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務商涌向電子商務 市場規模近百億
這是個“螞蟻雄兵”的時代
2007年,淘寶網完成了433億元人民幣交易額,逼近沃爾瑪、家樂福和易初蓮花這3家跨國零售巨頭在華銷售額的總和。與跨國零售巨頭不同,淘寶網上的商家是千萬個小小網商,他們不是大象,而是一支“螞蟻雄兵”。
如今,一支新的網商部隊浮現:餐館、房產中介、KTV、酒店、理發店、干洗店等依靠實體經營的傳統商家,紛紛涌入電子商務大潮,希望能夠在經營模式和營銷方法上尋求新的突破。
“這個市場一旦爆發,其規模甚至可達百億元級別。”口碑網總裁李治國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表示。
“錢”景
數據顯示,中國從事服務業的第三產業數量,2006年就已接近4000萬家,大部分都是規模較小的商家。面對龐大生活服務商家的需求,眾多互聯網巨頭都看到了蘊藏其中的契機。
雅虎、Google、百度等紛紛采用不同模式為生活服務網商構建網絡平臺,提供相應信息服務。
堅信“小才是美”的馬云也已經愛上正在轉型期的生活服務商家。2006年,阿里巴巴戰略投資口碑網,使其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生活搜索網站。阿里巴巴上市后,更是加大了對口碑網的投入力度。
美國權威調查機構Kelsey報告預測,本地生活搜索服務正以高于通用搜索2倍的速度快速增長,2006年其市場規模約為41億美元,2011年將達到111億美元,年增長率為22.3%。
國內網民對本地生活服務搜索的潛在需求同樣巨大。一位互聯網業內人士透露,通用搜索中50%-60%的搜索都是本地生活搜索,其中10%含有直接商業意圖,但是通用搜索引擎并沒有在這方面專門進行產品優化和開發,不能完全匹配大眾對生活信息的搜索需求。
種種數據說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直接牽引著生活服務商家的網絡化。
口碑網總裁李治國表示,目前以餐飲服務業為主的生活服務產業剛剛“觸網”,生活服務網商時代才剛剛開始。
餐飲商家成旗幟
正在崛起的生活服務網商當中,餐飲業是傳統商家融入互聯網的一面旗幟。
2007年我國餐飲行業年營業額超過1.2萬億元,各類餐廳總數超過400萬家,規模上億元的連鎖餐廳不過數百家。一旦生活服務網商完成了最終的“化學反應”,消費者將來可以在網上找到最近的餐廳,進行網上點菜,然后下訂單甚至完成網上支付,餐廳則在第一時間完成送餐工作。消費者有權對餐廳服務打分,進而建立起初步的誠信體系。
在今年第五屆全球網商大會的十大生活服務網商的評選中,記者已經看到了“小肥羊”、“譚魚頭”等餐飲品牌,還有“外婆家”、“巴將軍火鍋”等眾多地方性的餐飲商家。
“在過去十年,國內制造業、零售業等已經借助互聯網完成了初步的產業變革,惟有和百姓聯系最為緊密的生活服務行業與互聯網之間的‘化學反應’還不明顯,目前只是簡單實現了信息流。”李治國對中國經濟時報表示,不夠明顯的原因主要來自于支付和配送兩大關卡。
他認為,未來通過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生態鏈,口碑網能徹底打通服務行業資金流和物流等鏈條,將電子商務應用于服務產業,為國內數千萬生活服務網商和上億百姓提供全面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
一旦餐飲業的電子商務模式形成,房產、KTV、干洗店等其它生活服務網商很快便會完成復制。
“未來生活服務網商一定能夠成為‘螞蟻雄兵’,完成大象之舞。”李治國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