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下的藥店招式
來源:
傅德新
2008-04-16 16:21
調整經營模式
經營模式的調整主要是對品種結構與價格進行調整,辦法有:
大力開發引進醫院處方藥品種:新醫改與全民醫保實現以后,處方藥將主導市場,銷量必然大幅增加。只有做好準備的零售藥店才能從中得到更多利益。
重視中藥飲片及參茸貴細藥材銷售:爭取開設中醫坐堂,倡導綠色健康理念,提高中藥銷量,補缺毛利潤。
開發連鎖專銷品種:增加高毛利商品品類,此舉可通過加盟一些好的藥店聯盟以及參加一些藥品交易會來實現。
促進工商聯盟:終端直接與上游廠商聯合,爭取更多廠家資源,拓寬利潤來源。
多元化經營:增加保健品、器械、日用化妝品等經營范圍,拓寬盈利面。
零差價商品價格同步:針對與社區醫療機構的零差價相同的品種,實行與社區服務中心價格同步。丟卒保車,利用其他高毛利品類的銷售來平衡利潤。
通過以上調整,做到品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價格求同存異,與醫療機構形成差異化競爭。
調整發展方向
在調整經營模式,保證穩定經營的基礎上,企業必須謀求規模擴張。
1、加強政府公關,爭取“醫保定點藥店”資格。以后,如果沒有醫保,零售藥店的生存將面臨很大挑戰。
2、與社區醫療機構合作,接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藥房,實行“藥房托管”。
3、在人流聚集的購物中心或超市,開辦“店中店”、“OTC專柜與化妝品專柜”。此類商圈具有客流量大、消費層次多樣化的特點,能有效規避藥店經營的井底之困,也有利于品牌的提升。
4、在人流聚集或高檔寫字樓區域,嘗試開辦“藥妝店”。此類地區具有消費層次較高的年輕一族,他們具有很強的美容、保健消費潛力,這里是藥妝店的首選之地。
5、到農民工、流動人口為主的城市集中居住地或學校附近開店。此類商圈中,消費者對品牌不敏感,也無報銷之需,能有效規避新醫改帶來的沖擊。
筆者相信,如果零售藥店做好了“經營模式”與“發展模式”的調整,在整體醫藥市場不斷擴大的情況下,零售連鎖事業將迎來又一發展契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