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 小心對待第一次
在收購好又多公司(以下簡稱“好又多”)35%股份一年多以后,沃爾瑪終于開始有所動作。
近日,好又多華東和華南等地區18名高管接到了公司發出的解聘書,解聘的理由是合同到期。謹慎的沃爾瑪并不是這一消息的宣布者,這些被辭高管因不滿公司決定提起勞動仲裁時,這一消息才被外界所知。
這是沃爾瑪在向好又多派出高管之后針對好又多的第一個大動作。
“這是一個信號,是沃爾瑪進一步整合好又多的一個開始,接下來沃爾瑪的動作會越來越多。”逸馬顧問機構首席顧問馬瑞生對《財經時報》說。
摸底
2007年2月底,沃爾瑪宣布收購好又多35%的股權,作為并購好又多整個計劃的一部分,沃爾瑪在未來三年內,將以10億美元的價格增持好又多至全資控股。
這一漸進式的并購計劃,一方面顯示了沃爾瑪一貫的穩健作風,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對現實的考慮。
“好又多”自1997年在廣州開設第一家店以來,在國內34個城市“跑馬圈地”,共開設了107家門店,擁有員工31000多名。而1996年進入中國的沃爾瑪,截至2007年在中國只有70多家門店。
好又多一味追求數量的超速擴張引致管理混亂、門店經營質量參差不齊、產權關系復雜等種種問題,門店數量雖然最多,但利潤卻相對較差。
沃爾瑪宣布并購好又多,正是其中國區總裁陳耀昌履新之初。這位“新官”被寄予厚望,沃爾瑪希望他能改變公司在中國擴展緩慢的狀態。短短幾個月里,陳耀昌就完成了對中國區管理層的調整,對最為核心的采購、運營、發展等部門最高負責人進行更換,并在去年年底前冒著“與新《勞動法》作對”的風險完成了裁員達千人的“瘦身計劃”。
陳耀昌實行新政的“鐵腕”,在好又多的整合問題上出人意料地分外柔和。在把原沃爾瑪中國區首席行政官孟永明派駐到好又多擔任首席營運官后,一年下來,基本上沒有什么大動作。
沃爾瑪員內部人士透露,目前,由孟永明帶隊,沃爾瑪一共有約30人的團隊進駐好又多,其中孟永明擔任好又多首席營運官,其余幾十人分別從沃爾瑪不同的部門抽出,分布到好又多各個部門。這隊人馬目前主要充當橋梁的作用:了解好又多的狀況,并向好又多傳達沃爾瑪的經營理念和方式。
“這一年來基本是一種摸底,只有摸清了好又多的家底后才能有下一步的動作。而這次18位好又多高管的解聘意味著摸底時期的結束,以及進一步整合的開始。”馬瑞先表示。
據了解,此次被解聘的好又多18名臺籍高管中,華東區有14名,華南區有3名,華西區有1名,他們分別擔任好又多超市公司的營業、商品、招商等部門的副總、協理以上職務,其中有4名為好又多超市門店店長。
在當前零售業內人才緊缺的局面下,解聘如此多的中高級管理人才,顯示了沃爾瑪整合的決心。
整合
隨著好又多管理層人事調整的展開,沃爾瑪對好又多的業務整合工作也將逐步深入。
和君咨詢公司合伙人兼連鎖經營研究咨詢中心總監文志宏認為,好又多走的是典型的向上游供應商索取利潤的經營模式,沃爾瑪秉承的是美國薄利多銷、獲取進銷差價利潤的做法,沃爾瑪與好又多必然面臨經營模式上的整合。
“沃爾瑪與好又多兩家公司在商品組織結構、員工素質、企業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好又多是偏向家樂福模式的‘門店加強型體系’,而沃爾瑪是‘總部加強型體系’,一旦整合不順利,即使沃爾瑪中國總體的銷售額會有所增加,但是單店的盈利能力將下降”。文志宏對《財經時報》說。而好又多的現狀是,只有華南、成都部分市場的門店銷售不錯,而在華東、華北地區的門店普遍處于虧損中。
(財經時報 記者 苑二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