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個空架子 國美傻不傻?
國美電器曲線入主三聯商社已經水落石出,國美電器出資5.37億元通過山東龍脊島建設高價拍得三聯商社2700萬股股權,初步實現了入主三聯商社的目標。國美電器此舉被市場普遍認為是為了獲取三聯商社的渠道資源。可是讓人頗感意外的是,目前三聯商社家電連鎖體系中,絕大部分門店的產權歸屬于三聯集團。因此,有媒體認為,國美電器巨資砸進去的是一個“空巢”,國美電器所謂的整合山東渠道資源、一統齊魯市場的戰略有落空的危險。
現在的問題是,國美電器事先真的對此一無所知嗎?從消息公布后三聯商社連續無量漲停的股價走勢來看,事情顯然沒有那么簡單,其中必有局外人所不知道的隱情。
天價購買空架子
據悉,目前整個三聯系統所屬家電門店共計130余家,但高達95%以上的門店產權明確歸屬三聯集團。按照三聯系統內部人士的話來說,“這些門店的所有資產,包括一把椅子、一根燈管,都是集團的。”對于三聯集團所屬的門店,自三聯集團重組鄭百文以來,采取由三聯商社受托管理的經營方式。按照有關協議,特許店無形資產使用費和管理費由三聯商社使用,三聯集團也不向三聯商社支付委托費。
在三聯集團重組鄭百文而進行的資產置換中,三聯集團共計置入其所屬的10家家電連鎖店。但這10家店鋪的經營受到三聯集團的嚴重制約,其配貨、信息、結算、維修等,均由三聯集團統一進行調配與管理。如果這些體系一旦撤離,即便是三聯商社名下的門店也有癱瘓的危險。
國美電器巨資購買的就是這么一個徒有虛名的空架子,雖然國美電器家大業大,但5.37億元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沒有理由隨隨便便就扔了出去。這件事怎么看都太可疑了,即使從股權投資角度看,也沒理由這么干。要知道,國美電器是以天價19.90元/股拍下這2700萬股三聯商社有限售條件流通股的,而其時三聯商社二級市場的流通股股價僅為9.68元。國美電器出天價也只買到了三聯商社10.69%的股權,雖然成為三聯商社的第一大股東,但離相對控股還差距甚遠,怎么看這都是一樁劃不來的買賣。可是國美電器在出手時卻沒有絲毫的猶豫,而且還認為物有所值,難道瘋了嗎?
是共識還是設局
以黃光裕的精明,國美電器不可能做賠本的買賣,那么國美電器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盤呢?按理說,當國美電器巨資買來一個“空巢”的消息曝光后,三聯商社的利好已經大打折扣,股價應該不會再那么堅挺了,可事實上三聯商社仍延續無量漲停走勢,這是為什么?最大的可能是,這是一場深思熟慮后的設局。
從常理分析,國美電器花巨資買下三聯商社10.69%的股權意義并不大,既與第二大股東三聯集團的持股比例差距很小,只差1.53%,又離相對控股差距甚遠,如果不繼續增持股份就進行資產重組風險將很大,僅憑這點股權很難有所作為。但是國美電器似乎覺得已經大功告成,馬上派出三員大將進入三聯商社董事會,并且胸有成竹地推薦了一個總經理人選,儼然一副全控盤的架勢。國美電器難道是盲目樂觀?恐怕也未必見得,說不定其已經與三聯集團達成了某種共識或者默契,甚至可能已經結成某種同盟。
試想,在國美電器天價購買三聯商社部分股權的過程中誰是最大的受益者?首先是三聯集團,其持有的2700萬股三聯商社的有限售條件流通股股權,賣出了比二級市場流通股股價高一倍的好價錢,這反過來又大大刺激了三聯商社的流通股股價,使得三聯集團剩余的2278.26萬股三聯商社有限售條件流通股也身價看漲。對三聯集團來說,通過高價出售三聯商社股權收回投資,而賣掉的只是一個“空巢”,三聯集團的渠道資源依然在手,還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那么國美電器呢?難道它扮演的真是一個冤大頭的角色嗎?恐怕也未必。國美電器以高出二級市場股價一倍的價格高調買入三聯商社,一個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對三聯商社二級市場的股價產生比價拉高效應。那么還有誰能從三聯商社二級市場股價的暴漲中獲益呢?當然是已經持有三聯商社流通股的股東們,那么國美電器這么做純粹只是為他人做嫁衣嗎?誰信啊!
(財經專欄作家 胡東輝)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