利46.03億元,凈利12.87億元。企業經營追求利潤最大化本無可厚非,但是從消費者身上賺錢之余,卻宣稱為消費者節省了100億元,會否有“糊弄”之嫌,令人疑竇頓生?
因此,黃先生拋出的橄欖枝,對于消費者而言是不是“殺威棒”,還是“棉花糖”?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始終相信中國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更相信中國消費者的理性和判斷,只不過我們需要大聲疾呼“別把消費者當上帝糊弄”,因為我們就生活在你們身邊!也不要矯情,不是我遲鈍,而是“你的矯情我永遠不懂”,或者說“明明白白你的心”我要你“給我一段真感情”。
喝彩二:2008年消費主題是“消費與責任”,構建的是一種人與自然、消費與環境、企業與環境、消費者與企業、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企業與社會的對等共生、和諧友好的價值觀體系,追求的是理性、長效、動態的行為模式,從而形成全面協調、和諧友好的消費供給、消費環境、消費模式、消費意識所構成的消費文化。
瀏覽相關網站,我們看到了中國家電業巨子美的、海信、長虹,中國家電連鎖業翹楚蘇寧、國美、順電一直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CSR)”,投身公益,熱心環保,多年來致力于提倡明白購買,科學消費的消費模式轉變的大量報道。尤其是在08歲末年初席卷蘇湘鄂浙閩貴皖等地雪災期間,紛紛伸出捐助之手,獻出愛心,聲援災區群眾;蘇寧各地開展抗災救災活動,一聲平安電話連線兩地親情,一杯開水為滯留旅客獻上一片愛心,一支蠟燭點亮寒夜漫漫;廣州國美電器員工則走向車站廣場,為滯留旅客獻上開水、快餐,送上一份關愛,一片愛心。筆者欣喜的發現,企業在履行企業公民責任,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已經不再局限于置身事外,居高臨下式的簡單的“取之與民,還之于民”的物質反哺的公益活動,而是同心、同行、同等、和諧的企業責任實踐。
但是,國美“高管”、“老總”回訪消費者的命題,則讓我們的欣喜之余,殘存了一絲憂慮。首先,不對等命題,是非完全競爭市場一種的衍生物;而中國家電業、連鎖業尚未進入“非完全競爭時代”,競爭不對稱的天平目前尚傾斜于消費者一方。消費者是商家們討好的對象,而不是“憐憫”的“羔羊”。因為國美電器實現了“自競爭”的霸圖,但是還沒有實現一統家電連鎖的天下的霸業。因此,家電連鎖業非完全競爭時代(寡頭獨占的壟斷時代)的演革,首先要問蘇寧、順電、北國、五星、通程等同業競爭對手答應不答應?最終要問消費者答應不答應。市場選擇的力量絕不是資本力量所能夠左右的,資本力量的瞬間爆發大多數“曇花一現”基本上是不需要論證的命題。因此,“高管”、“老總”帶有強烈地位色彩(內部等級化、外部階級化)的符號命題,與回訪、消費者的正常服務行為鏈接,則給人一種“居高臨下”潛意識所存在的“消費霸權,唯我執掌”的印象。
黨的十七大和近日召開的兩會,明確提出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而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活躍單元,必須走出重規模輕效益,重數量輕質量,重產出輕環保、重增長輕發展的粗放型增長模式,轉變為生態文明、環境友好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集約式發展模式。同時,企業作為“企業公民”必須樹立尊重消費者,發揮消費者首創精神,保障消費者的各項權益,促進廠商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的建立,促進消費模式由重重價格輕商品、商品輕服務、重性能輕能耗,重用途輕環保透支型消費模式向和諧、環保、責任、永續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消費模式的轉型。因此建立平等競爭、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成為當前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任務,而社會信用體系是現代市場體系的基礎,企業的經濟發展責任、社會信用責任、公益道德責任成為企業所面臨新的挑戰和任務。尤其是作為服務行業的家電連鎖業,如何真正變身為“現代服務業”,浮躁、浮夸、浮淺的企業競爭行為將成為橫亙在楚河漢界之間的第一道柵欄。如何沖破牢籠,我想需要我們共同沉思和行動加以鑒證!而不是逢場作戲,自我陶醉!
因為消費者最終只會用“腳”投票!因為,平等互動是消費與責任的前提。因為,消費者的消費主權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誰侵犯,誰就要付出代價。因為,責任是把雙刃劍,最鋒利的刀鋒對準的正是自己!
喝彩三、3•15何時從“秀場”到“正常”?何時從“客場”到“主場”?31500名消費者,這么有特殊意義的確數。卻給了我們最大的不確定性。當消費者成為企業預設的目標,當企業“自競爭”式的單方面確定回訪數量,那么消費者平等性就被人為的打破了,甚至說消費者平等消費的權益便被“踐踏”了。天天都是3•15,喊了N年的消費平等、消費主權、消費安全、消費權益,到今天還是“3•15的天,才是消費者的天”,才是企業心血來潮,出臺走秀的“好日子”,可喜乎,抑或可悲乎?天天都是3•15,天天都是消費者的主場,而時至今日3•15仍然是廠商的舞臺,消費者只有當看客,做配角的“份”。
模仿秀:家電連鎖業觀察呼喚魯迅精神
但愿,國美“高管”、“老總”回訪消費者不是逢3•15的場作“逗你玩”的戲;更但愿“高管”、“老總”褪去地位的色彩,還原責任本色;最希望平等、主權、責任、和諧成為消費責任的代名詞,消費者真正成為消費購買和消費過程的“主人”!
作為關注家電業發展的中國公民,我吃的是社會的“糧”,喝的是社會的水!有義務也有責任大聲疾呼“有奶就是爺”,真希望家電業尤其是家電連鎖業能夠做到“喝進去的是奶,長出來的是娃(是那種百日跪乳感恩之心的娃)”!
我不是業界戲稱的那位 “中國家電業的魯迅”,但是我也疾呼“救救孩子,救救家電連鎖”,因為我曾經、現在、乃至以后都會標榜“我是魯迅門下走走狗”,既便我根本不夠格!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