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C電子商務市場的危與機

市場推動力量:從服務商到用戶
中國C2C電子商務是在幾個主要的服務商積極推動之下形成的,但目前來看,用戶需求已經成為推動這個市場發展的最大動力。
易趣為中國C2C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9年,當Ebay的在線拍賣模式在美國初露鋒芒時,哈佛畢業生邵亦波創辦了第一家中國C2C電子商務網站——易趣。在2000年前后的互聯網寒冬,當其他互聯網的創業者們灰頭土臉、一片迷茫的時候,邵亦波憑借手中2000多萬美元的融資,依舊大手筆的做著廣告和市場推廣,為中國C2C培育了大量的賣家和買家,一時間占領了中國90%的市場份額。
淘寶的出現成為中國C2C電子商務發展的加速器。2003年,淘寶低調切入C2C市場,隨后又以高調的免費策略對易趣的領地大肆圍攻。加上騰訊、當當等先后加入,中國C2C電子商務的競爭大幕逐漸拉開,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免費策略將市場發展推向了高潮。
2006年底以來,當eBay易趣終于無力支撐免費服務而轉移重心時,中國C2C電子商務的買賣用戶群體和交易需求已經達到了一個闕值。盡管淘寶不再大燒廣告費,盡管騰訊和當當由高調轉向低調,中國C2C電子商務卻已經具備了依靠自身需求推動交易規模高速增長的能力。
服務商面臨多重考驗
市場的高速增長并不意味著服務商就能夠獲益,事實上,中國C2C服務商正面臨來自市場競爭、產品服務及盈利模式等各方面的嚴峻考驗。
從市場競爭來看,以淘寶為代表的中國本土服務商紛紛采取了免費競爭策略,在用戶消費習慣尚不成熟的時候,對收費的易趣形成了極大的打擊;盡管被Tom收購之后,易趣并未明確退出市場,然而中國C2C市場上以淘寶為主導的競爭格局已經基本顯現。在缺乏差異化產品和服務的情況下,騰訊和當當的處境相當艱難。
從產品服務來看,C2C服務商同樣面臨著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的問題。在這方面,淘寶面臨的挑戰更大。由于用戶發展迅猛,淘寶上已經匯聚了大量的賣家和難以計數的商品,于是如何幫助賣家更好的展示商品就成了淘寶面臨的最大挑戰。此外,隨著用戶量和交易量的增加,尤其是并發的用戶量和交易量劇增,淘寶平臺還是否能夠提供持續穩定的服務也是其亟待解決的課題。
從盈利模式來看,目前中國C2C服務商的探索還比較有限。除了易趣曾經使用過會員費、商品登錄費等收費模式,其他盈利模式的嘗試寥寥無幾。淘寶曾于2006年5月份推出“招財進寶”業務嘗試收費服務,終因各種因素草草收場。2007年宣布的收費業務也是以“面向商城不強制”撫平賣家的不滿。
增值服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用增值服務解決盈利模式和產品服務等其他問題是大勢所趨,中國C2C服務商在這方面的探索還要加快步伐。
經過七八年的培育和發展,中國的個人交易熱情和需求已經被激發出來,C2C交易規模的迅猛發展之勢不可遏制,這對C2C服務商開發增值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服務商而言,增值服務收費可以豐富自身的產品體系,為買家與賣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用戶體驗;好的增值服務產品可以有效區分賣家群體,方便服務商對于C2C平臺的管理;此外,增值服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收入匱乏的危機。
目前來看,針對平臺上的賣家開發增值服務是比較可行的選擇:為賣家提供多樣化的產品推廣方案,開發更科學的產品管理功能,都是當前賣家急需的服務;而隨著個別賣家自身規模的膨脹,其對溝通工具的效率、業務流程管理、甚至企業化管理軟件和服務的需求就將被激發出來,從而對服務商平臺的增值服務功能要求便又上一個臺階;此外,不同層次的賣家對平臺的要求和支付能力不同,因此服務商有必要針對賣家進行更細的客戶細分,從而開發不同層次的產品與服務滿足其需求。總的來說,基于搜索引擎技術、新型的網絡營銷理念的產品展示服務將是最基礎最容易被賣家接受的增值產品,伴隨賣家的成長,基于C2C平臺的企業管理產品和服務也將逐漸被接受。
對賣家而言,服務商提供的產品管理服務可以幫助其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網上店鋪;優秀的產品展示解決方案可以幫助賣家更有效的展示自己的產品,從而帶來更多的訂單。對買家而言,服務商推出增值服務可以一定程度上凈化C2C平臺的環境,進而降低他們網上購物的風險。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C2C服務商開發增值服務都是必然之舉,基于各自的平臺開發不同類型的C2C平臺增值服務,甚至有望解決目前服務商之間平臺服務同質化問題,將中國C2C電子商務帶入一個多彩繽紛的新世界。
Ebay抽身退出讓中國C2C市場上只留下本土服務商,淘寶2006年底以來在B2C方面的一系列舉動讓我們有理由相信C2C在向B2C靠攏和滲透;具備大量渠道優勢的Tom帶領曾經的易趣再一次加入C2C市場時,意在B2C的跡象也很明顯;當當則本來就是中國B2C領域的老大,其C2C業務與B2C業務的相互借勢不需言明。由此可見,中國的C2C服務商正在親身打造一批具備豐富企業經驗的專業賣家,同時為中國用戶和他們自己創造著一個嶄新的中國C2C電子商務明天。
(賽迪顧問互聯網與電子商務咨詢中心咨詢師 何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