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藥店 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但丁曾經說過這樣一句,絕少人知道這句話具體出處,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將此引為經典,時時背誦,并心有戚戚。在信息爆炸、眾聲喧嘩的時代,這句話提醒我們,“專注”與“堅持”的重要性。
同樣與“道路”相關的還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唐代的杜甫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和李白一樣,杜甫是我們這個國家最早的“驢行族”之一,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書本,一切紙媒讀物都是消息的二道販子,甚至是N道販子,用自己的雙腳丈量土地是最切實可靠的學習方式。
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一度甚囂塵上:平價大賣場的業態已經窮途末路,風光無限的平價大賣場如今在各地的低調表現似乎充分配合著這句話的語境。“平價大藥房,最多3個月。”這是一句在藥房經營界廣為流傳的話。不久前,記者還在《姑蘇商報》上看到一篇頗有震撼力的文章,號稱南京過半的平價藥店都處于虧損狀態,另一半則在微利當中勉強支撐。“平價藥房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生存問題,根本談不上發展。”一位平價藥房的老總在文中這樣透露,“進不了醫保、藥品進貨渠道不暢、市場份額偏小、房租偏高、人流量不夠、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品牌沒有樹立好等多種原因都是平價藥房生存的絆腳石。如今,幾乎每天都有藥店開業,每天有藥店關門。”是否這就是平價大賣場的真相?是否平價賣場已經成為爹不疼、娘不愛的業態?先賢說了,“絕知此事要躬行”,事實上,記者近日出差東莞看到的似乎在訴說著另一種相反的聲音。
記者走訪這家藥店(東莞廣濟)發現,平價大賣場的形式是這家藥店以往并將繼續堅持下去的業態,也就是說,動輒八百兩千平米的店面正是這家藥店所醉心的賣場形式。唯一不同的是,當別的連鎖企業都在圖謀擴張,并不遺余力地復制賣場形式的時候,這家藥店選擇了賣掉小型直營店,著力經營一兩家大型賣場的做法。對于讓同行們甚為頭疼的賣場高額經營成本,其也不以為然,相反,這家大賣場的經營者用詳實的數據告訴記者,就單位面積的經營成本而言,平價大賣場的經營成本遠遠低于面積較小的藥店。
其實,這個例子只是再度告訴記者一個看似淺顯的道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模式可以復制,但是模式生存的土壤卻不能復制。放到平價大賣場這種業態上面,在此地的成功如果不能復制到彼處,原因并不是大賣場本身有什么問題,而是其生存的土壤發生了質的變化。
以東莞為例,這家大賣場的成功絕非偶然。一方面,東莞擁有眾多的工業區。在這些區域,大量低收入的外來人口對品牌藥店的忠實度并不高,這就形成了東莞連鎖藥店難與夫妻店競爭的特殊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大賣場的優勢則可以充分地表現出來:價格低,貨品充足,渠道正常,開到哪里都會成為焦點。另一方面,這家大賣場成功還有其先天的優勢,擁有自己的物流配送公司和獨立的物業,很大程度上可以擺脫其他大賣場非常頭疼的成本壓力。
回到開頭的“道路”話題,每一家企業的發展道路都無可復制,共同的恐懼有時不過是只紙老虎。而平價大賣場是否適合你的藥店?你自己說了才作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