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店房租不能承受之痛
20世紀90年代以前,眼鏡零售業為大型國有企業所壟斷。當時的國有眼鏡零售業大都使用自有房產或者上級企業的房產開店,但是隨著房產價格的飛漲,目前房租成本已經和勞動成本一道,成為眼鏡行業的兩大重負之一。
對于租店面做生意的經營者來說,房租的任何變化都會使他們感到不安,因為這是無法調節的“硬成本”,而且,有時還會碰到不在續租或其它糾紛。而那些自己擁有門面的經營者雖然更安心,但不可否人的是,如果按市場價核算房租,他們的店面也許同樣面臨生存危機。
總之,房租是很多眼鏡店心中沉甸甸的石頭,有時還會使他們隱隱作痛。
表1:江蘇部分中小城市眼鏡店近五年門面租金變化情況
高房租成經營重負
通常,一家常規的眼鏡公司其費用大致可分為幾個部分:房租、產品、專業設備、人員工資和水電等。其中,很多眼鏡店最大的支出竟然是房租費用,普遍超過30%,高者竟然達到60%左右。的確,近幾年眼鏡零售店的成本支出中,房租占了很大的比重。比如說貨款還可以拖延的話,房租則基本沒有什么商量的余地,以致于很多眼鏡店一到交房租時資金便十分緊張。很多眼鏡店老板常常訴苦,說平時幾個月的利潤賺過來,一交房租就什么都沒有了,自己基本上是給房東打工。
在營銷乏力,消費者認同周期較長的情況下,房租成為很多眼睛店關門的罪魁禍首。前兩年,南京某連鎖眼鏡店自從開了太平路及正洪街店兩個規模較大的分店后,就一直處境艱難,原因正是剛開業業績不佳,房租卻出奇的高。其中太平路店當時每年近20萬元房租,而銷售額每月卻只有4萬多元。而正洪街店每年房租達到95萬元之巨,也只換來每月15萬元的銷售額。最后,在堅持一段時間沒有轉機后,不得不關門大吉。
福州一家眼鏡店的小老板給記者粗算了一筆賬:一個開在鬧市區的眼鏡店,50平米房租一年約50萬左右,人員工資等也要30萬左右,初期裝修要10來萬,購如設備要30萬,如果不算折舊,這些成本已經很驚人了。他表示,就算自己的毛利潤能夠達到50%,那么一年下來,純利潤也不到10%,是典型的高投入低產出。
異業競爭抬高租金
目前,面隊房租的日益高漲,很多眼鏡店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搬走怕失去顧客群,堅持有越來越難賺錢。眾所周知,由于歷史原因,大多數眼鏡店都分布在各地的繁華街道,幾年前,由于經濟條件和消費水平的制約,很多街道門面出租的租金不高,但近幾年各行業都想擠入當地的繁華街區,因此眼鏡店面臨和其它行業競爭,這自然也就只能接受高租金的現實。但和服裝、餐飲等消費速度較快的行業不同,眼鏡店產品的消費周期相對較長,平時人流量也較少,因此從體制上看在繁華的街道上開店似乎有些浪費。很多眼鏡店要么是自己有店面,要么只是為了在繁華街區樹立一家形象店。但是,這種堅持一定是明智的嗎?
事實上,很多地方的眼鏡店由于房租日益高漲,已開始主動或被迫遷出原來的經營地。例如,廣東市最繁華的北京路10年前曾有眼鏡店近20家,如今僅剩5家;蘇州市最繁華的觀前街7年前曾有27家眼鏡店,如今僅剩7家。分析其中原因,商圈的逐步擴散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還是越來越難承受房租之重。那些勉強在繁華地段經營的店,棄掉可惜,但經營也未必能夠贏利,正所謂“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房租漲幅巨大
近年來,很多地方的門面租金逐年提高,令不少眼鏡店老板不斷叫苦。不租吧,放棄又可惜,租吧,利潤已經被房租蠶食了一大塊。總之房租的不斷上漲成了他們的一塊心病。一位網友就反應,他妹妹前幾年在臺州開了一家眼鏡店。自己也摻了一點股,指望眼鏡店過兩三年贏利以后可以分一點紅。可是,四年過去了,房租每年以15%的幅度上漲,現在還在為今年房租快到而發愁。的確,筆者在多個城市走訪時,很多眼鏡店老板都談到了房租漲幅太大,已經把眼鏡店的利潤空間越壓越小了。
從表1可以看出,近五年內,各地的房租成本都上漲了很多,平均漲幅基本上100%以上,顯然,這對眼鏡店的經營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盡管很多眼鏡店一直堅持在固定的店面經營,但也是迫于無奈,因為所有的店面租金都在上漲。事實上,今年來商業門面租金的大幅度上漲在全國已經是普遍顯現,上述江蘇部分中小城市的眼鏡店面租金變化情況也是全國眼鏡店店租成本大幅度上升的縮影,給眼鏡店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從某種程度上說,最近兩三年很多平價眼鏡超市尋求低租金是對高店租的有意回避。
退租及其它問題困擾
眼鏡店在房租時還碰到一個十分被動的難題。一般房東不簽長的租房合約,大致上只要簽三年,一旦到期后房東不再續租,則前期十機萬乃至幾十萬的裝修投入便全部打水漂。但對于繁華地段的門面而言,你不租自然有別人要租,即便轉空店也得付價格不菲的轉租費。所以眼鏡店也只能“啞巴吃黃連”。同時,有的房東不習慣寫詳細的租房協議,往往只做口頭上的承諾,一旦碰到糾紛,眼鏡店經營者就會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
此外,宏觀的經營環境也是租門面是必須重視得到問題。比如很多地方的門面是屬于國家單位的,店主通過與相關負責人打理關系,最終常常能以低于市場價一半的價格租到,筆者在江蘇走訪時眼鏡店老板就談到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另外,租店時也要考慮到所在區域的市場規劃情況。碰到道路改建或拆遷,裝修方面的投入就要謹慎。筆者在杭州和一位眼鏡店老板聊天時得知,他以前不知道很多高校要搬到下沙,不知道內情的情況下在原本學校云集的文二路一帶轉了一家眼鏡店。由于轉讓價格比較低,還以為十分劃算。后來才知道,很多高校將逐步搬走,得知內情后十分后悔。最后生意越來越難做,只好放棄,虧了20多萬。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