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蔬菜如何保鮮
來源:
聯(lián)商網(wǎng)
2008-03-31 16:32
菜未進門先受“安檢”
早上4~6點,天還沒完全亮,超市還沒開門,中百倉儲北湖店生鮮負責人龔想琴就早早來到位于臺北路的倉庫,開始了第一道工序:查驗收貨。
蔬菜有專門的貨物通道,每天6點以前,從市內(nèi)慈惠農(nóng)場、新溝農(nóng)場及城市圈周邊農(nóng)村收購的新鮮蔬菜就送上門來,龔想琴和她同事的任務是,根據(jù)前一兩天的銷售情況,決定進貨多少,既要保證店內(nèi)一直有足夠的貨源,又要保證蔬菜是新鮮的。
與此同時,質(zhì)檢員羅瓊也等在超市入口處,對送來的蔬菜抽樣檢測,看農(nóng)藥殘留是否超標,并將被檢蔬菜的名稱、產(chǎn)地、PH值等信息抄在門前的公示牌上。不合格的自然拒之門外。
分門別類入庫存放
通過“安檢”的蔬菜,超市工人們按種類、品質(zhì)、產(chǎn)地、色澤等進行分類,品質(zhì)、新鮮程度相近的放在一起,并用冰碴覆蓋,使蔬菜保持充足的水分,中百倉儲每家門店都配有制冰機,制作冰碴。放好冰碴的蔬菜又被推到恒溫庫保存。北湖店的恒溫庫約15平方米,日常溫度保持在0~4度。
接著,計價員參照當期平均價格,根據(jù)蔬菜的不同品質(zhì)打出當日單價。
超市快開門了,工人們不斷地把恒溫庫里的蔬菜拿出來上架。在中百倉儲里售賣的蔬菜,分為散裝和包裝兩種,主要適應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散裝的可以精挑細選,包裝的可以買好就走。包裝的價格略高于散裝。帶葉蔬菜只有成捆裝的一種。
打包的蔬菜約占1/10,兩名工人每天大約要對一兩千斤蔬菜打包。打包的同時,還要不斷清除黃葉、爛根等。包裝袋上一般貼有蔬菜名稱、包裝日期、單價、保質(zhì)日期、凈含量、總價等信息,方便顧客挑選。
待賣蔬菜經(jīng)常“透氣”
蔬菜上架后,理貨員還要經(jīng)常翻看,把品相稍差的放到打折專柜,鮮菜柜則源源不斷地從恒溫庫補充貨源。
中百倉儲北湖店執(zhí)行店長張孝曾介紹,該店日常有170多種單品蔬菜供應,一般當天就能賣完。葉菜要求不過夜,所以每天下午4點后會有打折,仍賣不完的就直接丟棄,按“報損”處理。能夠長期保存的如蓮藕、蘿卜、山藥之類,可以多放兩天,但最長也不超過3天。
■鏈接
超市生鮮基地建到菜園
據(jù)了解,為確保每天都有新鮮蔬菜供應,中百倉儲、武商量販及中商平價等超市紛紛出城圈地,在農(nóng)村建立生產(chǎn)基地,并提倡無公害生產(chǎn)。如中百倉儲在安陸建立蘿卜基地,武商量販在蔡甸建立“快生菜”基地等,農(nóng)民生產(chǎn)的蔬菜,可以直接供應到上述超市。
■實用小技巧
家里葉菜如何保鮮
葉菜很容易腐爛變質(zhì),即使放在冰箱里都不保險。中百倉儲北湖店生鮮負責人龔想琴教大家一招:用冷水把報紙打濕,然后包住蔬菜的根部,可以延長保鮮一兩天。龔想琴說,葉爛從根起,葉菜爛的主要原因是失水過多過快,保住根部水分,就可延長保鮮時間。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