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健康服務——眼鏡店的另一座金礦
乍看眼鏡產業除了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外,還有很廣闊的利潤空間,從生產廠家到批發商再到銷售商,利潤也一層一層分解,最大的利潤則在零售店。
然而事實上,近年來大多數眼鏡店卻叫苦不迭,紛紛表示僧多粥少、供大于求、低價競爭、惡性循環;單店量小款式多,在采購上沒有價格優勢;消費者重復購買周期長,屬一次性消費,無法形成重復購買力;行業的“暴利”說也引發各方的關注,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問題不斷影響行業的美譽度;消費者成熟而且更加理性,以次充優時代漸行漸遠;消費者健康意識增強,配鏡不再是近視顧客的首選;高價房租吞噬利潤,經營成本提高;利潤獲取點單一,客源少,抗風險能力不足……眼鏡店行業利潤每況愈下,很多眼鏡店經營慘淡,讓老板一籌莫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健康保健意識增強,不僅僅是以往“有病看病,無病等病”,而是以定期身體檢查和日常保健預防為主了。眼鏡行業也是如此,人們已不再將佩戴眼鏡作為首選。關注視覺健康,提供更多更好的視覺健康服務,成了眼鏡店的另一種選擇。
視覺健康服務,為眼鏡行業保持利潤增長開辟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即將眼鏡店與預防、保健、矯正等專業的視力保健相結合,在眼鏡零售服務的基礎上提供一系列高品質的視覺健康增值服務,對經營內容和服務范圍進行大膽延伸和拓展,實現個性化經營、專業化服務的戰略目標。
◎有這樣的一組數據報道——蘊藏著什么呢?
中國青少年近視的發病人數全世界第一;中國近視總人數超過2.6億人;青少年近視率平均達40%。
——中國眼科健康市場潛力巨大,商機無限!
◎權威部門統計——證明了什么呢?
目前我國眼護理保健產品市場呈裂變式發展,我國近視群體對預防和治療近視的市場需求容量以平均年增長20%的速度遞增,2007年已突破1200億元大關。
——眼科防治是中國眼健康市場的主流,一座未被充分開發的金礦!
◎眼鏡店的經營者是否計算過,自已的生存空間還有多大呢?
1、據中國眼鏡協會不完全統計顯示:我國有3億多人口配戴眼鏡,按3年更新期計算,我國每年需眼鏡1億副。
2、據國家眼科防治組報道:18歲以上的近視患者有近5成人不想再戴眼鏡,想通過現代化的激光手術進行矯正治療。
3、中國眼鏡協會統計顯示:我國眼鏡店總數在31000家以上(加上各地沒有上報的小型眼鏡店,將超過40000家),以這樣的市場容量和競爭態勢,市場份額(每家眼鏡店的平均年銷售數)為:1億副/年÷40000家=2500副/家/年。
這里面如果加上醫院手術和醫藥保健防治市場的搶取,市場份額會更少。
◎據中國眼鏡協會報道:
開一間要求不高的、只符合質量技術部門最低要求的眼鏡店,不算商品,也要15萬元。中高檔加盟費也要幾十萬。
這么大的投入,眼鏡店若是只賣眼鏡不虧嗎?這么好的店面位置,卻只做配鏡,市場每年又只有這么點份額,而且還在不斷地減少,如此大的經營風險,難道不思考出路嗎?在眼保健大市場財富的頂峰,眼鏡店經營者若是仍在苦苦經營著單一的配鏡,這必將在目前的激烈競爭下處于不利的地位。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平時的保健預防了,這必然帶動保健防治市場的發展。消費者的健康意識及眼科學的普及,讓家長明白了“配眼鏡只是一種消極被動的選擇”。孩子近視,家長最為迫切的是尋求一種全方位的立體化防治手段。即“在孩子沒近視時,以預防、保健為主;在孩子近視后,以保健治療為主”。戴眼鏡只是無奈的被動選擇!
眼鏡店經營者應有高瞻遠囑的發展眼光,將視覺健康與配鏡結合,這將是中國眼鏡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