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大牌直營挑戰百貨商場
來源:
聯商網
2008-04-17 09:15
日前,日本著名的服裝零售商優衣庫進駐北京西單大悅城,經營面積達1000平方米,這是優衣庫首度在北京市場設立自營專賣店,據了解,優衣庫在上海、杭州等華東地區已開設了10家店鋪。同樣位于大悅城的西班牙服裝零售商Zara計劃今年5月在北京開業。另外,瑞典的H&M、英國的馬莎百貨等服裝零售商也計劃進京開店。
記者從北京西單大悅城了解到,Zara、優衣庫店鋪都是以店中店的形式進行獨立經營,店面裝修、形象設計、銷售管理都由自己執行,其只需向市場管理部門交納銷售扣點和租金。目前,Zara、H&M等服裝零售商在全球各地的門店基本都是獨立自營店,自建渠道成為國外一些品牌商重要的市場拓展形式。
據了解,Zara、優衣庫等服裝零售商都采用SPA(自由品牌服裝專業零售商)的經營模式,企業既設計生產服裝產品,同時還承擔物流銷售管理。該模式可以越過銷售代理商、零售商場等,既節省成本,同時更有效地掌握消費需求。快速反映市場信息,產品更新周期的縮短被認為是Zara等服裝品牌零售商成功的關鍵。
“Zara、優衣庫等服裝零售商實際上是‘前店后廠’的形式,與在百貨商場設立專柜相比,服裝企業自建渠道經營,可以更好地尋找到適合市場需求的商品”,北京工商大學陳及教授表示,“渠道的穩定性有利于企業對銷售的控制,不用受百貨商場的干擾擺布”。目前,中國百貨商場大多以聯營的模式經營為主,柜臺的租金和位置往往受制于商場。
陳及表示,服裝零售商自建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會分流百貨商場的消費群,相反,商場也可以通過引入這些服裝零售商提升銷售。
目前,國內不少服裝企業也開始嘗試自建渠道,以求擺脫單一依靠百貨商場來銷售商品,如雅戈爾、李寧、鄂爾多斯等。
“品牌服裝零售商是商業業態多元化的一種模式,大部分企業都具備良好的控制力和品牌影響力,主要定位于時尚的中高端消費人群”,陳及認為,目前,國內的服裝企業不應盲目地去按照此模式發展,企業銷售商品的形式應該根據品牌定位、企業實力進行綜合考慮,目前,國內的大部分品牌還是應更多以代理商、加盟商的形式擴大市場、提升品牌。
(作者:王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