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被過分神化? 需重新認識
最近一段時間,“熱潮”、“第二次浪潮”、“新時代革命”、“徹底顛覆”這幾個極度煽情的詞又一次和電子商務放在了一起。
在一些人的口里,B2B電子商務成了制造業跨國經營與全球化接軌的金鑰匙,沒鑰匙的企業就失去了跨進外貿門檻的機會;B2C電子商務成了零售業提升業績的“尚方寶劍”;C2C則把自己和全球最大零售企業放在同一檔次上進行比較。
我們中國人廣告和炒作的策略粗曠而且直接,可謂愛憎分明。好的就上了天堂,壞的就直接下了地獄。電子商務又一次被推上了神壇來供奉。
而這一次,經歷了前一輪的互聯網泡沫,企業對網絡市場的認識加深了,大家都抱著審慎樂觀的態度。“可以試,但一下子掏大錢可沒那么容易。”
照理說來,現今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環境成熟了,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熱情應該越來越高漲,但現實情況就是,因為企業之前吃過虧,而且今天依然有不少的所謂“IT”企業繼續打著電子商務的旗號誤導蒙騙企業主的血汗錢,所以企業對電子商務理解還沒糾正過來,眾多傳統企業對實施電子商務的熱情不高。
“IT”企業和一些“網絡營銷服務企業”不應該把傳統企業主當傻子看,雖然對網絡鉆研不深,但一句話出來就把電子商務說成了救世主,一劑百靈的神藥,這也太過夸張,會起了反效果,搬來石頭把自己腳給砸了。
●電子商務回歸商業
什么樣的電子商務成功了?
不是從前卓越和當當這對連個倉庫也沒有的難兄難弟(目前卓越和當當已經建成線下倉儲中心,當當也已經在07年開始獲得收益)。踏踏實實把網絡銷售、把目錄營銷、把數據庫營銷、把產品供應鏈、把線下推廣做好的企業,如紅孩子、VANCL、小康之家,他們是真正賺到了錢。
淘寶憑借絕對的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和支付寶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孕育了堅實的群眾基礎。隨后而來的拍拍和幾度暢言的百度C2C,將進一步讓更多的中國人養成網購的習慣。
外貿,由于其地域以及語言的限制,供求信息的聚合和利用有很大的存在價值。所以純信息的外貿B2B平臺取得了成功。同時不少中小型的外貿企業也發揚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優勢,在外貿批發和零售方面取得了突破。但,隨著美國的經濟疲軟,并被“衰退”的陰影籠罩,人民幣“破七”,外貿企業遇到巨大的沖擊,出路在哪里已經成為眾多出口型企業的同一呼聲。
同樣,我們做內貿的,我們做國內批發的,我們做零售的,不能奢望電子商務之神可以一夜之間創造信息化時代的暴發戶。
電子商務不是神,但他卻是個好東西。他確實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銷售機會,能以更低的成本,在更短的時間通過更簡潔的流程完成交易。這是根本,不過要達到這個理想狀態是需要大環境的成熟和企業電子商務運營學習和積累的。
早年的信息化熱潮主角是ERP、CRM、SCM等管理系統,他們更偏重于通過信息化規范企業管理,提高企業內部的效率,以達到提升企業整體實力的目的。相比起來,電子商務的應用就更為直接了,她就是為企業賺錢,幫企業做生意的,所以只要應用得當,可獲的效益就更為直接。
而擁有品牌、資金、用戶、傳統運營經驗、渠道網點、豐富穩定且高價差的貨源的傳統企業在發展電子商務是有先天的優勢的,因此傳統企業和電子商務融合將很快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一個驅動勢力。
關于電子商務的幾個點問與答:
1、電子商務平臺就是網站?
由于電子商務是緊密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同時其表現形式又和網站有許多共同的地方,這導致許多朋友一時無法區分。以B2C形式的電子商務為例,我們來做個比喻:
網站好比一個展覽櫥窗,主要功能是展示公司的形象和產品及服務,小型的B2C網上商店好比一個小士多,能實現商品銷售但可操作空間小,專業的網上商城就是一個裝修精良、管理標準、貨物配送完善的零售企業,你能通過系統進行促銷和會員積分管理,你能把你的經營技巧通過網絡展現,專業的網上商城通過網絡途徑,真正的把生意從線下延伸到網絡里,獲得更多的收益。網上商店軟件系統已經完全脫離了普通網站的概念,而是綜合了前端展示、后臺管理、與支付及物流系統密切聯系的大型軟件系統。
2、電子商務對我的業務沒有幫助!
通常持有“電子商務無用論”觀點的朋友,在了解電子商務以及嘗試實施電子商務項目的時候并沒有用經營的心態來嚴肅對待。無論是現實中的生意還是網絡中的生意,既然是做生意那就得經營,就必須研究怎么在市場上進行推廣、銷售、進貨、調貨、補貨等。如果您在從事網上商店經營的時候把所有因素都考慮到了,在這個快速成長、暫時未出現惡性競爭的網絡購物市場里是能獲得豐厚的回報的。
3、我現在的生意做得很成功,沒必要發展電子商務!
以零售業為例:目前,網絡購物市場規模以每年平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長,網上銷售的市場前景非常可觀,網絡已經成為一條全新營銷渠道。無論是昨天“渠道為王”還是今天“終端為王”,學者和許多零售業的資深人士都提到:未來,缺失了網絡營銷渠道的企業將難以稱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