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的營銷,不再風云
筆者明白此觀點出來,肯定會遭到各位家電同仁們的炮轟,筆者也曾經在家電行業拼殺過幾年,歷經生產、銷售和市場、財務、審計和銷售隊伍的管理等各個環節,對家電行業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感情,在此只是想提醒下各位家電同仁,要發展就要創新,抱著固定的模式必定要出局。
在進行了幾個其他行業的企業營銷咨詢后,如今再關注家電行業,感觸頗深。昨天筆者經歷了國內某大型家電連鎖,在上海某個分店開業的全過程,從人氣、成交量、從現場的促銷方式等要素來看,與4年前的一個家電連鎖店開業無法相比。
某連鎖店的此店面被傳為是在上海的又一個旗艦店,然而此店開業的時候僅僅做了如下事情:
1、店外氛圍制造:氣球若干、拱門3個、搭臺演出(很沒有創意節目表演);
2、店外促銷:手機、學習機品牌等在外面搭了移動帳篷在促銷(沒家電在做此類事情);
3、店內電梯入口處:是某手機品牌的堆頭,很具吸引力;在電梯口有手機及數碼行業的臨促,發促銷單頁。家電類有某冰箱的臨促,在發促銷單頁,筆者順手接了一份在看,單頁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各型號的冰箱的促銷價,統一的字體和色調風格,毫無吸引人的地方,與其叫它促銷單頁,不如稱他為產品價格表;
4、走進黑電及白電的產品展示區,只能看到零星的幾個特價爆炸貼,說明現在是開業促銷活動中,有些品牌連最基本的終端展示工作,都沒有做到位,有一個冰箱品牌連一個宣傳立牌和宣傳機貼都沒有,新品標貼也沒有,從產品的出樣型號來看,明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和分析過。(不排除有少數幾個還勉強說的過去)
5、再看冰箱的贈品,還是那些刀具呀,餐具或者其他小家電之類,這個無可厚非,因為相關性的確很強,但是促銷員的說詞和促銷手法,多少年不變,讓人不能接受,比如:開業時只強調價格便宜、制冷劑是某某、制冷管是銅的、壓縮機是某某國家等等,其中還有促銷員在證明果菜盒結實時,用腳踩在上面,結果踩破了,一腳踩跑了顧客。這種方法02年被某冰箱廠家發明后,一直被各個廠家借用至今,樂此不疲。果菜盒是用來放菜的,不是用來踩的,夸張促銷法,要在合適的時間,用在合適的地方。
6、然而在同一個賣場里,數碼產品的終端促銷,卻比家電做的好很多,不管是以前被家電行業用過的促銷手法,還是本行業創新的方法,都做的比較到位。
以上列舉的例子僅僅是目前現狀的一個縮影。經過筆者后來走訪其他連鎖賣場的情況,同樣存在以上的問題。為什么家電行業的營銷,曾經風云,如今卻不能笑看風云?
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個寶潔公司發展的案例:
全球日化行業巨頭寶潔曾經也遇到過尷尬的處境,1879年,美國寶潔公司最暢銷的產品是蠟燭,但公司陷入了困境。托馬斯•愛迪生已經發明了燈泡,看起來好像人們不會再使用蠟燭了。他們的擔心變成了現實,由于現在蠟燭只是賣做特殊用途,所以蠟燭市場一落千丈。
未來對于寶潔公司來說似乎是沒有希望了。在辛辛那提,一家小工廠的一位健忘工人吃午飯時忘記了關機器。結果怎樣呢?一堆肥皂泡沫。他沒有扔掉這些東西,而把他做成肥皂。這肥皂能在水上漂浮。于是就誕生了象牙牌肥皂,并且成為了公司里主打產品。
那時候為什么這種肥皂會如此受歡迎呢?在辛辛那提,那段時期一些人在俄亥俄州河中洗澡。能漂浮的肥皂不會下沉,因而不會丟失。因此象牙牌肥皂成了俄亥俄州最暢銷的一種產品,并最終暢銷全國。
欲成功,必須開創新路,必須創新,決不能墨守陳規。
而家電行業的營銷,就犯了一個墨守陳規的錯誤,“都幾千了,改變一下吧!”家電行業要發展,更好更快的發展,營銷必須創新!總結起來,家電行業目前至少在如下方面存在這問題:
1、多年不變的營銷策略和促銷手段;
2、重戰略,輕戰術;很多企業似乎更鐘情于做大,做大事情,去收購,去兼并,卻忽略了把企業做的更精細,把小的做的更強;
3、銷售人員素質,相比以前,有很大的下降;曾經在家電行業營銷有建樹的人,要么跳槽了,要么升遷到很高的位置,后來的進入者,大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由于大學擴招,很多畢業生的素質,很難勝任目前的工作,再加上現在很多家電企業新員工培訓的匱乏和急功近利性,導致目前的家電銷售系統的銷售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很多區域經理居然對自己區域內的很多銷售數據不清楚)
4、銷售管理的精細化,沒有被廣泛的認可,和更好的執行;對于單品考核,庫存考核,工作過程控制等等,很抵觸。(老員工抵觸,新員工摸不著頭腦)
5、市場部很多情況下,沒有起到市場部的作用,只是在做一些促銷和費用審批、預算、核銷方面的東西。
6、曾經很多好的東西,現在沒有執行到位。
這個行業依然大有作為,筆者建議家電行業的營銷人員,應該走出本行業,向其他做的好的行業學習,進行創新,拿出一些好的創意和營銷策略及手段,做好銷售人員的管理,加強細節管理和過程管理,多維度考核來指引營銷人員的工作。筆者僅以此文來警示,無批判之意!
歡迎家電行業的同仁們一起來探討,家電行業的營銷創新問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