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電子商務向何處去?

條條大路通羅馬——B2B的兩種主要服務模式
除了一些大型企業集團自建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網上采購和銷售之外,中國B2B電子商務市場上活躍著一批專門從事B2B信息和交易服務的廠商,根據服務范圍、服務內容等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兩類——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綜合B2B服務平臺以及以網盛科技旗下中國化工網為代表的垂直B2B服務平臺。
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綜合B2B服務商建立了龐大的信息采集、發布平臺,通過為各行各業的中小企業提供豐富的供求信息,幫助他們尋找商機,達成交易。作為行業領先的服務商,阿里巴巴的誠信通和中國供應商產品除了幫助中小企業客戶在互聯網上宣傳推廣和尋求商機之外,還承擔了中間擔保功能。以大型B2B平臺為交易雙方進行中介信用擔保,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易雙方對彼此誠信狀況的猜疑,對貿易尤其是國際貿易的促成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以中國化工網為代表的行業垂直B2B服務平臺數量極大,但是相對于綜合交易平臺規模較小。然而垂直B2B平臺服務商往往對行業具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從而平臺也能夠提供更為專業的信息和服務,在促成客戶交易方面與綜合B2B平臺服務商起著同樣的作用。
在當前階段,無論是綜合B2B服務平臺還是垂直B2B服務平臺,最成熟的盈利模式都是會員費,平臺會根據為不同級別的會員打包的不同服務,收取數額不等的會員費作為服務費用。由于服務平臺尚未真正介入到交易過程中,收取交易傭金的操作方式不適合中國B2B服務現狀。
隨著電子商務服務逐漸走向細分,綜合B2B服務平臺加強了對行業垂直服務的探索;而為了發揮規模效應,垂直B2B服務平臺也在尋求多個行業間的聯盟,向綜合信息服務靠攏。對于服務商而言條條大路通羅馬,最終的目的都是要為客戶提供最全面最貼心的服務,在幫助客戶增值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B2B市場合作與競爭并存
在綜合B2B市場中,阿里巴巴、慧聰及環球資源等服務商的競爭從來沒有停止過,而阿里巴巴憑借龐大的客戶群體和成熟的誠信通及中國供應商產品占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而環球資源則在2006開始與慧聰聯手開拓中國中小企業市場,二者合力占得市場的三分之一,綜合B2B市場中阿里巴巴一家獨大的趨勢正在逐漸展現出來。
一直以來,綜合B2B服務商與多數垂直行業網站之間保持著比較好的合作關系。行業網站為綜合B2B平臺提供內容和信息,從而讓綜合B2B平臺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綜合B2B平臺則為行業網站帶來流量的增加,從而也意味著廣告及其他商業機會的增加。然而,網盛科技上市之后,中國化工網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行業B2B平臺代表,與同城的阿里巴巴展開了德比大戰,從而也拉開了綜合B2B服務商與垂直B2B服務商之間競爭的序幕。網盛科技憑借“生意寶”與優秀行業網站全面深入合作,建立網站聯盟,打通各行業最終形成向綜合B2B過渡的局面;阿里巴巴則與2007年3月20日隆重推出包含化工網在內的四個行業分站,顯然已經擺出與中國化工網正面競爭的姿態。
在商業戰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但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阿里巴巴與網盛科技正面交戰之時,行業網站與阿里巴巴合作中獲益太少的說法悄然流行,阿里巴巴該為行業網站考慮更多,以使雙方都保持一個更合理的投入產出比的呼聲越來越高。到底行業網站的“嫩草”是否該一如既往的去養阿里巴巴的“肥羊”,成為綜合B2B服務商和行業垂直網站矛盾的焦點,也為合作的雙方走向競爭和對立埋下了伏筆。
但不管是合作還是競爭或對立,對利益的獲取和分配總是最根本的驅動因素。中國B2B電子商務服務已經走到呼喚創新應用的階段,因此服務商應該把焦點放在新業務和盈利點開拓上,在為用戶提供價值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所得。
共贏的市場才是成功的市場——新業務和新盈利點的開拓
盡管綜合B2B服務商和垂直B2B服務商已經步入正面對壘階段,然而兩個群體之間業務日益雷同,同時面對尚待開拓的中小企業用戶表現出的營銷手段匱乏和盈利模式單一卻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的B2B服務市場急需新業務的探索和新盈利模式的創新從而推動市場的發展。
麥肯錫有句名言說“堅持你的優勢,并把它作得更強”,綜合和垂直B2B服務商也應該根據自身的優勢去探索不同類型的業務和盈利點。對于綜合類B2B服務商而言,盡管行業細分趨勢要求其提供更專業的內容,但這一內容完全可以通過與專業網站的合作來取得。綜合類服務商一般具有大量的企業用戶,因此針對企業用戶的其他需求提供服務將為綜合B2B服務商帶來新的收入來源,比如阿里巴巴組建的阿里軟件正是瞄準了中小企業的軟件需求。對于垂直B2B平臺而言,雖然缺乏大量的用戶作基礎,然而擁有深厚的行業經驗往往是其優勢,因此垂直B2B服務商應該立足這一優勢,為行業內企業提供從信息、到交易甚至到物流的一站式服務,加強與企業的線下互動才能更充分體現行業垂直網站的特色。
未來中國的B2B服務將走向廣泛和深入,無論是綜合B2B服務平臺還是垂直B2B平臺,只要找準了自己的定位,都能在中國巨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中謀得屬于自己的那塊不小的蛋糕,靠奪取競爭對手市場份額才能生存的時代遠沒有到來,合作大于競爭將是未來幾年中國B2B服務市場的主旋律。
附文:B2B市場虧損比例有多大?
隨著電子商務概念的不斷升溫,作為主旋律的B2B益發引人關注。然而不管是從上市公司的財報數據還是業界的傳言來看,B2B服務平臺多數處于虧損狀態似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事實卻并非如此。綜合B2B服務商如阿里巴巴、環球資源等都從B2B服務中獲益,眾多垂直B2B服務商雖然默默無聞,卻也有幾百萬的收入,并非全線虧損。
綜合服務商的競爭格局如下:其中阿里巴巴的優勢仍在加強,環球資源和慧聰試圖通過合作開發市場,但合作帶來的效果還需要長期驗證。

(賽迪顧問互聯網與電子商務咨詢中心咨詢師 何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